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法院党组成员、巡视员蒋克勤针对河南省法院执行工作及执行队伍建设答记者问
打出执行权威打出队伍形象
■河南省各级法院出硬拳、拿实招,公布失信名单步入常态化
■上半年,全省法院共结案42722件,拘留“老赖”2997案3025人
近日,河南省法院执行工作及队伍建设会议召开。会议邀请了河南省法院政治部、监察局、行装处的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市、县两级法院的常务副院长或党组副书记也在各分会场参加会议。2015年时间过半,河南省法院的执行工作进展如何?在打击拒执犯罪上又取得了哪些成效?执行工作下半年如何推进?为此,记者专访了主管执行工作的河南省法院党组成员、巡视员蒋克勤。
公布失信名单常态化,广播、电视、微信、“大头贴”都是公布途径
记者:从各中级法院汇报和省法院掌握的情况看,2015年上半年以来,全省法院执行工作成效如何?
蒋克勤:成效明显。一是执结了大量案件。各中院加强对执行工作组织领导,郑州、洛阳、安阳、三门峡、焦作等中院大力开展各类专项执行活动,执结了大量案件,截至6月底全省法院收案88420件,结案42722件,执结率48.31%。这个数字虽然不太高,但挤掉了水分,挤掉了弄虚作假的坏风气,符合执行工作实际,符合“三严三实”要求。
二是打击拒执犯罪取得了一定成效。各级法院敢于出硬拳、拿实招,共拘留2997案3025人;移送公安机关协助查找、控制3760案3948人,实际协助查控848案898人;向公安、检察机关移送追究刑事责任2029案2391人,实际判处146案149人。同2014年相比,确实取得了一定的震慑效果。
三是公布失信名单常态化。上半年以来,共录入失信名单信息37441件,其中,周口法院录入8317件、郑州法院录入6386件、三门峡法院录入5791件、商丘法院录入3036件,录入率较高。今后只要符合规定就要录入。同时,郑州、漯河、信阳、驻马店、平顶山等法院综合运用广播、电视、微信、“大头贴”等方式发布失信名单信息,商丘法院召开专门新闻发布会向全社会推送失信名单,发挥了较好威慑作用。
四是网络司法拍卖不断深化。各级法院在2014年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推进网拍工作,全省共上传拍品2730件,成交754件,成交金额12.77亿元,节约佣金6000余万元,取得了良好效益。郑州、洛阳、安阳、漯河、焦作中院上传拍品较多,成交率较高;基层法院中,鹤壁浚县,洛阳栾川,信阳光山、新县,三门峡渑池,商丘宁陵、民权、永城,驻马店驿城区,濮阳华龙区,新乡红旗区,郑州高新区法院,上传拍品较多,成交率较高。
“四统一”专门对付地方干扰,提级、指定、交叉都是好措施
记者:执行在遇到地方干扰怎么办?涉执信访督办的案件办理得如何?
蒋克勤:我们的“四统一”管理体制正在有序运转。各中院积极发挥领导作用,对基层法院遇到地方保护干扰的案件,果断采取提级、指定、交叉措施,推进案件执行。新乡中院上半年共受理提级、指定、交叉等执行案件15起,研究重大疑难案13起;焦作中院通过执行复议案件的审查,纠正基层法院在执行过程中的不当执行行为,办理执行复议案件共计26件,撤销11件。
涉执信访督办、交办案件办理进展迅速。全省1至2月份涉执信访交办案件全部按时报结;2015年上半年,河南省院督办案件70件,除20件尚未到报结期限外,其余50件全部报结,督办、交办案件按时报结比例均达到100%。
同时,“转变执行作风、规范执行行为”专项活动,各地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活动开展得很扎实,不管是案件核录补录,还是清理积案,都取得了明显成效。河南省法院对各中院上半年执行工作总体上是比较满意的。
六类问题有待解决,执行局长应保持清醒头脑
记者:执行工作中还遇到哪些瓶颈?
