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
营造教育矫治氛围 打造校园式戒毒场所
近年来,河南省焦作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牢固树立“安全是底线、文化是根本、宣教是手段”的戒毒理念,以营造良好教育矫治氛围、倾力打造校园式戒毒场所为工作抓手,狠抓教育,注重感化,达到了提高戒断率、降低复吸率的目的,为净化社会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融管理于教育
不断提高戒毒工作的针对性
戒毒人员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既是行为失范者、迷途者,又是违法者和受害者。针对这一群体定位,焦作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在工作中不断转变观念,有针对性开展工作。
面对行为失范者,他们注重从小事抓起,持之以恒地抓行为养成,通过日常考核,调动戒毒人员改正不良行为的积极性,从具体的言谈、举止、就餐等管理做起,逐步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为重返社会再做新人做准备。面对迷途者,他们始终把帮助吸毒人员悬崖勒马、脱离毒海作为至高无上的使命,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用爱心为吸毒人员和亲人搭建一道道爱的桥梁,使其能够有机会重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面对心理患者,他们组织管教民警、医务人员等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已有4人取得了心理咨询师资质。几年来,焦作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共为强戒人员提供心理测试1570人次,心理咨询服务536人次,强戒人员心理咨询率达到35%,有效避免了1起自杀事故和1起脱逃事故,在提高教育挽救质量、维护场所安全稳定中发挥了特殊作用。
把教育制度化
努力构建学校化管理新模式
面对戒毒人员管教与被管教、监管与被监管矛盾日益突出的挑战与压力,焦作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化挑战为机遇,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五化”教育管理新机制,进一步规范了工作流程,细化了工作措施,提高了转化效果。
焦作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全面推行一日生活课程化,对每日的生活作息、集体教育、室外训练等,都按照学校的管理形式进行详细安排,做到规范有序;管理民警教师化,所领导和民警人人参与,每周安排一名主责民警依托视频教育中心组织集体教育;教育内容教案化,要求主责民警列出本周详细的教育计划,严格按照课程安排进行,对戒毒人员的学习情况、一日生活制度的遵守情况、劳动康复情况等进行日汇总、周讲评;戒毒人员学员化,戒毒人员要按要求完成“作业”,对自己的学习情况、遵规守纪情况进行日反思、周小结,每日定时参加集体唱红歌、练队列、习练太极拳、跳广场舞等文体活动;考核评估学分化,对原有的戒毒人员日常行为考评办法进行了修改完善,从“遵规守纪、教育矫治、生活卫生、生产劳动”四个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评分标准,以得分的多少来衡量戒毒人员的表现,并将考评结果纳入戒毒人员评估体系,进一步提高了戒毒人员的积极性,监所秩序明显改观。
创新教育形式
突出人文关心关爱
焦作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注重结合工作实际,通过组织文化教育活动、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以文化“软实力”的成效,提升转化工作的实效。
工作中,他们突出传统文化教育,在组织开展趣味运动会、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文体活动的同时,特别注重借助《弟子规》等传统儒家思想的精华,借助传统道德与良心的内在感化力量,引导戒毒学员重新认识自我、审视自我,加速戒毒人员社会化的思想进程,养成积极向上、向善的良好道德习惯。同时,他们突出个别教育实效性,积极推行“十必谈”制度,发挥“心灵周记”的作用,要求学员将一周来的学习、生活、劳动感受,生活中的烦恼和快乐,以周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由管教民警阅读点评,不但拉近了民警与学员之间的感情距离,同时体现了民警与学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信赖。
突出人文关心关爱是该所工作的一大特色。他们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邀请资深律师进行法律咨询活动,为强戒人员解疑释惑,最大限度地维护学员的合法权益;对戒毒人员进行电子产品技能和电脑操作等多种技能培训,使一大批戒毒人员掌握了电子产品技术和电脑操作等技术,为重新走上社会奠定了基础,增强了信心。(记者 夏吉春 通讯员 丁孝勇 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