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福建宁德蕉城开展多元化调解

2015-07-20 16:52:33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福建长安网 

和风吹拂多元调解上山下海

福建宁德蕉城多元化调解矛盾纠纷有门道

  上山,在田间地头、农户门前,有随时可见的调解现场;下海,在海上渔排、渔民船头,有时常出现的现场调解……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坚持深化“沿海区域、山区走廊、行业系统”“三条主线”平安建设,积极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多元化,努力实现“纠纷少、秩序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走出了一条富有闽东特色的独创路子。

  “海上枫桥”搭建出“和谐海域”

  海域历来是社会管理的“盲区”,闽东有绵延1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沿海群众分布广,流动快。就算寻找一个人都很不易,何况是开展社会管理工作。

  海域、滩涂、渔排权属纠纷多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沿海城市,如何系统且有效地破解该难题,蕉城区摸索出了自己的门道。

  借鉴“枫桥经验”做法,以三都海上警务区为模式,通过把服务管理关口前移,打造出富有闽东特色的沿海平安区域治理体系,创造性地在政府与海上群众之间搭建起一座富有闽东特色的“海上枫桥”。

  依托矛盾调处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执法服务中心三大平台,给辖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传递“家”的温暖。

  “有事就找便民服务中心,准没错。”这句话现如今已成为三都镇渔民的共识。近日,记者走进位于三都镇海上社区的便民服务中心,恰遇前来办事的海上社区居民老陈。

  1999年,老陈从平潭到三都澳养殖大黄鱼。十几年间,除了生活越来越好外,让他感受最深的,是去政府部门办事一年比一年方便。

  “实在太方便了!不仅可以办理户籍、计生、医保等业务,还可以代办贷款,省了我们这些渔民很多时间精力。”老陈告诉记者,以前他们办事都要到城区去,又是坐车又是坐船,很是麻烦。自从便民服务点开设后,很多事半个小时内就可以办完,十分方便。

  如果你认为“海上枫桥”实践只有“三个中心”,那你就错了。除了构筑“三个中心”,“海上枫桥”实践还有联席会议、联手排查及联动协作等三项机制的支撑。除此之外,蕉城区还集结整合了驻地边防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镇村巡防队伍,组建区级海岸巡防大队、乡镇海岸巡防中队和村级海岸巡防分队等三支队伍,深入开展治安巡逻、防台抢险和查缉走私等工作,并为船只刮擦、工伤赔偿、船难事故提供“流动式”调解服务,夯实海上矛盾纠纷化解的“第一道防线”。

  山旮旯里打好调解“组合拳”

  “镇综治办、司法所工作人员和派出所民警亲自到我们村,为我们两家调解矛盾纠纷,我深表感谢。”赤溪镇班竹村村民邱梓明由衷地说。

  日前,邱梓明因被同村村民邱某怀疑砍伐他家林木,由此发生争吵。其间,邱梓明右脸被打伤,之后卧床不起。

  赤溪派出所民警到现场后,决定调解该起纠纷。一张桌子,几把椅子,简陋的调解室里,赤溪镇综治办、司法所工作人员和镇派出所民警促膝围坐着。经过一番调解,矛盾双方达成协议,一场纠纷在谈笑间化解了。

  蕉城区赤溪镇地处偏远山区,下辖行政村、自然村分布零散,交通很不便利。每每发生纠纷,只要村里解决不了的,都得来回奔波镇里,不仅费时费力,调解效果也不好。

  2013年8月,结合公安部门的“公调对接”,赤溪镇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三方联合成立“3+X”流动调解室,“3”即由派出所、综治办、司法所三家单位人员组成调解人员;“X”即矛盾纠纷发生地的村委干部、义务调解员、“两代表一委员”、治安巡防队等共同参与调解。

  方便、便捷、遇事就调、随时可调、随叫随调,“3+X”调解模式最主要的特点为化被动为主动,破封闭为开放,变固定为流动。每当发现一个需调解的矛盾,调解流动室的人员都会积极主动深入村庄农户、田间地头,将调解室搬到任何可能的地方,就近调解,就地化解矛盾。

