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浙江

政法记者走基层说平安:创建平安杭州 解码法治杭州DNA

2015-08-12 21:02:00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平安杭州网 

创建平安杭州 解码法治杭州DNA

  用法,捍卫平安

  浙江杭州上城法院将民商事纠纷化解在诉讼前

  调解作为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候被戏称为“和稀泥”、“会忽悠”,然而有很多人不知道那些战斗在调解一线的法官和调解员们,默默无闻地像邻家的热心人一样,倾心尽力地化解每一起纠纷,每一起纠纷都时刻牵动着他们的心……

  杭州市上城区法院诉调对接中心,有着这样一些被当事人亲切地称之为“人民法官” 的人民调解员,这里的法官被老百姓“调侃”为:没有牙齿的法官;这里“只调不判”的模式,将大量的民商事纠纷分流化解在诉讼前,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的诉累,缓解了一线审判压力;这里率先利用网络视频系统,法官可以即时利用网络在线调解矛盾纠纷……2012年至今,由立案引入诉调中心的各类民商事案件6441件,约占民商事案件的55%,通过杭州市上城区法院诉调中心诉前调解共化解的民商事纠纷3538件,占全部民商事案件35%,其中1600余件案件全额减免诉讼费。【详细

  一纸村规民约如一部“小宪法”

  6月9日《杭州日报》一版头条、《浙江法制报》一版尾条分别以《一纸村规如一部“小宪法”》和《“小宪法”让软实力生出了硬约束》为题,报道了建德市委政法委“村规民约”工作。创新源于基层,星火之力可以燎原。建德市在创新社会治理上不断探索创新,于2015年起在全市256个行政村(社区)全面展开村规民约、社区公约修订工作。大大增强了村民的法治、自治和契约意识,很好的将民主法治精神与传统文化道德力量融合起来,让软实力真正产生硬约束。《新华网》、《浙江在线》、《搜狐新闻》等国内多家媒体网站也进行了相关报道的原文转载。【详细

  法治杭州DNA解码萧山检察院“向阳花工程”

  一朵向阳花,一双宽厚的手掌轻轻地将她托起,托住了希望、承载了梦想……

  六一节前,记者探访杭州萧山区人民检察院未检(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科,看到了这个有鲜明寓意的“向阳花”LOGO。

  LOGO背后,是7位专事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检察官,他们撑起了这个在全省范围内都响当当的未检工作品牌——“向阳花工程”。在萧山,法治教育、心理关护和德育教育一起走进校园,检察官、老师和爱心志愿者们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失足青少年重新扬帆起航撑起一片蓝天,他们的心中都有一种朴素的信仰:法德融合的人文情怀。【详细

  杭州南郊监狱“点赞工程”传递正能量

  在封闭的环境,每天和服刑人员打交道———在人们眼里,监狱民警的工作似乎充满了负能量。但在杭州市南郊监狱,一群充满爱心的监狱民警,不仅用他们满满的正能量改变着监狱里的服刑人员,还向社会源源不断地传递着向上的力量。这些力量来源于南郊监狱的队伍建设“点赞工程”。经过多年努力,南郊监狱中心工作出成果,机关建设上台阶,队伍建设聚合力,先后摘获全省政法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政法系统规范执法先进单位、全省司法行政系统集体二等功、三等功等荣誉。【详细

  浙江杭州九堡司法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一直以来,如何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普法惠及全民是摆在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在实践中,浙江省杭州江干区九堡司法所摸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路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让普通老百姓参与人民调解,用人民调解的办法化解老百姓的纠纷。6月10日,记者走访了九堡司法所,了解到该所在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中的“制胜法宝”。【详细】

  浙江建德:社会治安人人管 民力也能变“警力”

  长期以来,派出所作为公安系统的基层组织,最重要的便是保一方群众平安,给老百姓带去安全感。在浙江建德新安江,这种安全感不仅来源于民警,更来自于老百姓自身。从2013年起,新安江派出所开始整合社会力量,组建了3支特别的队伍,将民力变成“警力”,形成社会治安社会管的新局面。【详细】

  平凡人创建不平凡的平安杭州

  杭州武林街道联动各路“豪杰”实现快速联动

  警情报送“基本靠吼”,这样的扁平化处置在杭州最繁华的武林商圈是如何实现的?2014年初,杭州市武林街道改造“弹丸之地”的办公区域,完善软硬件建设,融合武林派出所,街道下辖消防、律所、行政执法各部门等资源,形成了一个快速应急办公中心。从“口口相传”的警情应急联动处置,到公益律师“坐堂问诊”的警民联调,再到“惠民便民”的安防工程,该中心打破了各部门间的界限,实现了真正的快速应急联动。

