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显示安全形势总体向好

2015-07-27 16:39:46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河南长安网 

  《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5)》发布

  河南省社会安全形势总体向好

  7月23日下午,《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郑州大学举行。

  《报告》是社会管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成果,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报告,主要从公共安全、矛盾化解、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社会公平五方面分析河南省社会治理的总体形势,报告指出河南省公共安全形势总体向好;第二部分为专题报告,主要包括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社会组织、社会治理评价等;第三部分为案例报告。

  发布会上,社会管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郑志龙教授介绍了《报告》呈现的一些研究结论:

  ——社会安全形势趋势向好。2013年,河南省万人刑事案件率为25.22%,显著低于全国的48.49%;河南省万人犯罪率为7.53%,低于全国的8.51%。总体来看,河南省社会治安形势优于全国水平,相对平稳。

  同时,河南省生产安全事故减少。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省发生生产安全伤亡事故总数从2012年的10775起减少到2013年的10394起,减少了3.54%。

  ——群众维权更加理性。《报告》显示,2013年,河南省调解的纠纷总量比2012年少了24023件。在十大纠纷类型中,仅有征地拆迁纠纷和道路交通事故纠纷的数量出现增长。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理性维权倾向明显,居民化解矛盾形式相对平和,当居民的正当利益受到侵害时,更多人倾向于选择找村(居)委会协调、向政府相关部门反映或向法院起诉等方式。此外,群众对矛盾化解满意度总体较高。从调查结果看,仅有近1/8的居民表示“不满意”。

  ——人均公共服务支出较少,教育支出占比GDP未达4%。《报告》显示,2013年,河南省社会保障和就业的人均财政支出为777.0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17.8元,居中部六省倒数第一位。河南省教育人均财政支出为1244.6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35.6元,居中部六省第二位。河南省医疗卫生人均财政支出为523.2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02.8元,居中部六省倒数第二位。

  2013年河南省教育财政支出居中部六省第二位,但仍没达到国家规定的占GDP4%的要求,占GDP的3.6%。因此,河南省应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

  同时,社会公平状况有待改善。在调查中,群众社会公平感较低,仅30.3%的居民认为“公平”。

  ——全省城镇化质量最高的是郑州。《报告》显示,综合社会发展因子、基础设施建设因子、减排因子、节能因子、环保因子、公共服务供给因子六类主成分因子进行分析,郑州市城镇化质量最高,济源、三门峡紧随其后,排名最后的是商丘。

  ——全省各地社会阶层结构差异大。数据显示,郑州市的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比重最高,而农业劳动者阶层比重最低,各地社会阶层结构差异大。

  《报告》认为,社会治理应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社会治理“十三五”规划;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形成社会治理“协同共治”;大力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加强公民权利保障,凸显社会治理公平诉求。(温小娟)

[责任编辑:王静]
相关报道

·福建三明公安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河南信阳:完善农村社会治理 增强法制保障
·云南昭通:“三三五”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福建三明公安“软硬兼施”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公安改革“操盘手”最关注创新社会治理
·海南海口:法治引领社会治理融入百姓生活

·海南海口:法治引领社会治理融入百姓生活
·山东滨州中院21份司法建议助力社会治理
·江苏:加强社会治理重在基础预防规范创新
·青海政法委: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
·山西高院:革弊立新深入开展社会治理工作
·浙江杭州江干法院创新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