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刚刚参加工作的我被分配到梅江派出所,因为此前半年的派出所实习经历,我对所里的日常工作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可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拼的就是每个人的“硬本领”了。因此,作为一名新警,学习和充电必不可少。
从上班的第一天起,我就主动要求跟着同事一起巡逻,尽快熟悉管界范围、标志建筑以及易发案路段。两个月过后,辖区地理环境在我脑海中生成了“3D地图”,跟着经验丰富的警长和同事一起工作,也让我对辖区情况及工作职责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慢慢地,我也在工作中感觉到自己和老民警之间的差距。经验需要日积月累,为了能缩短和老民警的差距,我在休息日也会待在所里,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我参加工作的这两年里,基层公安工作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新刑事诉讼法的颁布实施和新的执法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投入使用,借着这个机会,我和老民警一起学习交流,增长了不少见识。
今年春节过后,所里接连侦办三起案子。由于办案队人手少,我干脆吃住都在所里,跟着大家连轴转。因为案件性质都比较复杂,我和同事们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就这样,我和同事们连续“滚”了将近一周时间,总算把全部法律手续履行完。正当我们准备往看守所送人的时候,我突然感觉浑身没劲儿,眼皮重得好像有石头往下压,就近靠在派出所大门上睡着了。所领导和警长看到后,赶忙把我叫醒,让我上楼先睡一会儿。可是,一想到案子还没有办结,刚才短短几分钟的“靠门睡”好像给我打了一针“兴奋剂”一般,一下子让我又精神焕发了。直到把所有事情都处理完毕,我和同事们才回到所里,躺在床上狠狠地补上了一大觉。我们醒来之后,所领导已经把香喷喷的饭菜摆到了桌前……能够为团队付出、与团队共同成长,我觉得很幸福。
前不久,有群众报警称在某小区发现一名高龄走失老人。接报后,我和同事很快赶到现场。通过老人随身携带的小纸条,我们和他的家人取得联系。电话那边是老人的女儿,因为需要照顾瘫痪在床的老母亲,抽不出身来接老人回家。我和同事商量后,决定护送老人回家。天气炎热,我们搀扶着老人走走停停,给老人扇扇风、让老人喝口水,走到老人家楼下的时候,我和同事身上的衣服全都湿透了。进到楼里,我们发现电梯坏了,我和同事便一人扶着、一人背着,将老人背上了四楼的家中。老人年事已高,有些口齿不清,但从他含糊的话语中,我隐约听出老人在反复说着“谢谢警察同志”。虽然我和同事已经很累了,但是能够把老人安全送回家,出点儿汗又算得了什么。
参加工作两年多,每一次出警、每一次接待群众、每一次调解纠纷,我都能看到群众眼中的期待。那是一种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