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福建泉州后渚边防派出所利用互联网执行警务

2015-07-24 10:24:35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福建长安网 

  一旦遇到警情,古代百姓要跑到衙门“击鼓鸣冤”,现代群众只要拿出电话拨打110即可,那未来人们又该怎么办呢?福建省泉州市后渚边防派出所一套“互联网+”警务运作模式,正在尝试着给出答案:您只需打开微信,动动手指,通过强大的信息化技术,嫌疑人就可能很快落网。

  “借助微信与群众进行‘指尖上的对话’,不但是日常警务、队伍管理由现实社会向虚拟社会的延伸,更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该所教导员胡松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快速反应更神威

  “警察同志,我妻子失踪了,好像要自杀。请你们快去救救她吧!”2015年5月19日11时49分,接到群众苏某的报警后,泉州市后渚边防派出所民警林鹏立刻和其取得了联系。

  原来,苏某与妻子廖某因为家庭琐事发生争执,之后廖某通过QQ向其发送了一段割腕自杀的视频,可能有生命危险,情况十分危急。林鹏在了解了基本情况后,立刻拿出手机,通过“后渚边防”微信公众平台和官方微博向该所3万多名关注用户推送了协查通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廖某还是杳无音讯。

  12时47分,“后渚边防”微信公众平台突然跳出了一个热心群众发来的消息——“我有在这里发现这个人”,并附上了一张现场照片。民警立即和热心群众取得联系,终于顺利在丰泽区西湖公园旁租房内找到了廖某,并将其送往医院紧急救治。现廖某已脱离了生命危险。

  “这就是‘互联网+’警务模式所展现的快速精确反应的一个缩影。”后渚边防派出所教导员胡松涛介绍说。

  一段时间以来,该所紧跟时代脉搏,推出了具有检举监督、警务宣传、警务服务和微信报警“四大功能”的“互联网+”警务模式,全面促进了新型警察公共关系的建设。

  据悉,自该模式推出以来,该所已成立了专门的互联网警务运行团队,打造了一个24小时在线的网络警察。先后接到群众举报300余条、业务咨询500余次,推送辖区治安动态500余条,阅读人数超过10万人次。

  警民联系更紧密

  “现在微信扫一扫派出所二维码,就能通过微信报警和办理户籍业务了。”5月17日上午,在泉州市丰泽区太古广场,不少市民纷纷掏出手机,通过微信“扫一扫”进行现场测试。原来,后渚边防派出所联合丰泽区委文明办在这里举行“爱民固边平安文明示范街”建设推进暨“互联网+”警务推广仪式。

  据了解,该所目前已推出微信报警、网上业务受理、网上警务室等功能,并联合辖区打造“互联网+”模式下的“十店、十厂、十户、十船”等联防机制。该所户籍民警还现场介绍了如何通过微信平台直接办理户籍业务。民警介绍,下一步,还将建设“O2O”云派出所、网上人民调解工作室、建立4G可视立体防控勤务指挥室等。

  胡松涛告诉记者,该所以“互联网+”为基础,突出警务微信、微博、QQ、手机通讯等互联网通讯工具的运用,全力打造以“警务微信”为基础的警民互动平台;围绕“后渚边防”微信服务号,全力在辖区群众中宣传推广,实现微信服务号关注度达50%以上。

  同时,该所建立完善平台的使用规范,使警民交流从传统的“面对面”变成“键对键”,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和派出所进行交流,提升群众体验,以“互联网+”警务平台为基础,着眼群众的关注点、利益点,分类别及时发布有用信息。在警务知识方面,发布办牌办证程序、法律知识咨询、犯罪预防知识等内容。

  管理简单更高效

  什么是“大数据”、什么是“云服务”?当这些词汇进入大众的视野时,有些人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这些看似“高大上”的词汇其实早已融入后渚边防派出所的日常工作当中了。

  现如今,后渚边防派出所建设的辖区物业“云服务”、互联网“云”社区警务室,已经能够实现对辖区住户的“大数据”管理。以出租房为例,原本具有各种人员流动性大、地点分散等特点,极易成为治安盲区。但后渚边防派出所通过建立租赁房屋管理平台数据化,让辖区出租房内的人员信息一目了然,全面提升了流动人口、租赁房屋的管理力度。不单是出租房,辖区内所有重点单位、企业、网吧、旅馆、重点人员等治安管理项目,全部实现了数据化动态管理。

