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呼有应,是日常生活中最起码的礼节。引申到各级干部为群众办实事上,有呼是否有应就不仅仅是关乎礼貌的问题了。
呼声多,但有些被披露的单位却回应少。有的即使在各种场合作了答复,但实际工作并无多大改进,问题依旧。
对群众的呼声充耳不闻或只听不应、应而不办,无疑也是一种官僚主义。同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一样,症结都在于对人民群众的态度不对头。人民群众是主人,干部是社会公仆,这个思想、这个提法早已成了我们的共识。不少单位所制定的干部守则中都有“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的规定。规定本身是好的,但个别干部却把经念歪了,他们对来自上级的指示认真得很,而对来自下面的意见则常常漫不经心。笔者想请这类干部扪心自问:这样当公仆是否尽职尽责?
古人云:“听言不厌其广,择之不厌其审。”对群众呼声应该分别情况,及时作出恰当的分析和处理。能办的尽快办,该改的马上改,这是一种回应。对那些虽然有理但一时办不到的,说明情况,讲清打算,也是一种回应。对带有片面性的意见加以引导,这又是一种回应。总之,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对群众都要有呼有应,不能置之不理。这样,即使有些回应未能尽如人意,多数群众也会加以谅解。而一旦群众和干部都能在一起想问题,那无论什么事就都好办了。(陈立烽)
4月1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综治办、自治区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报涉暴恐犯罪线索奖励办法》,鼓励人民群众主动发现、踊跃举报涉暴恐犯罪线索,有效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详细]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工作方案》,就破解执行难问题作出专题部署。[详细]
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主办 网站编辑部电话:010-83079355 | 招聘启事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6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