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福建政法综治工作创新足亮点多

2015-07-21 19:00:36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福建长安网 

  2008年,全省群众对社会治安基本满意和满意率升至94.32%、感到安全和比较安全的达到95.9%,均为当时的历史新高。

  2013年,全省人民群众安全感达92.34%,连续9年被评为全国综治工作优秀省。

  2014年,全省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2.66%,连续10年被评为全国综治工作优秀省。

  ……

  对于福建的社会治安好不好、矛盾纠纷多不多、社会管理新不新等问题,上述数据给出了非常直观的答案。可喜成绩的背后,挥洒着全省政法综治系统辛勤付出的汗水。

  2006年至今十载,十年弹指一挥间,回首十年路,十年来,福建省政法综治系统在法治建设、平安建设及队伍建设等主要工作上稳步向前,取得了显著成绩。

  如何保民安?

  筑立体治安防控体系是秘籍

  群众的安全感源于什么?群众的满意度如何提升?答案虽然朴素却意味深远——群众想要的无非就是平安。“平安”两字看似简单,落到实际工作中,则是一篇大文章。用心写好这篇大文章,让群众确确实实能感受到身边的平安,福建省政法系统在治安防控方面可是下足了工夫。

  治安防控的触角已延伸到社区、单位内部和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行政区域交界处、部队营区周边,延伸到视频监控区域里。如福州仓山金山派出所打造三大治安防控平台、福鼎市运用科技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邵武推行“民生110”一站式服务平台、南安市创新开展村级平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等涉及治安防控工作的创新亮点逐年不断涌现。

  十年来,不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福建省政法机关为群众打造平安环境的主要措施之一。现如今,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视频监控探头,路面上24小时不间断的巡逻警车,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平安无处不在。

  飞车抢劫有没有追回的可能?有!在邵武经商的外地客商陈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了记者肯定的回答。“凌晨被抢,巡逻队员只用了10分钟就在5公里外抓获了劫匪,太不可思议了。”陈先生向记者回忆起当天惊险的一幕。

  陈先生口中所说的巡逻队员正是被市民昵称为“吉祥三宝”的邵武市城市综合管理公司的巡逻队员。由于通常采取3人一组的巡逻模式,巡逻队员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吉祥三宝”。而城市综合管理公司正是邵武市治安防控立体化探索中涌现出来的一股重要力量。

  人防物防固然重要,但技防也不容小觑。将科技融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对应时代发展的必须手段。以近年来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的泉州市为例,被视为“天眼”的高清摄像头在泉州市已布设11000多个。一个摄像头就相当于一道电子虚拟卡口,辅以后台的智能应用,一个强有力的可视化信息作战平台应运而生。据统计,2014年来,该平台已帮助公安机关累计破获刑事案件2200余起,治安案件7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00余人。

  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福建省杀人、爆炸等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19.9%,挂牌督办的555个社会治安重点整治地区88%改变了治安面貌,年内新增视频监控探头2.8万多个,并实现联网调用。

  怎样定纷争?

  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是绝招

  “调解是一门艺术,调解员不仅要熟悉国家法律、政策,更要做到办事细心、耐心、公道,设身处为当事人着想。一杯热茶、一张笑脸、几句关切,往往就能缓解双方当事人剑拔弩张场面。只要当事人能心平气和、开诚布公、互谅互让,矛盾纠纷不难解决。”2009年,记者采访漳州芗城区“人民调解工作室”调解员赖水顺时,他的一席话,时至今日依然记忆深刻。

  近年来,福建省各地在化解矛盾纠纷的思路上,形式各异,这些将中国特有的“人情味”融入法律中的多元化调解,不仅畅通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还将不少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调解超市”、医患纠纷“五位一体”化解机制、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多位一体解决机制、创建“无讼社区”、草根“和事佬”工作室、老干部返乡调解矛盾纠纷工作机制等经验做法在八闽大地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在南平,医患纠纷调解处理中心作为福建省首家医患纠纷专业性调解机构,在纷繁复杂的“医闹”现象中,以独特新颖的调解方式,解开医患心结,得到了省内地市,甚至全国其他省份的借鉴推广。

  在泉州,石井边防派出所推出“茶艺调解”,则充分吸纳闽南“礼”、“和”、“信”、“仁”、“智”的茶艺文化,在茶香中主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辖区和谐。

