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四川攀枝花法院充分发挥依法治市生力军作用

2015-08-17 08:52:14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四川长安网 

  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司法改革,全面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治省基本方略在四川攀枝花的具体实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今年以来,四川攀枝花法院不断加强推进依法治市和司法改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相关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依法治市生力军作用,强力助推法治攀枝花建设。

  紧紧围绕服务大局依法推动司法改革

  四川攀枝花法院从增强干警主动性、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等方面着手,确保司法体制改革工作稳妥推进。

  为了准确把握司法改革动态,四川攀枝花两级法院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相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将精神融入实际工作中。建立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立由院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专题研究部署相关工作,确保组织领导到位。

  同时,四川攀枝花两级法院还积极开展司法体制改革探索。如探索轻刑速裁审理机制,上半年,四川攀枝花法院共适用轻刑快审案件79件79人,案件类型集中在危险驾驶、盗窃、故意伤害(轻伤)等。平均审结天数8天,适用快审程序审理的案件当庭裁判率达到94.83%。一审服判息诉率高达100%,无1件上诉。

  另外,在落实省、市《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及上级法院对司法改革的安排部署方面,四川攀枝花法院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实施方案。如全面推进立案登记制度改革,5月4日上午,市民刘先生来到西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申请执行一起民事案件的判决。提交相关资料后,他10分钟内就办结了立案程序。“原本请了一上午的假,没想到10分钟就搞定了。”刘先生为新制度点赞。

  仅立案登记制施行首月,四川攀枝花两级法院共登记立案1936件,其中当场立案1788件,当场立案率92.3%,同时规范诉讼指引,“一次性”告知补正起诉材料115件次,让当事人明明白白、轻轻松松完成登记立案程序。

  紧紧围绕法治根本大力促进司法为民

  “感谢法官帮我们追回了血汗钱!这下家里娃娃的学费有着落了!”6月9日,从云南巧家来攀枝花打工的农民工万兴力从市中院执行法官手中接过转账支票激动地说。当天上午,市中院集中兑付农民工工资125万。为表感激之情,农民工们还特意制作了两面锦旗送到法院。

  据悉,今年4月1日起至12月31日,四川攀枝花法院集中开展“弘扬诚信、惩戒失信”专项执行活动,通过综合运用信用惩戒手段,全方位压缩失信被执行人的生存空间,最大限度地保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深入破解执行难题,积极营造四川攀枝花“法治、诚信”的社会氛围。

  6月13日,东区法院利用机场路口LED屏幕,每天向社会滚动公布一批失信被执行人员名单,共涉及执行案件50件,法人被执行人20人,自然人被执行人49人。7月28日起,市中院在机场路口LED屏幕曝光124名“老赖”名单,曝光内容包括了这些“老赖”的姓名、组织机构代码、身份证号、涉案金额,以及他们的照片,还有举报热线电话。以借助公众的力量,对失信被执行人的行为、财产进行监督,不少“老赖”主动兑现执行款。

  四川攀枝花两级法院还结合实际,深入开展“法律七进”,做到年初有计划、目标任务,年终验收考核。市中院精选了法律知识丰富、业务精通的资深法官组成法律师资库,通过咨询服务、座谈、授课等形式,运用典型案例,将法律法规带进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和单位。5月29日,受市烟草专卖局邀请,市中院民一庭法官前往该局就其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面对面交流。与以往“法律七进”不同的是,市中院法官提前与该局联系,就其关心的法律问题列出“菜单”、指定“厨师”、定制“菜品”、帮助“消化”。“送法上门”服务也从“端菜”转变为“点菜”形式,开创了司法为民新模式。

  紧紧围绕依法治市深入推进司法公开

  “独角兽,在古代寓意‘辨忠惩奸’,代表着正义的形象……”3月20日,伴随着一名法官的讲解,市实验学校50余名初一的学生走进了市中院,开启了“法院开放日”之旅。这也是市中院首次邀请学生走进法院,了解法院文化,体验模拟法庭。

  据悉,市中院坚持每季度开展不同主题的“法院开放日”活动,通过参观诉讼服务中心、旁听庭审、参与执行等方式,让广大人民群众对法院有了更加直接、深入的了解,今年以来,已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3次,共有200余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群众和学生参加活动。

