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安徽蚌埠中院建立司法公开新模式

2015-07-20 11:12:19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工作人员把“中国法治”的宣传材料张贴在诉讼服务中心的门口。

蚌埠中院院长朱昌锐(左一)在指导法官解答网友咨询。

朱昌锐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浏览“中国法治”。

法官姚利华在对一个咨询作出解答前认真思考。

蚌埠中院部分审判委员会委员在现场对咨询进行指导。

7月16日,酷暑难耐。走近安徽省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大楼由新闻发布厅临时改成的一间“网络咨询大厅”,“噼噼啪啪”的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

一面硕大、鲜艳的中国红装点的“中国法治·法院活动日”背景下,六名法官端坐在各自的电脑前,正在专注地回答着网友的法律咨询。

由“中国法治”手机客户端组织的“中国法治·法院活动日”第2站,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来自蚌埠中院民事、刑事、行政审判、执行、立案等部门的法官们,通过“中国法治”平台,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提问,集中开展法律咨询活动。

“网上摆摊”送咨询

“中国法治”手机客户端,立志于打造E时代的法律事务专家。通过法律服务与强大互联网技术的完美融合,来满足所有用户的法律需求。一经推出上线运行,受到各方用户的普遍欢迎。

作为该客户端的一项重要功能,法律咨询更是受到用户的青睐。为了更好地开展普法和咨询,“中国法治”在全国范围内联合部分法院开展“中国法治”系列活动日,组织各地法院法官,通过“中国法治”客户端平台向网友解答法律问题、宣传法律知识。

“作为活动的第2站,我们蚌埠中院可以说是‘全院总动员’。”蚌埠中院宣教处处长王龙江介绍说,蚌埠中院从人员、装备上积极做好筹备,“开了两次院长办公会,确定了业务精通的法官解答网友咨询,并由部分审判委员会委员坐镇现场进行指导。”

“这种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的方式太便捷了。”在咨询现场,刚回答了一个小时网友咨询被同事“换岗”休息的民一庭法官一边喝着水,一边还扭头看着电脑屏幕上的一个个新问题。

参加活动的法官普遍表示,长期以来,作为普法宣传的一个内容,法官们也经常走上街头,摆摊设点,搭建宣传和咨询台,接受群众咨询。可很多时候,前来咨询的人员寥寥,这样形成了一个现象,就是涉法咨询需求和法官解答无法有效对接。

而“中国法治”APP等于是一个中转站,网上海量收集老百姓的涉法疑问和难题,通过组织这样的活动,各地法官集中开展解答,通过网络链接,实现法官解答和群众咨询的“面对面”。

上午咨询活动开始后,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蚌埠中院的法官们就解答全国各地的群众咨询100余件。

“这和通常的街头普法对比,无论是问题来源地域的广度,还是解答问题的数量,都是不可想象的。”在活动现场,蚌埠中院院长朱昌锐看着法官们的“成绩单”,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涉法问题“全解答”

在当天的咨询中,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提出的法律问题繁多复杂,基本涵盖了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有网友问:请问我借钱给一个人了,借了20000,之前还了我5000,还有15000他不肯还,只肯还10000,我有借条,有他的签名,手指模,可以走法律途径解决吗?受理吗?

法官解答:有无约定还款期限?如果约定了还款期限,要有两年内催要借款的凭据,可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如果借条没有写明还款时间,债务人可以随时返还,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返还,但要给对方合理期间。诉讼时效从你要求返还借款时开始起算。

有网友问:诉前财产保全解除都可以用什么方式方法?

法官解答:根据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申请人在诉前财产保全后30日内不起诉或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解除财产保全措施;被申请人提供其他等值的便于执行的财产作为担保的,可以申请置换原保全标的物;申请人撤回保全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解除保全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需要有关单位或个人协助执行的,应当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

……

在解答问题的间隙,临时休息的法官们纷纷掏出手机,打开“中国法治”。

“运用这个平台,老百姓可以了解最新法治资讯信息,咨询法律问题,查询案件进度。我们法院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它很方便地查询法律法规,了解到相关案例的审判参考,你看,还可以办理法院公告发布。”在解答了一个多小时的咨询后,被“换岗”休息的蚌埠中院立案庭副庭长洪增余捧着手机边看边赞:“中国法治真是个法律百宝箱,无论对于普通群众还是法官,都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法律工具。”

编织“中国法治”资讯矩阵

在蚌埠中院诉讼服务中心立案大厅门口,带着当事人前来办理诉讼事物的李学金律师站在“中国法治”的宣传招贴前,掏出手机,对着招贴上的二维码“扫”着。

在听了工作人员对正在进行的在线咨询介绍后,刚“扫码”的李律师和当事人当即兴致勃勃地安装、注册,并提出了一个咨询。几分钟后,在手机上看到了法官的解答。

“这个得点赞,得点赞。”看着法官作出的解答,李律师一边点头,一边不停地用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划拉”起来,浏览着“中国法治”里丰富的内容和资讯。

“您好,这里还开通了蚌埠频道,想了解蚌埠法院有关的讯息,可以点击浏览”,顺着工作人员的介绍,李律师点击着一条条有关蚌埠法院的资讯。

在当天的活动中,在法官们悉心解答网友们一条条咨询的同时,“中国法治·蚌埠频道”也正式开通运行。

为了整合全国各地法院的新闻资讯,“中国法治”新闻资讯内容在已有的“法治、司改、名家、案件、社会、反腐”等十多个栏目频道的同时,开通部分法院频道,作为法院宣传平台,蚌埠频道是“中国法治”首家地方频道,已开通运行。

据介绍,作为全国首批司法公开示范法院,蚌埠中院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积极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努力打造司法公开的新路径,这次“中国法治·蚌埠频道”的开通运行,是在已有的门户网站、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自媒体基础上,为群众了解法院工作开通的另一条信息高速路。

“我们将借助‘中国法治’,尝试‘互联网+’环境下司法公开的新模式,把蚌埠频道作为传播法治好声音的一个重要平台和载体,更广泛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的知情权。”在指导法官解答咨询的间隙,朱昌锐对前来采访的媒体说。(王银胜 高建业)

[责任编辑:张晓君]
相关报道

·安徽司法厅出台文件护航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安徽宁国法院以信息化助推法院工作新发展
·安徽长安网品牌栏目:综合治理
·安徽宿州司法局打造法律援助“互联网+”
·安徽高院部署下半年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安徽合肥铁路法院联手火车站曝光“老赖”

·安徽合肥铁路法院联手火车站曝光“老赖”
·安徽出台意见推进禁毒工作
·安徽宿州司法局打造法律援助“互联网+”
·安徽高院部署下半年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安徽公安厅加强夏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安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确保公正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