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随机选出,年龄学历门槛一升一降
南京海选600名人民陪审员
人民日报南京8月16日电(王伟健、肖琼琼)当吴欢被告知自己被“摇中”为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审员时,他兴奋地把这个消息发到朋友圈:“太幸运了,人民陪审员是神圣的工作!”12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摇号”的方式,最终从全市符合相关条件的560万名市民中“海选”出了600名人民陪审员,并进行公示。
2015年5月,作为司法体制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正式在全国启动试点工作。与以往的“组织推荐”模式不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随机选取”原则,符合条件的当地选民或者常住居民都被纳入计算机筛选范围。因此,改革后的人民陪审员选任更像一场大规模“海选”,且是“摇号”产生的。
在南京市中院政治部副主任盛静涛看来,通过海选的方式,就是希望把“想陪审、能陪审、陪好审”的群众选到人民陪审员的队伍中来,发挥“平民法官”的独特作用,让每个人民群众都能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吴欢是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的一名数学教师,高中就渴望成为一名律师的他告诉记者:“这样的选任方式让更多的普通人有机会和法律亲密接触,有利于依法治国的推进。”
据介绍,南京市中院作为全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于7月22日正式开始人民陪审员选任改革工作。新的陪审员选任程序共有三轮:第一轮,从南京市11个区符合条件的当地选民或当地常住居民名单中(约560万人),随机抽选出2000名;第二轮,对第一轮抽选的2000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征求候选人意见,随机抽取600名确定为人民陪审员正式人选;第三轮,通过随机抽取方式,确立参庭的人民陪审员。“‘三个随机’使符合条件的成年公民成为人民陪审员的几率大大提高,能更加广泛地吸纳并表达民意、凝聚民智,提升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公信力。”盛静涛表示。
据介绍,跟以往相比,此次选出的人民陪审员的年龄和学历层次都有一定变化,呈现出“一升一降”的特点。“一升”即年龄升高,将人民陪审员的任职年龄从年满23周岁提高到28周岁;“一降”则是学历要求降低,把人民陪审员的学历要求从大专以上降低到高中以上。“年龄门槛提高后,陪审员将有更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降低学历门槛,则可以让更多的人群有机会成为人民陪审员。”盛静涛说。
8月12日至14日为人民陪审员公示期,19日南京市中院将对公示合格人选提请任命,随后将开展人民陪审员培训工作。每位人民审判员的任期为5年。
·河南安阳中院启动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工作
·北京法院首次在社区海选人民陪审员
·北京:人民陪审员试点改革首次尝试社区随机抽选候选人
·河南扎实推进人民陪审员改革试点工作
·福建龙岩永定:人民陪审员参与司法服务
·福建厦门顺利完成人民陪审员换届工作
·福建厦门顺利完成人民陪审员换届工作
·河南许昌中院人民陪审员参审重大刑事案件
·陕西省5家法院试点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
·北京积极部署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聚焦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
·江苏南京中院启动人民陪审员选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