  2015年1-5月,武林辖区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4.5%,街面案件受理数同比下降5.85%,入室盗窃案件同比下降15.15%,成功调解案件42起。【详细】

  戴草帽骑单车问乡情淳安党员返乡服务队记事

  一条蜿蜒的小溪从村中横穿而过,清澈的溪水倒映着两旁粉墙黛瓦的屋舍。如今的浙江市杭州市淳安县威坪镇妙石村一改昔日的脏乱不堪,就连村民的文化娱乐活动,也丰富多彩了起来……每当村里人拉家常的时候,老老少少常挂在嘴边的是一个叫“小燕子”的人。

  “小燕子”是淳安二中的一名普通党员,也是淳安县近千名“在职干部返乡服务队”的其中一员。12年来,他坚每月的25日返乡服务乡邻,帮助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

  据悉,2014年,淳安县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组建起干部返乡民生服务队,近千名党员干部回乡访民情、解民难、化民怨、办实事,探索践行党员干部“三严三实”的新路径。。【详细】

  创新管理,建设平安“优居”小区

  杭州“大关模式”让居民从“有居”到“优居”

  杭州拱墅区大关小区建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杭城典型的老旧小区,同时也“传承”了老小区”了老小区的“通病”:小区居民停车难,安全通道总被拦,基础设施不完善,外来人员乱设摊。

  2013年大关街道积极探索,全力推进街道社会管理创新,在大关北苑实施“大封闭综合管理”。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在“封”住了老小区各类“顽疾”的同时,也打“开”了老百姓的心扉。由于成效显著,“大关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老小区复制并在创新。【详细】

  浙江杭州凯旋街道打造安居乐业美好家园

  老小区飘来一朵智慧的“云”杭州凯旋街道打造安居乐业美好家园。街道工作人员用iPad取代厚厚的文件;“凯联盟”热情服务社区居民………在杭州江干区凯旋 街道,当“互联网+”遇到老小区,当新手段整合老方法,迸发出了不一样的花火。 近年来,凯旋街道巧用互联网、整合大数据,创意服务民生,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 道”,其中景秀社区被评为杭州市唯一的首届“浙江省群众最满意的平安村(社区)”。【详细】

  紧追“潮流”的平安建设

  “互联网+”杭州采荷街道平安创建潮味十足

  小长假想举家出游,却又担心家中安全?没关系,杭州采荷派出所民警主动上门安装监控,智慧安防帮你看管家;市场商品被窃,别着急,“天网”监控+反扒安保微信圈帮你轻松寻找失物……杭州市江干区采荷街道不断提升社会基础防控设施“硬实力”的同时,巧用“互联网+”,让社区服务智慧化,居民生活舒适化,平安创建潮味十足,逐步形成了有“采荷”特色的互联网社区文化。2014年以来,采荷地区有效刑事治安警情、侵财案件发案同比分别下降11%和12.8%,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分值在全市同类派出所中保持前列。同时,采荷街道在普法依法治理上,坚持“家家创平安,人人都信法”,江汀社区荣获2014年“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荣誉称号。【详细】

  共同携手建设平安杭州

  聚沙成塔 扮靓杭州

  2015年是杭州开展平安创建的第13年。作为全国最早开展平安建设的城市之一,13年里,杭州一直为平安而努力,杭州人的幸福感也与日俱增。过去的2014年,杭州连续第11年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荣誉称号。随着杭州平安创建的逐渐深入,老百姓对平安与幸福有了越来越真切的感受。

  2014年,杭州以“六安”工程建设为统领,抓基层,强基础,组织开展了社会治安整治、反恐防暴、平安大巡防等专项行动,还在全市培育出了上城区清波街道清波门社区等30个平安综治示范点,平安创建不仅像种子一样在杭州的大街小巷生根发芽,还扎根于每一个老百姓的心中,形成了平安创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以群众感受最直接的社会治安情况为例,2014年,杭州全市命案及五类案件破案率达100%,刑事立案实现连续10年下降,“两抢一盗”案件同比分别下降35.52%、31.27%和2.6%,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详细】

  “平安杭州”政法记者走基层说平安 邀约您一起赴基层采风

  为深入挖掘基层平安创建中的先进经验和作法,增强基层平安创建的源动力和创新性,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平安杭州创建的安全感和满意率,即日起至11月底,杭州市委政法委(平安办)联合本报,推出第三届“平安杭州”政法记者走基层说平安,以政法记者和通讯员走基层的形式,深入政法、综治基层一线,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寻找挖掘基层平安、法治、综治、维稳和党建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创新做法,寻找基层优秀政法干警、模范人物以及推动平安杭州、法治杭州创建的源动力。讲好平安故事,传递法治声音,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平安杭州创建的热情,增强基层平安创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升人民群众对平安杭州创建的安全感和满意率。【详细】

[责任编辑:黄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