  而“云”社区警务室,则能够全天候接受群众报警和求助。2015年以来,基础信息采集人口总数增加2912人,房屋总数增加484户,入户走访18811人次,采集率连续7个月位居当地公安机关首位;通过信息采集和比对抓获网上在逃人员3人、犯罪嫌疑人5名;对“三类人员、五类户口”清理整顿完成率达98.57%。依托信息化平台,“猎狐捕鼠”、“雷霆治爆”、“剑盾”、“缉枪治爆”等专项行动全部高质量完成。

  科技破案更有效

  2015年3月,后渚边防派出所连续接到多起学校入室盗窃警情、民警们立即通过网上综合研判、比对分析,结果还不到7个小时,就成功抓获1名多次潜入某学校实施盗窃的犯罪嫌疑人,并缴获笔记本电脑7台、现金6000元,获得周围市民和学生的一致点赞。人们不禁要问:如此迅速的反应是如何做到的?

  “过去破案追逃是‘大海捞针’,现在几乎只需网上比对,坐在‘家’里敲击键盘、轻点鼠标,就能找出真凶。”胡松涛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利用科技破案,破案率比以前提高很多,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最低的成本抓获犯罪分子。几代公安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正通过公安信息化变为现实。”

  信息化建设触动警务的嬗变,对于后渚边防派出所而言,不但在于微信、微博平台等新兴软件,更深层次的是体现在利用信息化技术帮助案件侦破。一段时间以来,后渚边防派出所先后投入70余万元建成“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视频监控报警室。实现了值班室、监控室“二室合一”,视频巡逻、视频交通管理、视频信息挖掘“三岗合一”,更实现了接处警、路面巡逻、案件办理、案件监督、治安监控、防灾处突和交通管理等统一调度、指挥。

  同时,该所将视频巡防作为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拳头产品”,推出“红黄蓝”三色视频联防体系。也就是说,将现有的5个高清视频监控设置为1类,将辖区重点部位、重点企业、重点港澳口监控点设置为2类,将辖区居民安装的视频监控点设置为3类,并分别在高清地图上以“红、黄、蓝”三色进行标注。从而实现辖区视频监控无缝连接,使犯罪分子无处遁形,有效提升了对系列性、跨区域性团伙犯罪的精确打击能力。

  监督公开更透明

  2014年2月,一张民警吴桐救助摔伤老人的照片由群众上传到“后渚边防”的“随手拍”栏目。一时间点赞如潮,不仅有100多条评论,更得到200多次转发。微信里传递着浓浓温情。

  互联网带给人们的不单单是便利,更带来分享的欲望。拿起手机随手一拍,配上简单的文字,分享给自己的好友是许多人都会干的事。那么警务监督是否也可以通过微信来进行呢?带着这样的思考,一种更公开透明、也能让更多人参与的监督模式——“随手拍”应运而生,营造出一种随时有监督、人人都监督的氛围。

  此外,后渚边防派出所率先推出“警务监督”栏目,将“警察纪律规定”、“执法办案规定”、“警察法定职权”和“窗口服务监督”等进行公开。为进一步提升监督力度,利用QQ和微信建立“警务督察信息员监督群”全方位促进监督公开透明。

  据悉,自警务平台开通以来,共收集群众建议80余条,采纳35条,群众对接处警满意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执法质量考评始终位居当地公安机关前列。该所先后荣获公安部边防局“执法示范单位”、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科所队”等荣誉。(叶华南 徐苏 苏佳佳)

[责任编辑:王燕薇]
相关报道

·公安部:各地均可异地办理互联网交管业务
·福建法院树立互联网思维 打造“智慧法院”
·互联网金融“基本法”释放何种信号
·浙江余姚进入让老赖曝光的“互联网+”时代
·中国推进"互联网+诉讼服务" 建智能化法院
·中国法院推进“互联网+诉讼服务”

·中国法院推进“互联网+诉讼服务”
·福建三明两级法院“互联网+”化解执行难
·广东法院"互联网+"规划:诉讼事务线上办理
·安徽宿州司法局打造法律援助“互联网+”
·湖北武汉执行工作快速进入“互联网+”时代
·广东法院发布“互联网+”三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