  “我们每个月至少要到所辖的村落去一次,搜集民意。群众有任何问题和意见都可以提出。”赤溪镇派出所所长刘冰元说。为更好地拓展流动调解室的服务层面,赤溪镇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制定了每月一次的“接访”制。在准备去往村里时,村里会通过广播通知民警“接访”的时间地点,届时群众可自行前往反馈问题。

  这是蕉城区深化山区走廊平安建设,努力做到矛盾纠纷不上交的一个缩影。据肖惠明书记介绍,近年来,蕉城区依托“宁古线——宁屏线——九都至虎贝旅游公路”交通圈,合理调配工作力量,创新矛盾纠纷化解载体,致力打造串联8个山区乡镇的平安走廊,打造一小时“司法服务圈”、推行“浓情乡解”纠纷调解模式,组建“3+X”流动调解室,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调处触角延伸到各行各业

  “这件事你们无论如何要帮我解决!”2015年年初,蕉城区医患纠纷调处中心来了一位女士,一进门就嚷嚷起来。中心调解员吴新蕊接待了这位情绪激动的女士。

  这名女士姓刘,2011年3月28日,她在某整形医院做了丰胸手术,术后出现了不良症状。2011年10月14日,刘女士在该医院进行补救手术,但症状无明显改善。2013年9月26日,刘女士再次来到该整形医院,要求更换假体遭拒。面对丰胸术失败和可能产生的巨额治疗费用,刘女士要求医院给予赔偿,却遭到拒绝。多次交涉无果,刘女士找到蕉城区医患纠纷调处中心寻求帮助。

  调解过程中双方各持己见,分歧较大。最后,院方选择了回避。见状,吴新蕊采取了冷却处理的调解方式,建议先暂停面对面调解。

  “你先别激动,这件事情我们一定会帮你的。”吴新蕊一边耐心安抚刘女士的情绪,一边与区卫生局工作人员多次到院方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在吴新蕊及区卫生局的努力下,医院终于承认治疗过程中存在不足的地方,同意给予一次性赔偿96000元,并签订调解协议书。

  刘女士的遭遇能得到顺利解决,从根本上说,是得益于蕉城区成熟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蕉城区是宁德市中心唯一的建制区,矛盾纠纷触发点多、成因复杂,且面广量多。2011年6月,蕉城区着力推动矛盾纠纷化解的关口前移 、重心下沉,将化解纠纷的触角延伸到行业系统的每个角落,先后在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设立医患纠纷、交通事故、诉前调解、消费维权、劳资纠纷和婚姻家庭等6个专业性调处中心,并有专门的办事窗口,让有纠纷的群众找得到地方,认得到门。

  除了在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成立专业性调处中心外,2013年,蕉南街道的东湖社区和蕉北街道的鹤峰社区在社区里进行了一次创新性尝试,开设社区“法律诊所”。每周安排30名律师到社区轮流“坐诊”,在群众家门口,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普法释法等服务。社区“法律诊所”在一定程度上是将专业性调处中心的部分职能延伸到了社区,拓展到了群众家门口。

  数据显示,调解中心成立至今,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6000余人次,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216起。

  “民生无小事,稳定和谐才能更好发展。我们就是要想方设法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把司法保障与法律服务送到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宁德蕉城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肖惠明说道。(陈炳辉 余凌云)

[责任编辑:王燕薇]
相关报道

·陕西渭南司法局部署人民调解“双建”工作
·司法部开展“我的调解故事”主题征集活动
·上海长宁司法局开展人民调解实务培训活动
·福建福清:发挥司法调解员作用解放基层警力
·贵州凯里司法局提升人民调解工作水平
·山东司法厅表彰“最美人民调解员”

·山东司法厅表彰“最美人民调解员”
·北京大兴司法局组织人民调解员知识竞赛
·湖南:开展“化矛盾、促平安”专项调解活动
·北京东城司法局深入巩固司法调解工作
·北京市10家人民调解组织挂牌
·福建厦门整体提升人民调解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