蒋克勤:执行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问题还很严重,必须引起大家高度重视:
一是还有少数法院对河南省法院工作要求重视不够,落实不力,在人员配备和班子配备上,长期缺额。二是案件的实际执结率和实际到位率还不高,强制执行措施运用还不够到位,执行办案不规范、不精细。三是执行信息化建设仍有薄弱环节,在运用大数据管理执行工作、推进执行流程信息公开、网络执行查控体系建设等方面差距较大。四是执行队伍的素质、作风和形象亟待改善,一些执行干警消极执行,人民群众对执行干警的反映议论还比较多。五是执行信访问题还很突出,总量仍在高位徘徊,反映出执行办案的质量还不够高,群众还不满意。六是执行腐败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河南省法院执行局从2014年以来受到党政纪处分以上处理的50起案件中,筛选了40起案例汇编成册,希望以身边这些活生生的案例警示教育全体执行干警。
我们已要求各级法院执行局长切实保持清醒头脑,全面客观地把握当前执行工作形势,用好半年工作总结的契机,把好的做法梳理归纳,把存在的问题查足找准,把下一步措施定实定细,推进执行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坚持“一性两化”,搞好“一打三反”,重点推进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记者:如何高标准做好下半年执行工作?蒋克勤:关于下半年执行工作,主要是两句话:一是坚持“一性两化”,“一性”是强制性,执行工作没有那么温良,就是要体现强制性;“两化”是信息化、规范化。二是搞好“一打三反”,“一打”是打击拒执罪,“三反”是反规避执行、反干预执行、反消极执行。执行得慢了或者躲了、藏了都不允许。
下半年的执行工作,要继续围绕“一性两化”这个主线,牢牢抓紧“一打三反”这个重点,采取更加规范、强硬、高效、透明的执行措施,把每一个执行案件办好办到位,切实让人民群众满意,让法院党组放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全面准确把握执行指挥系统内涵。二是全力推进网络查控系统拓展升级。
三是强化远程指挥系统的使用管理。全省基层法院均建成了执行指挥中心。
四是推进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关于公布失信名单,我觉得应强调四句话:“应录尽录、应消尽消、动态管理、常抓不懈。”要敢于让“老赖”出丑,进一步提高录入数量,提高入库名单的准确性、完整性;创新名单信息发布方式,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街头大屏幕、网站、微信等方式公布,让“老赖”无藏身之地。特别是在市县的闹市区、繁华区,租用大电子屏,把老赖“大头贴”放上去,就是要让全社会都来围观“老赖”、谴责“老赖”,形成强大社会威慑。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自2014年省法院推进网络司法拍卖工作以来,执行中出事最多的拍卖环节变得公开透明,实现了“五零三高”(零暗箱、零收费、零距离、零成本、零投诉,高效率、高效益、高度评价)的良好效益。这启示我们,必须把执行公开作为推进执行规范化建设、遏制执行腐败、增加执行工作透明度、树立执行队伍形象的重要抓手,把应该怎样办理执行案件、我们办理执行案件的流程节点、群众有哪些权利以及债权实现情况等信息主动晒给当事人,以公开逼规范,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赢民心。
改变散软乱腐现状执行工作要更加大胆
记者:如何全面加强执行队伍建设?
蒋克勤:全面加强执行队伍建设,十分必要,迫在眉睫,时不我待。
“抓反腐促执行、抓队伍守规矩。”当前执行队伍的现状确实不容乐观,一方面是领导力度太弱、执行力量太差;另一方面是执行任务太重,执行效果远远不能让人民群众满意,长此以往,执行工作将难以为继。
最近,我多次强调:执行局长不能混日子,执行局是干活的局,不出彩就出局!必须干出彩。但是我们的现状令人担忧:
一是散。队伍松散,领导力不强,不能适应执行工作内外部环境的要求;力量松散,大部分法院执行干警达不到全院干警的15%,省辖市中,只有焦作、郑州两级法院执行干警达到了标准;管理松散,我们相当一部分基层法院执行局,可以说是“七八个人、三五条枪”,七八个人是总人数,三五条枪是指有办案资格能办案的,这就是我们队伍的实际情况。
二是软。就是执行力不强,失之于软、失之于宽,不敢碰硬,遇到大老板、党政机关,就败下阵来。截至6月30日,全省有105件涉党政机关案件未执结,其中旧存案件40件,新收案件65件,最不能容忍、最不应该的就是党政机关拒不执行。我开会要求常务副院长参加会议,就是请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带头啃这些硬骨头案件;软的另一个表现是执行干警在人情风、吃请风面前吃了败仗,执行措施该硬的硬不起来,立场坐不到正义的立场上,坐不到法律的立场上。
三是乱。乱执行,慢执行,不按法律要求的时间上限赶快办,而是按法律要求的时间下限拖着办,根本不考虑当事人的感受。更有少数法院的执行干警,吃拿卡要,毫无底线。
四是腐。从2014年到2015年仅仅一年半的时间,全省法院已经有50起违纪违法问题。我上次在会议上讲过,除了当事人确实没有执行能力的案件,一些应该能执行的案件,迟迟执行不下去,要合理怀疑有腐败在作祟,合理怀疑吃了当事人的好处。
抓好队伍,要加强对执行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已经向省法院院长张立勇和常务副院长田立文汇报并经同意,即日起,市县两级法院执行工作由常务副院长或党组副书记分管,但是不影响执行局长的党组成员身份,执行局长要更加大胆、更加具体地协助常务副院长抓执行,也希望常务副院长到责到位,切实加强对执行工作的领导。(吴倩 苏勉 闫嘉文)
·河南法院从严监督打造过硬纪检监察队伍
·河南法院推广涉军维权“信阳模式”
·河南法院规范法官裁量权 严格规范司法行为
·河南法院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
·河南法院学习推广涉军维权“信阳模式”
·河南法院开通手机客户端 促进司法便民
·河南法院开通手机客户端 促进司法便民
·河南法院公布维护儿童合法权益十大典型案例
·河南法院探索廉政文化建设 推进阳光司法
·河南法院对发案企业开展“法制宣讲课”
·河南法院:敞开大门有案必立有诉必理
·河南法院召开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