每年八、九月份,都是旅游旺季,游客出游时心情愉悦,全身心地投入到欣赏美景、留影纪念或购买纪念品之中,往往会忽略对自身财物的看管,有人意识到东西遗失时可能已经离遗失地很远了,本期平安课堂是我们收集的一些旅游时出现的案件,谨防在出游的同时注意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暑期户外出游应守好“底线”不越“红线”

■警方发布暑期旅游安全提示

■贵重物品遗失后应及时报警

  案件回放▶▶▶

  7月19日傍晚,在民警和热心市民的帮助下,南京某高校学生陈某和杨某终于从山中被救了出来,结束了他们爬山游玩的惊魂8小时之旅。

  陈某和杨某都是“旅游达人”,两人相约假期一起到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和幕府山等处游玩。因6月底以来南京市持续暴雨,一直未能成行。7月19日,他们终于等来了久违的晴天。当天上午9时左右,两人便做好准备工作正式出发,他们先到了紫金山。陈某认为走在铺好的山路上没意思,要去没人走过的地方才好玩,那里的风景更美。于是,两人来到了幕府山,决定从附近的小道登山。

  陈某和杨某原本准备爬到幕府山山腰后,选择一处较陡的山坡直达山顶。但由于暴雨过后山上土石松软,他们行走得很艰难。走了大概2个小时后,他们不得不决定重回山路。在眼看要到山顶时,陈某看到有一处地势陡峭,便要徒手攀爬上去。攀爬时,陈某踩到一块松动的山石不慎滑倒,杨某连忙伸手去拉,却被陈某拉着从陡坡上一起滚落。他们连忙打电话报警求助。由于两人无法说出自己所在的具体位置,民警接到报警电话后从社区找来一位熟悉幕府山的市民许师傅。许师傅根据陈某、杨某两人描述的路径和现场地形,大致判断出两人此时在达摩洞附近。随后,民警带着协警和热心群众一同赶到山上救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寻找,大家终于在达摩洞旁边的找到了受伤的两人。

  事件分析▶▶▶

    暴雨过后山区容易发生山石松动、滑坡甚至泥石流等危险,这是常识。这起事件中遇险的两名大学生在明知有危险的情况下,仍坚持上山,无疑为遇险打下了伏笔。登山前两人没有计划登山路线,进山后为了追求刺激,专挑偏僻的小道和峭壁攀爬,更直接导致他们摔落受伤。万幸的是,他们所在区域尚有通讯信号,可以及时电话报警求助。不过,由于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所处位置,为民警开展救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事实上,暑期户外出游人员遇险,大多是由于个人安全意识的疏忽,安全意识“放假”,从而给自身安全带来多种潜在危险。

  民警支招▶▶▶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爱好户外运动,但一些市民往往仅凭一腔热情贸然行事,缺乏户外运动知识,因而频频遭遇险情。警方提醒,不管是和亲朋好友结伴而行,还是单枪匹马外出户外旅游,都不能忘记守好人身安全“底线”、不越财产安全“红线”。具体来说,出行前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先“备案”,避免“神消失”。无论选择何种出行方式、去往何地,在出发前都要把目的地、行程等告诉至少一位亲朋好友。

  二是做功课,避免“夜行军”。外出进行户外活动,适当准备一些防身用品以及医疗急救包、常用药物等。

  三是巧安排,避免露富。露富是外出旅行的一个大忌。外出游玩,身上多备些零钱,免除为买一瓶矿泉水而掏出很多钱的露富之举。

  四是保冷静,避免“激矛盾”。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尤其是对出门在外的女性来说,不要贸然相信陌生人,不是每一个“灰太狼”都会把自己的本质写在脸上的。不要随意食用陌生人拿来的已经开启的饮料和食品。如果遇到不法人员,最重要的是注意不要激怒对方,并寻找适当时机求助。(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后宰门派出所民警刘宁)

  暑期,不少家长计划带着孩子出去旅游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但旅游期间容易引发合同纠纷、安全事故、消费陷阱等,也让不少家长对外出旅游望而却步。日前,江西省分宜县警方通过多种形式提醒广大旅游者,出游时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确保开心出行、平安回家。

  首先,如果选择跟团旅游,要选择正规旅行社,谨慎签订合同。正规的旅行社应具备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旅游管理部门颁发的业务经营许可证,旅游者应当与旅行社签订规范、完备的旅游合同。在签订合同时,应对合同的条款仔细阅读,查看合同中有关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内容是否公平。对于一些容易引发纠纷的事项,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避免日后因约定不明确而产生纠纷。旅游者应要求旅行社出具发票并妥善保存。

  其次,旅游者要合理安排线路,保障行程安全。出行前应关注目的地的气象、汛情、灾情和疫情等信息。乘坐交通工具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加强防范;参加漂流、潜水、帆船、水上滑翔等风险较高的涉水旅游项目时,要听从工作人员安排,并根据身体状况、水性、天气和水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水上旅游项目;不要到景区划定的安全游览路线以外游玩,不要进入有危险的地方,以免发生意外。

  第三,最好结伴而行。旅游者在游玩时应避免单独行动,最好选择开发成熟的景点、线路。旅行途中,要注意人身安全,不要轻信陌生人,不要食用陌生人赠与的食品、饮料。入住宾馆酒店时,要注意观察宾馆、酒店的安防设施和应急通道的位置,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故能够迅速自救。

  第四,一旦出现旅游纠纷,要依法理性维权。在旅游过程中,消费者应当保存好旅游合同、发票、景点门票、医疗单据等,一旦发生旅游服务质量问题或纠纷,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扩大。若在旅游目的地发生纠纷,消费者可直接向当地旅游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事件回放▶▶▶

  7月19日,新疆乔拉克铁热克惠民工作组工作人员在科桑景区走访时,在松树林中发现一个女士手包,内有现金1700余元及银行卡等。随后立即报警,民警在试图通过银行卡查找失主时,发现失主在银行预留的电话号码已变更,几经周折才联系到已返回乌鲁木齐市的游客马某。原来,马某发现财物丢失后自认倒霉,以为报警也没有用,所以就闷闷不乐地匆匆结束了旅程。

  民警支招▶▶▶

  游客出游时随身携带的物品多为现金、信用卡、身份证、手机、照相机、钥匙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财物,因此在游玩时应格外注意确保财物的安全,在上车、下车、离开景点时最好都要确认物品是否在原位。遇到照相等不便背包情形时,最好将携带物品交给同行者保管,无同行人员的应放置在安全地点。景点工作人员可通过喊话等方式,提醒游客带好随身物品。

  在酒店住宿时,游客应预留有效的联系方式,方便遇有突发事件时与其及时取得联系。本起事件中,遗失物品的游客马某就因未预留电话号码,迟迟无法得知自己的物品已被找到。

  游客发现贵重物品遗失后可及时报警。部分游客认为自己的财物不是他人盗窃,报警也没用,往往在物品遗失后自认倒霉,错失了寻找的最佳时机,也给公安机关的“返还”增加了工作难度。(特克斯县公安局乔拉克铁热克派出所民警 谢旭旺)

  平安课堂:策划/李镕良(中国长安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