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上海静安检察院:"三个一体化"破解侦查瓶颈

2015-07-22 08:47:53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检察日报 

  上海静安:主动转变办案模式,探索查办职务犯罪新理念

  “三个一体化”破解侦查瓶颈

开展预防巡回法治宣讲

  开展预防巡回法治宣讲

线索集中研判

  线索集中研判

  在反腐败高压态势下,职务犯罪手段不断翻新,一些职务犯罪之间相互融合、交织,而检察机关反贪、反渎、预防、技术等部门往往各自为战,工作合力难以实现。

  为破解职务犯罪侦查瓶颈,近年来,上海市静安区检察院主动转变侦查方式,积极探索“侦查一体化、侦查信息技术一体化、侦防一体化”的工作新机制,有效提升了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成效。

  侦查一体化

  办案效率和质量得到极大提高

  2014年4月,作为上海市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的试点单位之一,静安区检察院将反贪局、反渎局、预防科整合为职务犯罪侦查部,由分管副检察长张玉清兼任部长。

  “侦查一体化,就是要进一步打破部门壁垒,整合侦查资源。”张玉清向记者介绍说,针对重大案件线索,静安区检察院实行线索的集中研判分析,侦查活动的统一组织指挥,侦查资源的共同配置使用,侦查质量的同步监督把控,职责明晰、分工负责,形成了上下左右联合办案的新格局,反贪、反渎工作稳步发展。

  在静安区检察院举报中心,每收到一起职务犯罪线索,分管副检察长就会召集反贪、反渎和举报中心的负责人进行集中研判分析,大家从各个角度分析这个线索的可查点,决定最终从哪个最可能的点入手。

  2015年上半年,该院反贪、反渎等部门负责人在对一起职务犯罪线索进行集中研判分析后,大家一致认为可查性较高。反贪、反渎联合办案组迅速成立,人员统一调配,谁去银行查账,谁去外围调查,谁去排摸走访一一安排妥当。时机成熟后,反贪、反渎侦查人员又联合突破、搜查、取证、核实。为了确保办案质量,侦查部门邀请侦监、公诉部门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办案过程中,职务犯罪侦查部下设的综合组切实履行职能,在后勤保障、案件复审、线索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为各组提供全方位监督、支持和保障。最终,仅用两天时间,职务犯罪侦查部就办理了4件4人的受贿窝串案。

  张玉清介绍说,通过实行侦查一体化办案模式,该院职务犯罪侦查效率和案件质量得到极大提高。2015年以来,静安区检察院办理的职务犯罪案件从立案到侦查终结平均办案时间为103天,比2014年同期减少37%。“在与反贪人员并肩办案的过程中,我一方面打开了办案思路,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审讯技巧,对我的反渎办案工作也十分有帮助。”静安区检察院反渎局局长助理金京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静安区检察院,即便是在侦查人员的培训过程中,也打破了部门界限,实行反贪、反渎侦查人员集中培训。

  培训过程中,反贪、反渎部门的负责人在事先了解部门人员的需求后,都精心设计培训内容。比如,在“突破能力”专题培训中,安排“审讯突破的策略和方法”等课程,着力解决不敢审、不会审等问题;“信息技术”专题培训中,加强心理测试、基础信息库等技术手段的应用;“法律三个一体化文书”专题培训中,注重规范侦查文书、讯问笔录的制作。同时,该院还实行分层分类培训机制,邀请审讯突破专家、心理测试专家等开展“专家授课”,由办案经验丰富的部门负责人开设“局科长讲坛”,青年干警开展“青年干警论坛”,进行多层面交流授课。

  “侦查一体化包括线索管理、侦查指挥、资源配置三方面的一体化。”张玉清坦言,目前,静安区检察院在侦查指挥和资源配置两个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线索管理上离一体化尚有距离。“接下来,我们还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线索管理一体化,即整合线索,统一管理、分流和查办,不管是贪污、贿赂线索还是渎职侵权线索,均由举报中心流转至职务犯罪侦查部下设的线索管理组,再分流至各侦查组。而各侦查组均既办贪贿线索(案件),也办渎职线索(案件),打个比方就是‘打通账’。”张玉清说。

[责任编辑:王静]
相关报道

·上海静安检察院推动基层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上海静安检察院开展帮教活动
·上海静安检察院:公开听审彰显司法公正
·上海静安检察院:新媒体 打造检察宣传新常态
·上海静安检察院赴市公安局轨交总队专题交流
·上海静安检察院2014年办理轻微刑事案152件

·上海静安检察院2014年办理轻微刑事案152件
·上海静安检察院:加大拆迁领域职务犯罪力度
·最高检副检察长到上海静安检察院视察调研
·上海静安检察院开展廉洁彩信征集宣传活动
·内蒙古检察院推进侦查监督工作法治、现代化
·福建晋江检察院成立侦查监督工作检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