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捎来阵阵清凉,全省最宽的城市主干道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大道如同一条绿带,串联起厦门东岸一个个火热的建设现场。隧道口不远处的道路中央,矗立着一尊高达14米的黄铜雕塑,其上“业翔民安”四个大字格外亮眼。
业翔民安,正是翔安这个厦门最年轻的行政区的真实写照。城区翱翔腾飞,百姓富足安康。从过去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到如今道路纵横、高楼林立的投资热土,从过去违法事件多发的旧农村,到如今人们纷纷涌来落户的新家园——翔安蜕变的轨迹,留下了当地普法人一个个艰辛而又豪迈的脚步。
“六五”普法,掀开了翔安发展的崭新页面。这片新兴的土地,始终以改革创新的姿态,高扬依法治区的鲜明旗帜,为建设典范新城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谱写出新常态下法治建设的动人乐章。
蓄力开弓,势不可挡。翔安,集多部门的磅礴之势,在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奏响“六五”普法的华彩乐章。它的每一个音符,都敲打着老百姓的心灵,都引发着普法人与被普法人心与心的共鸣。
凝心聚力,永不止步。在“法治翔安”创建工作中,翔安区在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综合治理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尤其是这里的普法征程,每一个脚步都打着创新的印记。镜头下,可谓亮点纷呈。
特色1
普法纳入绩效考核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人都认为普法工作是司法局一家的事——这样的观念,自然让普法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在“六五”普法规划启动之年,翔安便确立了一个令外界瞩目的原则——“谁执法谁普法”。
全区35个部门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状上郑重地签下了字,从那一天起,他们全都成了翔安普法工作的“主人翁”。翔安区地税局开创的“一壶清茶一堂普法课”,翔安区执法局推出的“美妙铃声演绎普法之歌”,厦门市公安局翔安分局开展的“走千家进万户,普法‘零距离’”如今早已让翔安的老百姓耳熟能详。
更值得一提的是,《翔安区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督查考核办法》将普法工作纳入全区政府绩效考核范畴,以效能督查的形式有力地扭转了长期以来普法工作软性职能的状况,受到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
特色2
开设“法治考场”
聆听,思索,感悟。在翔安区的领导干部及公务员法治讲堂上,汇集着四套领导班子及全区副处级以上领导和机关事业单位负责人。事实上,翔安“六五”普法规划中一个重要普法对象,指向的就是领导干部。
这些年,翔安区紧紧抓住领导干部及公务员这个“关键少数”,突出其带头学法用法的示范作用。2014年以来,他们先后推出了网络法律知识月月考、法治讲堂季季开等特色项目,逐步建立了领导干部及公务员学法的长效机制。如今,干部们口中流传的“指尖上的学法”,说的是翔安在普法新媒体平台上设立的“法治考场”,每期10道法律常识——该项目荣获全市2014年度组织工作金点子奖。从2015年第二季度开始,法治讲堂每个季度举办一场,邀请知名法律专家或学者,面向全区领导干部及公务员进行现场授课。
可以看出,领导干部学法,如今在翔安已经蔚然成风,一个长效学法机制稳固地建立起来。
特色3
举办防性侵专题讲座
2015年1月15日上午,冬日和煦的阳光照进教室,翔安区桂林小学的学生们正在教室里认真听讲。不过,与往常相比,这堂课显得有些特别——授课老师是特意从首都北京请来的讲师,而且,这是一堂关于如何预防被性侵的知识讲座。到2015年“六一”前夕,翔安区已经连续开展31场防性侵专题普法活动。据不少学校教师反映,这样的法治课堂非常有助于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并且具有非同凡响的社会效应。
保护女童,翔安走在了厦门的最前列。早在2014年5月,翔安区依法治区办、检察院、司法局、妇联、团区委及教育局等部门就在全区范围内联合启动“抵御侵害,守护花季”防性侵主题普法活动,开启了全市预防性侵主题活动的先河。
为了进一步扩大活动的覆盖面,提高活动的社会影响力,翔安区在推进防性侵主题普法活动过程中,不断探索、用心谋划,结合厦门文明志愿工作的成熟经验,形成了广泛发动志愿者参与的活动思路。为此,翔安区依法治区办充分运用法治翔安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翔安普法e平台,面向社会广泛招募志愿者。目前,35名来自社会各行业的志愿者聚集在一起,汇聚成一股爱的力量,共同致力于保护儿童,让其远离性侵害。
特色4
搭建全媒体宣传平台
翔安普法e时代,这个看似有些“前卫”的名字,连接的是翔安在新形势下普法的崭新思路——互联网+普法教育,即充分运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开展新媒体普法工作,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在这样的思路指引下,翔安区搭建起了集法治翔安网站、法治翔安手机App、法治翔安新浪微博、翔安区谁执法谁普法微信、手机普法电台五位一体的普法新平台。
据悉,目前在全省普法领域中翔安普法微博粉丝最多,法治翔安的粉丝已达7万多人;该区在全省最早推出普法手机App,最早申办手机普法电台;此外,该区还是全省唯一一个为普法新媒体进行总命名,唯一一个开设有微信语音栏目,唯一一个推出新媒体普法使者卡通形象。这些特色,在2014年翔安召开的全市利用新兴媒体开展普法工作会议上,为与会代表们津津乐道。
加强互动,这是翔安e普法运作的一个重要思路。他们经常性开展诸如翔安区法治文化闹元宵猜灯谜、法治文艺队伍队名与口号征集、法治微言征集等微平台互动普法活动,让普法在互动中增强宣传效果。
特色5
建设法治文化广场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勤政廉政代表谷文昌、刻有贪腐案例的警示小路、贪官忏悔椅……全省首批建成的法治文化基地——翔安区法治文化广场,不仅成为市民休憩的新场所,更是翔安法治教育的一道风景线。
说起法治文化精品工程,很多人都会想到2013年6月全面竣工的翔安法治文化广场二期工程。事实上,近年来,翔安区充分借助闽南古郡深厚的文化底蕴,全面实施法治文化工程,通过夯实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开展法治文化理论研究,加强法治文艺队伍建设,致力于推动翔安区法治文化建设迈入系统化、体系化发展轨道。而特别令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们善于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推动政府部门、全社会共同参与普法,让法治成为一种文化。譬如,社区检察官郭有道同志利用业余时间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被誉为“不下班的检察官”;检察院戴爱珍同志办案之余走进校园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被亲切地称为“戴姐姐”;交警大队吴善营推动建成“谐声路”、研发“哨子灯”,解决农村学生上下学交通问题……
