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重庆未管所创新管理教育模式救赎服刑人员

2015-08-10 15:48:50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重庆长安网 

  近日,重庆市未管所,市歌剧院的老师正在给服刑人员上声乐课。据悉,重庆市未管所党委“一班人”创新管理教育模式,从文化、艺术、技能、道德以及健康五方面开展教育,以将服刑人员塑造成社会有用之人为目标,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成为“全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研究基地”称号。

  服刑人员狱内 可考艺术等级

  服刑人员小张3年前因故意伤害罪获刑后进入未管所。如今,通过在监狱学习,他拿到了初中毕业证。据悉,未管所实施文化教育,对18岁以下未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服刑人员,扎实开展九年制义务教育。专门成立育新学校,统一纳入江北区教委的学籍管理,统一颁发小学、初中毕业证书。同时,鼓励服刑人员参加自学考试,从2003年在所内设立考场以来,共有400余名服刑人员参加了大专自学考试。

  除了基础的文化课程,未管所还成立育新艺术团,聘请市歌剧院专业教师定期到所授课,共培养有艺术潜能的未成年服刑人员300余人。该所与中国音乐学院建立合作关系,成为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等级考试场所,首开国内在监狱开设艺术等级考试先河。目前,已有87名服刑人员通过了中国音乐学院5-10级器乐等级考试。

  据介绍,青少年犯罪多数原因在于不幸的成长经历,造成他们心理不健康、不阳光,为此,未管所注重健康教育,培养服刑人员阳光心态。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心理矫正及心理危机干预成为必修课。目前,该所实施的是三级网络——所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监区心理咨询中心、专职心理辅导员。所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每月给全所服刑人员上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大课,监区心理咨询中心每半月上门了解服刑人员思想动态,专职心理辅导员每周要找重点对象谈心交心一次。

  服刑人员可免费 就读艺才技校

  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如何与社会接轨是一大难题。市未管所创新方式,与重庆市艺才技校等学校签订合作协议,艺才技校免费接受刑释学员就学,并提供勤工俭学条件。与此同时,该所积极探索“公检法司政携手,爱心家人跟进,爱心企业与爱心学校参与”的刑释人员“5+1+2”帮教安置新机制,重点探索解决刑释人员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学可上、无亲可投的问题,以确保每名服刑人员“在监有人关爱,出监有人接送,就业有人过问,社会有人帮助”,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

  市未管所加强道德教育,成功引进“中华传统文化论坛—重庆国学研究与交流促进会”,邀请全国传统文化论坛著名讲师,以“孝、悌、忠、信、礼、仪、廉、耻”为主线,举办了27期“传统文化进监所”教育讲座,形成每月第三周学习日全所统一进行传统文化学习的固定模式,切实将服刑人员的道德教育落到实处。

  每天,市未管所的广播站“以案说法”栏目,会定时播出一个犯罪案例及解析。这是该所加强法治教育的方式之一。此外,根据司法部统一编发的《法律常识》教材,还会对未成年服刑人员进行课堂化教学,每期期末组织考试,成绩直接记入服刑人员档案。(舒楚寒)

[责任编辑:胡可]
相关报道

·重庆公安探索实践合成作战工作模式
·重庆交巡警总队开展旅游客车交通违法整治
·重庆司法局推动社区矫正教育管理工作
·重庆五中院引入竞争方式选任破产管理人
·重庆高院:排除行政干预 探索管辖制度改革
·重庆落实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方式改革

·重庆落实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方式改革
·重庆巴南区:法治大讲堂开讲 400余法律工作者齐学《行政诉讼法》
·重庆高院通报政府信息公开案审理情况
·重庆五中院依法适用缓刑挽救失足未成年人
·重庆渝北司法局着力打造法治文化品牌
·重庆2015年上半年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