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驻守在福建省福州市沿海一线的福州公安边防支队主动对接福建省政府“了解侨情、理解侨心、维护侨益、发挥侨力”的侨务方针,以心换心,全力服务侨胞侨属,得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广大侨胞的普遍赞誉。
他们不再是“有父母的孤儿”
福州是传统侨乡,据不完全统计,福州地区的归侨、侨眷人数多达200万。著名侨乡琅岐位于福州马尾区闽江入海口,海外华人、华侨达两万余人。
虽然每个侨胞都有说不完的酸甜苦辣,但让他们最魂牵梦绕的终是海那边的家。为侨胞搭心桥,守护侨胞“海这边的家”,成为福州公安边防支队的重要职责。
即将去国外与母亲团聚的江诺妍十分挂念“边防姐姐”李班博。李班博是琅岐边防派出所的“90后”女警,瓜子脸上总挂着笑。
家里已经收拾了10个跟江诺妍一样高的行李袋,小姑娘惦记的只有一张幼儿园毕业集体照和画本,“我要让妈妈看看同学们,还有我和姐姐一起画的画。”
“琅岐乐村只有1700人,将近一半人在海外。小妍这样的‘洋留守儿童’不在少数,仅她班上就占了三成。”李班博特地来为小姑娘送别,殷殷叮嘱,“这些孩子,派出所的同事们都是看着他们长大的,就像自家宝贝一样。”
“我们为辖区内每个留守孩子都建了档,定期走访。”李班博掰着指头数,开电脑视频和海外亲人通话,辅导孩子作业,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孩子成长可能碰到的各种琐事,我们都会为他们去做,就为了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
“自实行爱民固边战略以来,福州公安边防支队已累计与727名‘洋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上门走访12000余次,开展心理疏导300余次,帮助转化了4名‘问题’洋留守青少年。”福州公安边防支队姜涛政委介绍说。
一次次援手施助赢得赞誉
数据显示,福州公安边防支队辖区的33个沿海乡镇中留守侨眷多达12万人,以老弱居多。“我在国外打拼就为了让家人过得好些,身在千里之外,别说照顾,就连家里变成什么模样我们都不知道。”智利福建商会副会长王银好说出大部分侨胞的心声。
长乐市猴屿村支部书记郑存串坦言,家乡的每一个变化都牵着海外侨胞的心。近年来,福州公安边防支队多方筹措资金,在爱民固边模范村建设中,建起132个文体活动服务中心,向侨乡居民开放。同时每个季度组织开展医疗小分队下乡巡回服务,每年邀请福建省立医院、福建附属第二医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等省内著名医院联合下乡义诊。江阴、潭头、猴屿边防派出所还与当地志愿者共同建立了服务侨胞的义工之家,累计为148名留守侨眷提供长期照顾。
对于连江壶江岛上长年患有脑血栓病的美国侨眷张学茂来说,帮扶帮他渡过了生死关口。9年前的大年初三,张学茂突然昏迷。边防派出所民警张晓波接到报警时,已经是凌晨两点。因为恰逢春节,海面上又刮起大风,担心老人家在自己船上发生意外,当地渔民都不愿意出海。最终一位年轻的船长同意救援。
“因为海况复杂,能见度低,强行加速,一不小心就可能船毁人亡。”张晓波说,当时他们所驾驶的船已经严重倾斜,船体在风浪中摇摆不定。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船工,也不免惊慌失措。伴随着船舶的剧烈摇晃,船只艰难地靠岸。张学茂被及时送到了当地的医院抢救。
福州公安边防支队支队长周成兵说:“服务侨胞不仅是节日期间走访慰问,更要关心他们急需解决什么难事。”
互联网+警务朋友圈的“相濡以沫”
琅岐边防派出所开通近4年的警务微博,一直备受海外侨胞关注。特别是“华侨直通车”、“海外琅岐人”等特色板块,吸引了近3000名海外侨胞关注。
自福州马尾纳入福建自贸试验区,对“华侨直通车”的关注流量更是暴涨。“最热是2014年中非渔业总部基地项目在琅岐落地。”琅岐边防派出所民警陈烨乐呵呵地说,远洋渔业相关产业链将在琅岐培育、壮大,成为一带一路让民众“有感”项目,我们连续推送多条政策解读,简直火爆了。
除此之外,生活在福州公安边防支队辖区的老百姓,时刻被379个安全网格守护着。而守卫这片区域的379名网格员、437名治安中心户长、1895名治安管理信息员,就如同2711个神经细胞,遍布每一个角落。 2011年,莲峰边防派出所首创的农村网格化巡防机制,依托网络和监控系统,将辖区分为“2大7小”网格,进行不间断网格巡逻;在重点路段设置高清视频摄像头,实现辖区警力与互联网+科技无缝对接的“防控网”。
“反哺家乡是每个出去的人的最大梦想,福州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海西建设先行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前景无疑为我们投资打了一针‘强心剂’。”杜友建说。
福州大陆海岸线漫漫920公里,海洋性格驱动过百万侨胞到外打拼。而在海这头,魂牵梦绕的“家”里,有眷恋、惊赞、感恩和相濡以沫,还有一群边防民警默默地为他们守护“海这边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