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福建泉州南安边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15-08-03 16:43:36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福建长安网 

  基层思想教育工作是铸魂强基、凝神聚气的重要途径,亦是确保官兵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价值追求、筑牢忠诚警魂的有效手段。近年来,福建省南安市公安边防大队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其作为单位的“品牌”工程、“亮点”产品,按照“站位高、创意新、动作快”的定位,细心谋划、精心打造,不断改进和创新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取得了良好成效。

  烹饪“合胃口”的文化大餐

  针对“一些单位在开展教育过程中采取‘填鸭灌输’教育模式,将学习教育工作单纯地作为一项硬性任务来完成,引起官兵的抵触和反感”的现象,南安市公安边防大队将官兵对教育内容是否“对眼对味”作为重要依据,从“取材、角度、讨论”等环节入手,努力让教育达到“合胃口”的目标。

  官兵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内容是否符合官兵“口味”,直接决定了教育的成本与成效。该大队按照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则,从官兵感兴趣的话题切入做好教育选材。比如曾经闹得“轰轰烈烈”的日本购岛闹剧引起众多关注之时,该大队不是单纯地开展历史题材教育,而是结合保钓话题和官兵的兴趣点,推出了“从抗日神剧说开去”、“血性抗日、理性爱国”等三堂主题党课。这样的教育内容既贴近实际,又切合了官兵的兴趣点、关注点,让官兵不由自主地“对号入座”,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015年开展“学习践行强军目标,做新一代革命军人”主题教育活动中,“强军目标”、“强军梦”的主题其实是比较生硬、难啃的。该大队根据官兵的需求和“胃口”进行搭配和“调味”,从授课准备阶段就充分摸透上情和吃透下情,做到“承上启下”,将诸如“强军梦”、“新一代革命军人”这样生硬的教育主题,用官兵兴趣的课题、关注的话题、疑惑的问题去创新和调配教育内容。

  2014年,该大队开展“带着问题话强警”主题教育活动,对“什么是强警梦”这个主题,按照逆向思维的方式,从“级别高、装备好、发案少、多功能、警力多、能破案”等官兵对“强警”的认识和疑问入手,逐一进行分析、评述。通过转变教育思维、转换教育角度,让教育满足官兵所思所盼,让官兵对“强警”有了全面深刻的认知,切实让教育取得了实效。

  此外,在党史军史教育中,该大队组织开展了“苦难辉煌话党史”系列教育活动。大队没有简单、流水线式“博古论今”地学习史书史册,而是从讲述党的苦难历史这个角度入手开展教育,达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

  教育讨论是巩固和拓展教育成果的有效方法,但也普遍存在着“就事论事、浅尝辄止”等问题。为避免此类问题,该大队校准官兵思想脉搏,对号个人求知需求,科学制定教育讨论的议题,让不同层级的官兵都有讨论和交流的欲望,不仅是“我想说”,还要是“我会说”。

  2014年,省边防总队闫建成总队长“严谨、细致、正规、有序”队训宣讲提纲下发部队,掀起了一轮学习热潮。该大队也部署开展了“解析队训‘学习密码’”教育讨论活动,设置了“二战中被炸回石器时代的德国和日本何以能迅速复苏”、“为什么西点军校的必修课除了孙子兵法还有擦皮鞋”、“从念斌案件看程序的重要意义”等讨论题目。这些论题很好地顺应了教育主线,其中囊括了历史军事、社会热点等官兵感兴趣、存疑问的话题,让官兵以学促思、以论解惘。讨论活动中,领导干部“顶层设计”蕴灼见,普通官兵“以身说法”谈感想,有效巩固了教育成效。

  打造“翻新样”的知识拼盘

  教育效果“事倍功半”的原因,很大方面在于“照本宣科”没讲好和“陈词滥调”讲不好。南安市边防大队以创新的立足点贴近教育要求、部队实际和官兵特点为总要求,从教育模式、平台和保障上进行“翻新”,防止“揠苗助长”、“弄巧成拙”等急功近利的思想,避免“搭花架”、“搞盆栽”等瞎折腾的方式。

  虽说传统授课式、讨论式教育仍是当前教育方式的主流,但该大队大胆尝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教育模式,受到了官兵的广泛接受和热烈欢迎,成效自然也是好上数倍。

  2015年,该大队在文化调研中发现,基层官兵的业余生活还是比较枯燥的,看书的是少数,看电视仍是大多数官兵的主要业余爱好。针对此情况,该大队组织开展了优秀影视剧导视活动,通过向官兵推荐当前热播、好评的优秀影视剧,如《平凡的世界》,并配套“那个我们没有亲历和不能忘却的年代是什么样的”、“怎么从电视剧中看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和现存弊端”等讨论课题。这种教育模式形式新颖、贴近现实,解决了官兵不知道看什么影视作品、不知道怎么看影视作品的问题,寓教于乐。

