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监狱系统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注重改革创新,着力破解监狱工作难题,有力推动了监狱工作发展。
针对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就业难的问题,全面推开了罪犯职业技能培训。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在全省监狱普遍建立职业培训学校,与社会职业院校联合办学,形成了“监狱组织培训,人社部门考核发证,财政部门给予经费补贴”的培训模式。目前,全省已有6万多名罪犯参加培训,其中5万多人获得职业技能证书,不少刑释人员实现了“一出狱门,就进厂门”的梦想。
针对老病残犯管理难度大、执法成本高的问题,健全老病残犯适用宽严相济政策长效机制。与省法院、检察院联合行文,通过“减假保”等措施,依法让符合法定条件的老病残犯回归社会。对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的精神病犯,开通与社会精神病医院的“直通车”,医疗费由财政负担,生活费由监狱负责。凡适用这一政策回归社会的,至今没有一人重新犯罪。
针对基层执法不够规范的问题,自主研发了监狱刑罚执行业务平台。将监狱刑罚执行、狱政管理、狱内侦查、教育改造、劳动改造、生活卫生等各项业务,全部输入平台管理,做到信息连通和数据共享。从源头上规范了执法行为,杜绝了执法的随意性,保障了执法公平公正。
针对罪犯亲属会见难的问题,建立了罪犯远程视频会见帮教系统。罪犯亲属到当地县(市、区)司法局,就可以通过视频系统与狱内罪犯会见,大大减轻了旅途负担,方便了困难群众。
针对罪犯医疗诉求不断增多的难题,建立了罪犯医疗保障新机制。从2014年开始,全省罪犯医疗纳入新农合医疗保障范畴。同时,将监狱医院纳入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体系,统一医院配置标准,全省监狱医院与地方甲等医院实行对口帮扶,地方医院通过派专家来监坐巡会诊等方式,在人员、技术、装备上给予支持。
针对监狱与社会安置帮教部门信息衔接不畅的问题,自主研发了刑释人员安置帮教数据库。罪犯出狱前,监狱将罪犯基本情况、犯罪事实、社会关系、入狱后的改造表现、奖惩、加减刑期、社会危害性评估以及刑释后安置帮教建议等情况,全部纳入数据库管理,并与公安、民政等安置帮教成员单位实现信息对接和数据共享,有力巩固了监狱教育改造成果。(刘子阳)
·吉林司法厅:体制改革推动监狱工作发展
·吴爱英:全面做好监狱工作 维护社会稳定
·孟建柱:不断提高监狱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
·我国监狱安全历史最好 罪犯脱逃多年个位数
·我国监狱各项安全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
·全国监狱改造罪犯质量不断提高
·全国监狱改造罪犯质量不断提高
·陕西商洛中院 “监狱法庭”顺利投入使用
·新疆和田监狱搭建亲情帮教互动平台
·山西监狱局开展专题党课教育活动
·四川宜宾监狱启动“五红”教育专项活动
·海南新康监狱:以好作风律己谋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