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社区矫正教育管理会议精神,促使社区服刑人员自我认知、自我约束和自我改造。北京市昌平区司法局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创新推行法规、时政、国学、警示、礼仪、分享“六位一体”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管理,确保教育矫治工作取得实效。2015年上半年新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50人,依法解除138人,现在册社区服刑人员354人,运行正常、秩序良好,未发生脱(漏)管,未发生重新犯罪、未发生有影响事件。
一是初始教育学法规。将《刑法》、《刑诉法》、《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北京市社区矫正实施细则》、《补充规定》、入矫承诺及社区矫正相关法规政策纳入新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00%初始教育课程,让他们全面了解社区矫正起源、发展、规范及国内外发展形势,掌握行为规范,牢固树立身份意识和服刑意识,为接受矫正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日常教育说时政。司法所在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日常教育时,将时事政治、国内外形势、新政新规、大政方针等纳入其中,让社区服刑人员从中了解社会、开阔视野,激发爱国热情,牢记公民责任,用实际行动回归社会、感恩社会、贡献社会。
三是道德教育讲国学。依托阳光中途之家教育平台,与北京昌平方舟科技文化培训学校合作,将国学知识教育融入社区服刑人员道德修养教育中,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充实他们的头脑,让他们忏悔过去、洗涤心灵,养成良好道德品行,给他们开启心灵的钥匙,着力激发社会回归正能量,促使其早日融入社会。
四是训诫教育提警示。定期组织不守规、平时表现不好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集中训诫警示教育,通过以案说法、现身说教、观看收监执行视频、走进监狱体验等系列活动,触动其心灵、警醒其意识,让他们感到自由生活来之不易,更加珍惜社区服刑机会,主动配合矫正,接受社区矫正监管。
五是职业教育明礼仪。将职业礼仪教育融入社区服刑人员分类教育中,通过参观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人际沟通和交往知识讲座等文化教育形式,引导他们要知礼、懂礼、行礼,教育他们学会在不同场合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与他人沟通与交往,告诫他们要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法律法规,勉励他们树立信心、重塑自我,着力提高他们的责任感、道德感和文明意识。
六是解矫教育谈感受。昌平区司法局坚持对临解除矫正前2个月的社区矫正进行100%解矫教育,在完成法规教育的同时,让每名社区服刑人员讲经历、说教训,谈学习、话收获,说变化、话感恩,让他们相互提醒、相互借鉴,提高他们遵守矫正制度的自觉性,增强其改过自新的决心和信心,确保最后时段不麻痹、不松懈、不重犯,顺利解除矫正。
·重庆司法局推动社区矫正教育管理工作
·甘肃检察院检查指导酒泉社区矫正工作
·甘肃检察院赴金昌开展社区矫正专项检查工作
·福建漳州全面推广社区矫正听辩会制度
·天津宝坻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档案检查工作
·四川宜宾:举办学术研讨 促进社区矫正
·四川宜宾:举办学术研讨 促进社区矫正
·吉林长春社区矫正帮助“浪子回头”
·新疆首建社区矫正人员警示基地
·湖南成立首家社区矫正中心
·安徽社区矫正机构实现单列
·安徽宣城公检法司出台意见加强社区矫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