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福建宁德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成效

2015-07-22 09:37:49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福建长安网 

平安海域高奏和谐之曲

福建宁德演绎海上版“枫桥经验”

  近日,记者回到了久违的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三都镇。在这个绵延百里的养殖浮城之上,记者再一次走进昔日笔下的两个“燃起星火、引发燎原”的明星单位。弹指间,全国首创的三都“海上110”,现已演变升级成与海上群众生活密不可分的“三大中心”;蕉城区“海上巡回法庭”经验亦获广泛推广,在宁德全部沿海县市,连接形成了“千里海岸线”巡回审判服务格局。至今,颇具特色的宁德“海上枫桥”经验,正逐渐在海域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海上110”守护17年

  夏天的海面波光粼粼,微风抚过,天然巨港三都澳犹如一颗明珠,在浩瀚的东海之滨熠熠闪光。驻守在这里的宁德市三都边防派出所是一支建成于1949年的公安现役部队,现有官兵37人,管辖着三都澳内20个行政村、115个自然村和1个海上社区。

  1998年1月1日,该所以公安部警务机制改革为契机,提出了“警务前移、警力下沉”的工作思路,在三都青山渔排成立全国首个海上警务区,开通了全国首个“海上110”。成立仅半年,“海上110”就一举摧毁5个黑恶势力团伙,严惩38名渔霸、海霸,使海上治安实现了“由乱到稳”的转变。

  群众危难时,官兵经得起生与死的考验。一次次冲进火海,将即将爆炸的煤气罐抱出;每年台风来袭,更是战狂风、斗恶浪,一次次驾驶冲锋舟挺进被洪水淹没的村庄,转移被困群众。2005年以来,三都边防派出所成功解救遇险船只320多艘、2600余人,获赠锦旗164面,被辖区群众亲切地誉为“海上活妈祖”。

  海岛上没有路灯,渔民早晚出行不便,海上警务室积极协调当地党委、政府与渔民、养殖户共同修建海岛路灯;海上没有医院,渔民到市区就医乘车船要1个半小时,经常出现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事件,为此海上警务室创建全国第一个军警民联动的“海上120”;海上缺乏养殖技术,海上警务室邀请省内外专家走上渔排,开展鱼病防治讲座,传授鱼类养殖知识;海上贫困学子上不起学,海上警务室发起成立全国首个“海上希望工程基金”,筹集捐款19万余元,并协助地方教育部门争取资金,建起海上希望小学,使150多名贫困子弟圆了上学梦……

  2005年以来,三都边防派出所海上警务室共接出警达6500余次,受理各类案件700余起;化解因病鱼迁移寄养、海域锚地使用权争端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纠纷300多个;调解民(海)事纠纷3000余起,化解因伤害、债务、劳务、合同等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事)件2000余起,抓获在逃犯罪嫌疑人14名。迄今,拥有50亿元资产的海上社区从未发生一起重特大刑事案件或重大群体性事件,并且实现了10年春节“零发案”。正是怀着对群众的无限热爱,三都边防派出所连续7年在宁德市满意率测评中排名第一。

  自2010年以来,蕉城区三都镇在原有基础上,选在镇区本岛做大做强统筹结合各种司法资源与调解资源的“联合调处中心”,打造一个高效率、高素质的专业调解联合体;选在最靠近海上养殖区的秋竹村设立了集渔政、渔港、渔业船舶、渔业生产安全和水产养殖等涉海综合行政执法的“执法服务中心”;在渔民聚居的海上建起了集医疗卫生服务、法律维权服务、水产养殖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劳动保障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便民服务中心”,在当地被誉为“永不沉没的海上航母”、“海上社区”、“海上家园”。宁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鸿如是评价:“‘海上枫桥’的三大中心建设,实实在在地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海上巡回法庭”相伴14载

  在蕉城区海上巡回法庭庭长韦信钱的印象中,三都镇这些渔民就好似街坊邻居一般,“邻里”有了纠纷,大伙都愿意帮着劝。2001年6月,蕉城区法院正式成立海上巡回法庭,推行“马锡五审判方式”,实行“人随案走、服务靠前”的海上巡回办案模式,法官们主动上门服务、就地化解纷争。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实践,“海上巡回法庭”因海制宜,陆续在三都澳设立了城澳、礁头、三都、海上110、飞鸾、漳湾6个巡回审判点,由3名法官负责,每月两次深入辖区巡回办案。

  据统计,2005年以来,“海上巡回法庭”共审结民事案件872件,与海上边防、沿海乡镇联合化解纠纷781起,成功率达90%以上,上渔排、进渔村开展普法宣传20余次。

  宁德海域有400多个岛屿,星罗棋布,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居全省之首。为了解决渔民诉讼难的问题,继蕉城区之后,福安市、福鼎市、霞浦县法院也相继成立了“海上巡回法庭”,通过整合这4家法院的“海上巡回法庭”,2014年初,在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罗雄的点题下,由宁德市中院牵头,打造了一艘集网络录音摄像、音频视频播放、裁判文书制作、远程同步视频播放等功能于一体的海上巡回审判船。至此,宁德“千里海岸线巡回审判机制”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哪里海域有纠纷,巡回审判船就开到哪里,现场受理案件、排定开庭时间,很多案件还就地调解。群众不出海岛、渔村就能得到所需要的法律服务。”韦信钱向记者介绍。据了解,针对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海上巡回法庭”还加强了与各部门以及沿海乡镇的各项工作衔接,建立了一系列联动机制,形成了部门联动、优势互补的“大调解、大宣传、大服务”海上司法工作格局,即:“第一现场”、“第一关口”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边办案、边普法”深入推进普法宣传;“想方设法”、“真心实意”为广大群众服务,以此不断提高渔民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大力推动海上法治、文明社区建设。

  海上“枫桥经验”构建和谐

  继“海上110”、“海上巡回法庭”之后,蕉城区又接连成立了全国首个“海上119”、“海上120”、“海上党支部”、“海上团委”、“海上希望工程基金”。此外,协调多部门建立“1+8”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诉前调解”机制,成立“百姓问题排解团”、“海上军民融合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一系列经验做法被中央综治办誉为“海上枫桥经验”。

  17年,一项项创新从陆地延伸至海上,一座“枫桥”从浙江诸暨连通到了福建三都。4月15日,省委政法委有关领导在宁德调研时,对近年来宁德综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今朝,百尺竿头,宁德已更进一层。通过深化做实群众工作,把法治保障与便民服务送到了海岛,送到了离群众最近的地方,送到了百姓的心头……(陈炳辉 余凌云)

[责任编辑:王燕薇]
相关报道

·福建福州开展“两违”综合治理行动
·汪洋:加强全产业链综合治理
·安徽长安网品牌栏目:综合治理
·陕西韩城加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获好评
·山东泰安公安启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夏季攻势
·最高法:少年司法要坚持全面维权综合治理

·最高法:少年司法要坚持全面维权综合治理
·公安监管工作由单一管理走向综合治理
·福建漳州检察院参与台企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江西综治委:依法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陕西人大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执法活动
·福建海沧区司法局:多举措助力“两违”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