  除了在教育模式上创新外,该大队在教育平台、载体等方面也进行了延伸和拓展,配套开展了一些团队竞技、亲属联谊、逻辑博弈等活动。通过趣味的活动形式和新颖的活动内容,提升官兵参与的热情,潜移默化地提高教育成效。比如2014年该大队按照“工休相济、张弛有道”的教育理念,组织开展了“爱‘乒’才会赢”乒乓球团体对抗赛、“泳往直前”、“奔跑吧,兄弟”等活动,培树了团队精神,提振了官兵士气。

  此外,针对日常工作任务繁忙、官兵经常“舍小家顾大家”导致个别官兵家庭关系紧张的问题,该大队利用春节、中秋等节假日,精心组织“亲情有约、在水一方”等警属联谊活动。通过水上拓展游戏、中秋博饼和亲情烧烤等形式,让官兵及家属在互动中释放了快乐,增进了感情,浓厚“小家”和“大家”的互动氛围。

  教育能否“见效”、成果是否“长效”,教育氛围营造、文化环境打造很重要,优秀的警营文化氛围对于提高教育实效是显而易见的。该大队把推进营区环境等硬件和规章制度等软件建设作为推进警营文化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在软硬件保障方面为教育工作“翻新样子”和“摆好架子”。硬件方面,按照“因地制宜、合理设置、逐步提高”的原则,先后投入资金建成了自励文化石、健身运动走廊、“蓬莱仙阁”、花园驿站等警营文化设施、场所。软件方面,先后制定出台了《警营文化建设三年规划》、《教育工作激励奖金制度实施办法》等制度,有效改变了“平时不争评时争”的局面,强化了教育工作的日常养成。通过软硬件保障,让警营内充满教育气息和文化氛围,真正让官兵置身于“教育仙境”。

  调制“有营养”的精神盛宴

  所谓教育,除了“教”,还要“育”,教是过程,育是目的。教育的作用在于引导和帮助,让官兵收获知识、汲取营养。该大队始终注重“知行合一”和“学以致用”,将文化教育工作作为队伍培养的有力依托,作为干部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温床,切实发挥教育导向引领、队伍培养和促进发展的作用。

  该大队注重通过教育来引导和端正官兵思想认识,同时更紧密地对接和顺应上级教育要求,紧贴形势任务抓教育,不仅管根本,而且管方向。2014年世界杯期间,针对部分官兵过度熬夜看球赛导致工作无精打采、生活心力交瘁的情况,该大队组织开展了“别让世界杯成了‘世界悲’”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官兵科学看球和体会团队精神的魅力。针对官兵在履行职责、成长进步以及婚恋、交往、消费、爱好等方面的现实思想问题,及时融入“军人职责、爱岗敬业、卫国戍边、正确对待走与留”等专题教育,引导官兵合理消费、乐于吃苦,培育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精神。在干部调整之际,及时开展干部政策宣讲暨廉政建设吹风会,浅析干部队伍任用的政策方向,对部队廉政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引导干部看待成长过程中的得与失。

  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官兵成长和为部队培养人才。该大队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考虑“利于官兵成长”这个出发点和着力点,将教育工作作为队伍培养的有力依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积极顺应“做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教育要求。该大队针对官兵、特别是基层领导口头表达能力偏弱的现状,组织开展了“警营演说家”、“我们开讲了”即兴演说比赛。通过现场抽题现场演说的形式,不断提高官兵特别是基层领导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汇报能力,改变了以往演讲比赛与实际工作相脱离的症结。

  教育对于官兵个人是培养能力,这是短期效应;对于部队则是培育人才,是长远之策。该大队在教育策划时注意拔高站位,围绕部队发展“所需所盼”的角度,确定教育计划和教育课题,立足培育“一警多能、一岗多能”的复合型政工人才队伍,审时度势,结合政工干部岗位练兵活动,确定了“快乐政工、扬帆起航”的年度教育主题。同时,开展了“比知识、拼党性、秀能量”党务知识团队对抗赛、“你裁我评”剪报评析、“讲述我眼中的最美画面”图片赏析、“警营微故事”作品展评等系列主题活动,不仅为官兵搭建了展示自我、学习提高的平台,而且在部队内部刮起了全民参与教育的“旋风”。(傅汉阳 柳标忠)

[责任编辑:王燕薇]
相关报道

·福建莆田边防官兵为开渔保驾护航
·福建长乐公安边防大队健全为侨服务机制
·广西钦州边防支队破获特大毒品案
·新疆公安边防“爱兵日”仪式启动
·福建泉州公安:边防服务侨乡发展
·云南德宏边防支队爱民固边工作成效显著

·云南德宏边防支队爱民固边工作成效显著
·江苏常州机场边防检查站开辟学生绿色通道
·福建福清边防大队创建“智慧警务”
·江苏边防总队推出边检“一证通”
·海南边防总队医院完成义诊
·海南边防总队医院完成26天环岛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