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院树立互联网思维 打造“智慧法院”

2015-07-21  来源:福建长安网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当大数据时代踏步而来,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对法院在新时期如何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群众的司法需求提出了挑战。近年来,福建法院树立互联网思维,因时而动,紧跟时代步伐,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提出新时期信息化工作“转型升级”, 努力打造融合网络、阳光与智能为一体的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建设独具“福建样本”的信息化、现代化、法治化的“智慧法院”。

  打造新平台 “一网管控”全省三级法院

  2015年1月初,小李打算从东北乘坐飞机回福州探亲,可到了机场之后,他才发现不能乘坐飞机,因为上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得知情况后,小李情绪激动马上致电仓山法院,强烈要求法院将他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撤掉。最后,在执行法官做了大量思想工作后,小李在机场将之前拖欠的23000余元执行款及迟延履行利息汇至法院账户,履行了还款义务,小李也顺利踏上飞机回到福州。

  2014年年初,省高院开发了三级法院执行指挥管理平台,做到外出执行全程录音录像,实现了法院跨区域网络执行联动,与全省35家银行机构以及公安、工商、国土等部门网络对接,通过网络可查找被执行人名下存款、房产、车辆等。执行指挥管理平台彻底改变了执行法官为查找被执行人财产线索“跑断腿、磨破嘴”的状况。

  同时,通过加强执行信息化建设,福建法院不仅构建了“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跨省银行网络扣划、股权冻结、边防布控等创新执行工作举措,还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和失信联合惩戒体系,通过媒体、网络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据统计,截至目前,福建法院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7.32万人,25286名“老赖”迫于压力自动履行义务,数量居全国法院前列。

  提及福建法院信息化建设,时间追溯到了2000年。那一年,福建法院起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首次完成了全省三级法院计算机局域网和广域专网建设,计算机设备普遍应用于办公办案。经过10年的建设完善,具有福建法院特色的司法信息化管理体系、制度框架和软件平台建设,在全省三级法院强力启动、强力并轨、强力推进,一批服务司法管理、办公办案、便民利民的业务系统相继研发使用,福建法院司法信息化建设驶入快车道。

  2014年,省高院结合深化司法公信建设,以“八个看得见”为新目标,以司法信息集控管理中心为总枢纽,先后完成执行信息化系统平台、信访分流化解系统、远程视频接访、远程视频提讯等一系列信息化转型升级新硬件、新系统建设,有力推动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巧用新兴媒体 公开、沟通“掌上直通”

  淘宝网上“下单”能够买到各类司法拍卖财产,大到房产、汽车,小到首饰、配件。截至2015年6月20日,全省各级法院共在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完成3684件拍品的拍卖,成交1200件,成交拍品的平均溢价率约为23.1%,网拍总成交额约为24.8亿元,共为当事人省下佣金7400余万元。

  2014年5月,省高院对外公布,全省96家法院均已入驻淘宝网,网络司法拍卖在福建省悄然走俏。房产、厂房、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采砂船等等,这些看似无法入驻淘宝的财产,正以各种形式入驻淘宝平台并顺利成交。

  案件在法院立案后,在哪个庭审理、由哪位法官审、什么时间开庭……这些问题都直接困扰着当事人。如今,通过一个短信、一个电话,或登录法院网站,便可足不出户得到解决。

  近年,福建法院经过不断完善,建成了覆盖全省的“12368司法信息公益服务系统”,打造司法为民服务平台,为当事人提供宣传引导、预约立案、诉前调解、救助服务、信访接待等“一站式”诉讼服务。近4年来,“12368”语音平台累计发送短信110多万次,语音提示信息37万多条。

  同时,省高院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树公信”,进一步加强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快信息发布、网上办事、综合服务、社会监督等平台建设。积极完善远程立案、语音查询、网上办案、在线服务等便民功能。

  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有发言权。面对这一新趋势,福建法院应用互联网思维,开通政务平台,设置全省法院微博发布厅,让微博、微信、APP移动终端等信息化手段在审判工作中得到充分展示。同时,研发监督联络工作手机应用,为代表委员获知法院资讯、观看庭审直播、网上回复反馈等开通“快车道”。

  运用大数据 开启“智慧法院”新时代

  走进省高院的全省司法信息集控管理中心,由20块70英寸LED组成的高清大屏幕上,各种数据不停地滚动更新。在这里,可以纵览全省法院司法数据情况,可以自行生成审判动态分析报告,可以对各类案件进行意见反馈……这就是全省法院的大数据“总控中枢”。

  只要点开一个系统,一切皆一目了然,每一个审判法庭、每一个人民法庭、每一个诉讼服务中心、每一个审判流程、每一次执行过程、每一次诉讼接访、每一个安防处突、每一台警用车辆的情况都将呈现。集控管理中心实现了全省法院司法管理、审务监督可视化,把管理、监督视线延伸到全省法院的第一线、每个窗口。

  大数据带来了大格局。2014年,省高院建成司法大数据分析平台,不仅挖掘、研判审判态势和司法规律,评估案件质效、考评人员绩效,还加深对司法数据与经济社会大数据关联分析,突出预测预判,为党委、政府和法院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建议意见、舆情反馈。

  新时期,福建法院深刻把握“互联网+”时代特征,对信息化工作“转型升级”,着力打造融合网络、阳光与智能为一体的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全省各地法院积极推进执行智能指挥平台、自助诉讼服务终端(ITC)、司法大数据服务决策分析平台、“跨域、连锁、直通”式诉讼服务平台、移动办案办公系统等高新技术,开启“智慧法院”新时代,让老百姓深刻感受到司法为民的温暖。(张梅花)

责任编辑:王燕薇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