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司法局以司法体制改革为引领,创新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服务下倾,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动律师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参与社会风险评估,充实农村地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两支队伍,法律援助实现应援尽援,推动全州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
强化基层服务一线,夯实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
建立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进一步整合律师、公证、普法教育、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法律服务入驻州级、县(市)政务服务中心,在乡镇成立210个乡镇法律服务中心,选聘熟悉法律知识的在职或离退休人员、律师、大专院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等法律人才和志愿者广泛参与到公共法律服务事业,在村(居、社区)设立村级法律服务工作室,为群众提供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综合性法律服务。全州已初步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城乡全覆盖的四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如,麻江县在全州率先在69个村居(社区)设立法律服务工作室,2014年共为基层群众化解矛盾纠纷114件,成功率100%,提供上门法律援助、公证服务28件次,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218人次,取得了很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积极推进“一村一社区一法律顾问”服务。积极动员组织广大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熟悉乡村情况、有一定工作经验和热情的社会力量,积极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实行“坐诊”“巡诊”“个诊”“急诊”“特诊”五诊工作制度,为群众提供家门口式的法律服务。剑河县司法局创新驻村帮扶机制,司法说干部与36个村(居、社区)签订常年法律顾问合同,定时入村走访,随时接受群众咨询,2015年以来,共为顾问村提供法律咨询300人次,代书80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0件,化解矛盾纠纷10起、化解信访问题1起。
创新推广农村视频法律服务咨询平台。为满足偏远农村地区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全州积极推广视频法律服务咨询平台,通过与各律师事务所协调,在村寨、乡镇开通律师咨询服务视频,先后有贵州兄弟律师事务所到丹寨县、锦屏县、贵州贵信律师事务所到施秉县4个村开通律师咨询服务视频,通过网络视频平台建立与偏远村寨之间的法律服务直通车,20多名律师参与在线法律咨询服务,基层群众不用出村,即可享受到便捷、专业的法律服务。
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为依法行政提供法律支撑。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促进律师参与社会风险评估。州司法局制定下发了《充分发挥律师作用,积极为招商引资、园区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法律服务的意见》,围绕政府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事项,推进广大律师事务所的资深律师发挥法律专业优势,担任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法律顾问,积极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法律风险评估、项目谈判、项目评估、园区建设、城镇开发等经济社会发展领域提供法律服务,有效防范法律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解不利因素,为全州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的领导决策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如,贵州兄弟律师事务所为凯里市污水处理厂TOT特许经营置换资金用于新建污水处理厂招商引资、炉山工业园区日供水5万吨自来水厂实行BT模式招商引资提供法律服务,为凯里市政府相关部门拟定招商文书、审查投资人资信、制定招商程序、参与投资谈判,协助凯里市引进资金3.5亿元。贵州星斗律师事务所以从江县政府法律顾问身份积极参与从贯一级公路、洛贯南苑新区建设、都柳江梯级电站开发等重大工程项目的谈判,起草合同文本,为县政府成功招商引资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签约资金达20亿元。2014年,全州律师事务所共担任各级政府法律顾问136家,担任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466家。
充分发挥律师在调解民间纠纷和化解群体性事件中的积极作用。为协助党委、政府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着力化解社会矛盾,针对凯里市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等群体性事件多发的情况,贵州日介线律师事务所制定了《重大群体性纠纷案件律师团服务制度》。律师团先后参与处理了凯里阳光铝业有限公司131名职工劳动纠纷信访件、贵州恒昊投资有限公司黔东南分公司76名下岗工人劳动纠纷信访件、龙场镇山体滑坡信访件等一系列信访案件,为维护凯里市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加强律师队伍建设,不断满足农村群众法律需求
目前,全州共有律师事务所34家,执业律师208人,全州形成以公职律师为纽带,社会律师为主要力量,优势互补、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共同服务基层群众。
鼓励律师事务所服务基层,实现县县有律师。黔东南州农村地区律师资源相对稀缺,为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州司法局发挥主管部门对律师执业的管理职责,鼓励州直律师事务所力量下沉,服务一线,在多方协调下,贵州兴科律师事务所、贵州贵信律师事务所、贵州洲联合律师事务所和贵州辅正律师事务所分别在黄平、施秉、黎平和雷山等县设立分所,实现黔东南州县县有律师的目标。
发挥公职律师在依法化解纠纷矛盾的独特作用。针对社会律师的市场经济缺陷,充分发挥公职律师充实农村法律服务力量的独特作用,在执业活动中当好政策法律宣传员、便民惠民服务员、群众诉求联络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公职律师成为积极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处置突发性群体事件、重大矛盾纠纷、化解疑难信访的一支重要力量。如,针对洛香火车站站前广场因房屋拆迁问题施工受阻一事,从江县司法局受县政府委托,该局公职律师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关于站前广场房屋拆迁的法律分析及几点建议”,成功搬迁站前广场20户被拆迁户,确保车站顺利通车,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2014年,该局律师先后成功调处发生城关区域内的“3.9”重大交通事故案、恒丰中央城阻工事件、以及刚边乡加么村集体阻工事件等重大矛盾纠纷十余起,维护了当地的社会稳定。
法律援助实现应援尽援,打造政府“民心工程”
简化法律援助申请程序。法律援助中心进一步简化法律援助申请程序,减少审批环节和手续,将法律援助审批权下放到辖区各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让乡镇群众就近享受到便捷快速的法律援助,减轻群众诉讼负担;开启“绿色通道”,对农民工欠薪、讨薪案件、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对涉及农民工工伤、“三险一金”等劳动纠纷案件,简化审查程序,实行优先受理。
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三穗县对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事件、重大涉访案件、重要民生问题等涉法涉诉案件,一律作为法律援助案件范围;将困难农民土地流转、林权制度改革、交通、医疗事故等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请求赔偿的,以及在雇佣、帮工过程中造成人身损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
延伸法律援助服务触角。州司法局在凯里军分区成立“涉军法律援助工作站”,在浙江省义乌市创建跨省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新建黔东南州青少年法律援助工作站、黔东强制隔离戒毒所法律援助工作站,针对弱势群体,全州在工会、团委、妇联、残联、老龄委、中小学校、看守所等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将法律援助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各方面。2014年,全州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4047件,共挽回经济损失5137.92万元。
打造“法律援助半小时服务圈”。凯里市、锦屏县司法局深化法律援助进乡村、进社区,积极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点,构建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全州已建立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204个,村(居)、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2180个,法律援助联络员3659人。
·贵州:抓好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消防工作
·贵州贵阳公安集中整治交通违法行为
·贵州遵义司法局出台法援案件质量评估办法
·贵州都匀法院认真践行“三严三实”主题活动
·贵州政法委传达贯彻省委常委会议精神
·贵州检察机关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显成效
·贵州检察机关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显成效
·贵州铜仁公安严查各类交通违法
·贵州公安厅长会见韩国忠清南道行政副知事
·贵州遵义政法系统举办检察官律师辩论赛
·贵州: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贵州安顺中院建立远程视频接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