  四川攀枝花法院积极推进司法“三公开”,努力增强工作透明度,全面推进阳光审判,把司法过程与活动完全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全面推进执行信息公开。四川攀枝花法院均建成执行信息公开网,向公众全面公开执行案件的立案标准、启动程序、收费标准、法律法规等内容。设立执行服务窗口,安装触摸屏或台式电脑,供当事人和社会公众查询了解执行案件信息。建成短信发送平台,随时将执行案件进展全程全域向当事人公开。率先在全省建成“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全面推进裁判文书公开。为确保文书质量,四川攀枝花法院斥资15.5万元配备裁判文书纠错系统,强化技术支持。同时,严格审批程序,部门负责人对文书质量进行实质性审核把关,评查人员随机抽查把关,发布人员形式审核把关。为确保工作落实,由审管办每月梳理发布生效裁判文书案号,确定各部门每月须发布文书数量,实行裁判文书上网情况月通报制度,并将其纳入案件流程管理与绩效考核。今年以来,四川攀枝花法院将依法可以公开的裁判文书100%予以公开。积极关注网民对裁判文书的评论,及时分析研究,认真吸纳合理化意见建议。截至目前,四川攀枝花法院没有发生一起因信息不当公开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加快推进审判流程公开。市中院和5个基层法院全部开通政务网站,详尽公开7大类34项审判流程信息,提供网上立案、网上信访、网上查询等服务。在强化诉讼服务中心诉讼引导、立案审查、查询咨询、判后答疑等“十三大功能”的基础上,四川攀枝花所有基层法庭在全省率先建成诉讼服务站,从理念、服务、效率、功能四个方面入手,初步实现诉讼服务全覆盖。加强科技法庭建设,现已建成科技法庭23个,对部分重大案件庭审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逐步做到“每庭必录”。

  紧紧围绕法治重点不断拓展普法宣传

  “我在餐馆吃饭的时候摔倒了,能不能向餐馆老板要求赔偿呢?如果可以的话,我可以申请哪些损失费?”

  “餐馆的经营者,在其经营、管理的场所内,对前来就餐的顾客负有安全保障义务……”

  这是今年5月5日市中院与市广播电台联办《法官在线》栏目播出首期节目时,法官就听众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的耐心解答。

  据了解,市中院充分挖掘人民法院在司法工作中的独特资源优势,创造性地开展法治宣传,市中院在与《攀枝花日报》、攀枝花电视台、《攀枝花晚报》合作开设“每周一案”、“现在开庭”、“法庭聚焦”等三个法治栏目之后,今年5月,又创新地与攀枝花广播电台联办了“法官在线”栏目。“四栏”以鲜活的案例、生动的故事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案释法”、“演案讲法”、“拍案明法”,努力扩大法治宣传的范围和影响力,增强法治宣传的良好社会效果。据统计,今年以来共播发“四栏”95期。由于该项工作成效显著,市中院被最高法院授予“全国法院优秀新闻宣传策划奖”,全省仅有2家法院获此殊荣。

  四川攀枝花法院还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普法宣传,市中院和5个基层法院均建立门户网站、开通官方微博、微信。今年以来,市中院官方新浪微博粉丝数达2万余人,原创、转发微博1600余条。在“6·26国际禁毒日”当天,市中院联手新浪网开展“阳光司法联动禁毒”网络宣传活动,就一起运输毒品案件的庭审在新浪微博平台进行了同步视频直播,以警醒公众远离毒品,震慑涉毒违法犯罪。直播活动受到了网友们的一致好评。(陆 萍 唐 娟 刘鲲)

[责任编辑:胡可]
相关报道

·四川泸州检察院积极探索保障律师诉讼权利
·四川检察院专项督察检察机关“四风”问题
·四川检察机关电子卷宗管理系统上线运行良好
·四川乐山:依法治市狠抓“四个关键”
·四川资阳依法维护申诉信访秩序
·四川泸州中院进驻淘宝网 司法拍卖网店开张

·四川泸州中院进驻淘宝网 司法拍卖网店开张
·四川高院立案登记实施以来 立案同比增六成
·四川达州渠县法院启动改革 选任主审法官
·四川广安创新机制维护景区治安秩序
·四川万源公安“三个四”交心激发队伍活力
·四川成都锦江区构建“国际安全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