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新疆:期待实名制斩断快递运毒通道

2015-08-03 09:53:46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新疆长安网 

  毒品要进入市场,运输这一环节必不可少。公安机关对近年来破获的毒品案件分析发现,物流运输、邮政包裹甚至国际邮政快递,已成为犯罪分子用来运输、走私毒品的新渠道。犯罪分子为何热衷托运毒品?物流寄递行业是否存在漏洞?相关职能部门又该如何斩断这条贩毒新通道?近日,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微波炉里藏5公斤冰毒

  有谁会想到,一个从外地购买托运来的微波炉里竟藏着5公斤冰毒。

  7月11日,乌鲁木齐警方经过近3个月的侦查得知,40多岁的吴强(化名)有件“货物”已通过托运的方式寄到乌市。警方通过查询货单,显示“货物”是一个微波炉,从四川发来的。

  微波炉在乌市各大市场随处可以买到,有必要从四川购买吗?这件“货物”很快引起警方的注意。

  “你托运的货物已经到了,抽空来取一下。”托运部工作人员给吴强打电话说。一个多小时后,吴强和司机李斌(化名)驾车出现在警方视线里。当过侦察兵的吴强有很强的戒备心理,到了托运部,吴强没有急于下车取“货”,而是开着车在托运部周边不停地兜圈子,未发现可疑情况后,他的车辆驶入托运部。

  吴强接上“货物”往外走时,被守候多时的民警人赃并获。

  “吴强曾多次被警方打击处理过,既狡猾又胆大,5.17公斤冰毒用塑料薄膜缠绕后,放在微波炉里,没有做任何遮掩。”办案民警说,这是乌市公安局2015年缴获毒品数量最多的一次。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吴强有十几部手机,全部是专机专用,每名“客户”都是单机联系。他们生活相当奢侈,坐豪车、出入高档酒店。他在乌鲁木齐租了四五套住房,每个住处都有一个女朋友。

  与其他团伙老大不同的是,吴强每次都亲自接“货”,然后在一两天内分发给分销商。用他的话说,知道的人越少,风险越低;过手的人越少,利润越高。

  吴强交代,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没事就去办案单位门口“蹲点”,对进出车辆和老缉毒警察了如指掌。要不是这次警方在战术上有所改变——取“货物”现场安排的都是生面孔,他不会这么轻易被抓。

  快递成运毒新途径

  近年来,伴随着电商的火热发展,乌鲁木齐市快递物流业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而犯罪分子也盯上了这一行业。

  2014年上半年,乌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审理63起涉毒案件,其中采取快递物流方式运毒的就有48起。

  “我是受人指使去托运部提货,不知道是毒品……”近日,吸毒人员张风(化名)涉嫌运输毒品案在乌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然而对于受谁指使,张风却说不出来。

  张风利用快递物流运毒案件不过是冰山一角。随着含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新型毒品如冰毒、麻古等迅速向西部省区流动和蔓延,贩运毒品方式更加隐秘。

  乌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长尹军说,由于目前快递业并不要求实名制,也不对运送物品实施当场验视,于是被贩毒分子“盯上”,成为运输新型毒品的新途径。

  乌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有关负责人说,利用快递运输毒品的犯罪具有5个特点:事前确定毒品买家以及相应购买的毒品数量;运输成本低廉,查处困难,且涉案毒品数额巨大;犯罪区域呈现跨省市的特点;使用虚假姓名和未实际居住的地址通过物业管理中心收取包裹;利用便捷的交通工具在迅速取得包裹后直接前往下家所在地点交易毒品,减少中间环节。

  “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完善或出台快递物流实名制以及物品必须实行安检的相关规定。除此之外,必须不断提高查缉毒品的能力,才能应对不断翻新的运毒方式。”自治区公安厅禁毒总队副总队长杨苏群说。

  行业监管疏松成软肋

  犯罪分子为何热衷托运毒品?物流寄递业存在哪些漏洞?近日,记者以邮寄物品为由,向多家物流企业进行了咨询。

  记者: 什么样的物品可以托运?

  工作人员:只要你包装好的都可以邮寄。

  记者:包装好你们还拆装吗?

  工作人员:很少拆。

  记者:邮寄时需要带身份证吗?

  工作人员:你发货就行了嘛,带什么身份证呢?

  简单的几句对话,透露出目前物流及寄递行业的现状——有货就收,不用实名登记。

  “如今很多物流企业形成一种行规,收货不验货,公安机关要查缴这个货就查,把货卸下来,谁寄的货就拿货单给你,货单上的联系电话有可能是假的。”乌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杨晓龙对记者说。

  利用物流寄递行业运输毒品的现象,绝不只出现在乌鲁木齐。据公安部禁毒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破获此类案件62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80多人,缴获毒品超过1吨。

  一旦发现快递毒品案件,快递公司是否应该承担责任?

  新疆同泽律师事务所律师宋涛表示,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快递行业应当对快递物品进行审查,如物流企业因审核不严、不知是毒品而进行了托运,其托运行为并不是建立在明知是毒品而为之的基础上,便不能对物流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员依刑法追究其运输毒品的刑事责任。

  快递行业需提高准入门槛

  “现在,我们这一行发展很快,成立一家物流企业很容易,在货运场租个门面就可以了。”在乌市油运司附近经营快递公司的段丽娜女士说。

  2014年,国家禁毒办召开“全国部分地区遏制物流寄递渠道贩毒活动现场会”,新疆被列入全国4个开展物流寄递实名制试点省区之一。今年,国家邮政局进一步落实安全监管制度,要求明确寄件人寄递行为法律责任,寄件人明知是有毒化学品,不做说明,隐瞒交寄,要承担法律责任;同时,企业必须要履行收寄验视的法律义务,承担安全主体责任;再次,还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把安全监管责任落到实处。

  目前,新疆交通运输、铁路、民航、海关、邮政管理等部门,在开展物流寄递实名制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分析查找物流寄递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对策措施,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打击利用物流寄递渠道从事毒品犯罪活动的整体合力。

  新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蔡镇疆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应合理提高物流、快递行业的准入门槛;监管部门应通过有针对性的调研,制定本区域统一的寄收件流程和检测流程,对托运的包裹,应由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现场查验后再密封包装,发现可疑包裹,在寄送人在场的情况下,应进行必要的拆封查验;还要制定完备的处罚机制,对不严格按照相应流程办理托运的企业给予处罚。

  “只有这样,物流及寄递行业才能规范、有序、健康地发展。”蔡镇疆说。 (陈泽华)

[责任编辑:周光杨]
相关报道

·北京警方斩断多条互联网运毒通道
·深圳公判48件毒品案件 快递运毒成禁毒工作重点
·公安部与美国缉毒署合作查获跨洋运毒案件
·中美合作查获一起跨洋运毒案件
·“90后”男子境外赌博欠债 为还债运毒被判13年
·最高检:特殊人群“蚂蚁搬家”式运毒多发

·最高检:特殊人群“蚂蚁搬家”式运毒多发
·甘肃警方破运毒案缴获海洛因25千克
·甘肃:10万元雇大货车运毒11公斤
·湖南常德抓获长途客车运毒人
·租车走高速运毒 吉林警方快速擒获
·合肥铁警一日连破两起运毒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