  在莆田,不仅有星级调解员、名人调解工作室、驻外商会调解室等“调解明星品牌”,还有全省首个“网上大调解中心”、消费纠纷多元调解衔接、反家暴联动等一批特色平台,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

  在宁德,田间地头、农户门前,有随时可见的调解现场;海上渔排、渔民船头,有时常出现的现场调解……依托“沿海区域、山区走廊、行业系统”“三条主线”积极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多元化,走出了一条富有闽东特色的独创路子。

  ……

  像这样的先进典型经验做法还有很多很多。

  据统计,仅2014年全年,全省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0.3万件,调处成功19.4万件,信访总量、进京非正常上访、越级进京到省上访、集体上访呈“四个下降”,推动着一大批矛盾纠纷和治安问题的解决。

  如何解民忧?

  城乡服务管理网格化是法宝

  如何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福建省推行城乡社区服务管理网格化,将城市划分为一块块数字化的“责任田”,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就好比一位强大的“数字城管”将“大城小事”统统掌握在手。

  “今天要去入户采集数据,这是我们出门必须携带的‘九件套’装备,这是手持终端,这是便民服务联系卡,这是民情记录本……”2015年7月7日上午,东山县樟塘镇下湖村A区网格管理员林成全带上“九件套”,开始了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

  在东山,每个单元网格都有1名像林成全这样的网格管理员。除此之外,全县注册登记的网格志愿者超过6000人,常态化服务队伍超过2000人。依托这支队伍,东山县将网格服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了每个角落。东山县作为漳州市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标杆”,近年来率先拉开了“一张网、全覆盖”的网格化进程,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提到福建省城乡社区服务管理网格化的其他优秀经验,安溪县以菜单形式列出包括家政服务、法律服务、医疗卫生、心理咨询、帮扶济困、水电维修、送餐送水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选项,为网格内居民提供“十分钟便民服务圈”项目,让社区居民体验到了足不出户的方便。

  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后黄社区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站,则是把社区变成了“一站式”服务的窗口,让综治、社保、计生、环保、便民服务全部“一步到位”,大大缩短了群众办事时间,提高了效率。

  记者了解到,在福建省全面推行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浪潮下,城市社区的网格化覆盖面已经达到100%,农村网格化覆盖面也达到了32.69%。

  怎样树形象?

  过硬政法队伍建设是宝典

  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政法队伍,是福建省政法系统最好的形象标志,更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保证,和确保司法公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重要前提。

  7月15日,以全国最美基层法官、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黄志丽同志的先进事迹为原型拍摄的电影《知心法官》在东山县开机。影片通过黄志丽的办案故事,展示福建省政法队伍中先进典型人物的独特魅力。

  十年来,福建省政法队伍涌现出了全国模范检察官李彬、消防战士郑忠华、最美检察院刘龙清、高墙内的最美警花陈黎华、一心为民的好民警吴一心、全国十大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郑伯武、晋江刑警大队、三明高速交警支队、龙文区法院朝阳法庭、清流监狱直属六中队等先进典型人物和集体……这些优秀代表用最真诚、最平凡、最朴实的服务精神,感动着一方百姓。

  打铁还需自身硬。全省公安机关开展为期两年的“暖警”工程、福建法院“一法院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全省监狱系统深入开展“学会拒绝”专题教育活动、龙岩市公安局“八字诀”抓战训合一……等队伍建设的先进典型亮点,在某种程度上很好地反映出福建省政法综治工作的基础牢、根基稳。

  为打造一支坚强过硬的政法队伍,近年来,福建省通过组织主题教育活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主题教育活动等方式,对广大政法干警进行深刻生动的思想和理想信念教育,着力在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政法队伍拒腐防变能力上下工夫,为福建经济建设、社会稳定作贡献,为群众多做好事,办实事,树立了良好政法队伍形象。(周敏)

[责任编辑:王燕薇]
相关报道

·广东广州综治委要求加强汛期铁路护路联防
·陕西渭南综治委召开全体委员扩大会
·中央综治委预青专项组到福建宁德调研
·福建宁德:提升全市综治工作
·贵州铜仁政法委领导督查德江政法综治工作
·海南:加强基层综治网络和队伍建设

·海南:加强基层综治网络和队伍建设
·辽宁铁岭综治办推进校园食品安全治理工作
·宁夏政法委:提升政法综治工作宣传水平
·海南海口举办综治和平安建设业务技能培训
·北京石景山综治办举行重温入党誓词宣誓活动
·辽宁综治委推进综治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