特色6
依法护航重点项目
今天的翔安,一派火热的建设场景。最先到达现场的,往往不是挖掘机,而是法治宣传。
借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东风,翔安区着力强化征地拆迁、海域退养、大嶝机场建设等重点工程的法治保障,本着“砖土未动、法治先行”的宗旨,通过调查笔录、证据保全、出具法律意见书、普通话闽南话双语法治宣传车流动宣传等方式,切实解决了大量热点和难点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这就是翔安重点项目建设所向披靡的秘诀所在。值得注意的是,在征拆退养工作的过程中,翔安的广大干部们以平等的姿态,以群众听得懂、能接受的语言,走村串户和群众拉感情、交朋友,在潜移默化中向老百姓传播法律常识,使法治成为破解建设难题的又一把“金钥匙”。
特色7
营造选举宣传氛围
2015年,翔安区要着力推进263个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共同缔造112个村(居)全覆盖,加大农渔民转产转业力度,转化提升集体经济薄弱村(居),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些目标任务,最终要靠村(居)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带领广大党员、村(居)民共同奋斗。
早筹划、早布局、早宣传。翔安运用闽南童谣、漫画、动漫等直观、通俗的形式,加强对村(居)“两委”干部、竞选者的廉洁纪律教育、法治教育,2015年4月份以来,将10万份漫画宣传折页、宣传海报以及8万册反面案例宣传特刊发放到112个村居和村(居)民手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村(居)换届选举法治宣传工作中,翔安区采取正反面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析理说法,通过设计制作两部动漫片、13万册漫画读本、2千份宣传海报,并调派6部法律宣传车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流动宣传,引导村(居)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在全区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选举宣传氛围。其中,《换届选举,我来说法》案例读本是全省首部闽南语有声普法读物,开创了换届选举宣传工作的新局面。此外,他们采取市区两级政府共同投入的模式,为全区每个村(居)聘请法律顾问,服务村(居)换届选举工作。
特色8
推进行政审批改革
整合资源,建设一流设施;先行先试,打造一流机制;优先服务,创造一流质量;严格管理,打造一流队伍。翔安区行政审批改革的四个“一流”,拉动的不仅仅是翔安全区行政服务效能和水平的提升,还有翔安所有居民的幸福指数。
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翔安群众对该区受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满意率高达99.78%。除了热情服务,这个近百分之百的群众满意率,与翔安区在法治的轨道下创新社会治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无关联。
在此过程中,翔安统筹推进全区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清理工作,公布全区区直属部门240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目录清单;他们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将中心各进驻事项的审批环节统一压缩在5个以内,平均承诺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35%以内;他们积极推行“三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实现了审批部门网上并联协同审批,并在全市率先提出了“调整”概念,通过实施方式委托、内部机制调整、服务环节前移等形式,将部分区级事项转移至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办理,让群众在办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时,少跑一趟路、少跨一个门槛、少走一道程序。
特色9
引入质量认证体系
如今,翔安区的不少领域,都有了一个新的工作标准。譬如,翔安卫生监督部门通过导入运行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强化卫生综合执法,以质量体系助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动态等级评定,同时对医疗卫生、公共卫生等各专业有重点的健全执法程序指引,明确执法中的具体步骤措施,建立规范化的绩效考核制度,提升管理效能。
正是因为这一创新之举,翔安卫生监督所成为全省首家通过ISO质量标准化认证的卫生监督机构,标志着该所在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方面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为全区乃至全市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树立了标杆。
特色10
设立社区检察官室
翔安新店镇后村一个看似普通的民宅里,常常人来人往。它的热闹,源于这里有全省首个设立在村(居)的检察官室。这一老百姓“家门口”的社区检察官室,随时受理群众法律咨询。
检察官室的主人,就是翔安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员郭有道。这个特殊的检察官主动与社区民警、社区干部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掌握社区维稳动态,并充分发挥熟人社会的便利,协调解决矛盾纠纷。
“小小的社区检察官室,成为我们最信任的一个地方,大伙不管大事小事都愿意找小郭解决。”后村村民郭大伯这样说。如今,社区检察官室俨然成了翔安搜集社情民意、化解基层矛盾最直接和有效的窗口。目前,翔安检察院已把设立社区检察官联系点这种方式逐步推广开来,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服务。(王元晖 郭珍)
·湖北:创新体制机制 推动法治建设水平
·陕西安康检察院“两微一端”助推法治建设
·福建司法行政系统实干惠民 推进法治建设
·山西吕梁中院打击违法行为 推进法治建设
·贵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服务法治建设
·湖北政法委书记就法治建设改革征求意见
·湖北政法委书记就法治建设改革征求意见
·贵州黔南消防聘请法律顾问 推进法治建设
·湖北建立法律顾问制度 推进平安法治建设
·河北检察院切实推进法治建设
·广西政法委领导督查指导法治建设工作
·贵州六盘水:“九项举措”助推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