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每一起案件紧盯每一个团伙
浙江海宁警方严打通讯(网络)诈骗犯罪
2015年以来,浙江省海宁警方始终坚持“民生安全是第一警务”理念,强力推进浙江省嘉兴市公安局党委部署的“保平安、强服务、惠民生”四大专项行动,坚持“专业打击”思路,组建打击通讯(网络)诈骗犯罪活动专业队;落实党政机关、金融单位、机关团体职责,共同做好防范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截至2015年6月底,海宁警方已打掉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团伙1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82名,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同比上升177%。
每一起案件全流程跟踪
“通讯(网络)诈骗已成为当前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突出犯罪。我们紧盯案件初侦初查率,同时加强警银协作,提高精准拦截率,快速止损。”海宁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陆建峰介绍。
为全面提升通讯(网络)诈骗打击质效,海宁警方修订完善了《“由案到人”侦查工作规范》,进一步明确了打击通讯(网络)诈骗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并抽调刑侦、经侦、网侦等警种和各责任区刑侦队成立打击通讯(网络)诈骗犯罪活动专业队。他们依托自主研发的“好多快”合成作战平台,每一起通讯(网络)诈骗案件自接警开始,案件要素及各侦查环节全部录入平台内进行无缝流转。
“每一起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发生后,我们依托合成作战平台,进行全流程跟踪推进,通过全时空、全要素网上合成作战,确保每起案件初侦初查率达到100%,从中串并分析,获取线索。”陆建峰介绍。
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如何快速止损最为关键。为此,海宁警方积极拓宽警银快速查询冻结“绿色通道”,进一步完善风险提醒机制和快速查询冻结机制。案件发生后,警方迅速对接银行采取临时性冻结措施,第一时间追赃止损。
2015年年2月,海宁某皮业公司财务邮箱被不法人员破解,国外合作公司的巨额汇款被盗取。警方通过“绿色通道”,及时冻结并追回112万美元。
据统计,2015年以来,海宁警方通过该“绿色通道”,已经紧急冻结、追赃止损金额折合人民币1100余万元。
专业队伍紧盯诈骗团伙
“通讯(网络)诈骗往往是团伙犯罪,分工明确,社会危害远比单人作案大,我们首要的打击目标就是团伙犯罪。”陆建峰说。
针对通讯(网络)诈骗犯罪窝点在外、取款在外,跨区域、非接触的作案特点,海宁警方通过固定专业侦查力量,以片区刑侦队为单位,成立了4支20余人的专业打击通信(网络)诈骗犯罪力量,坚持“走出去打”的战略,紧盯源头、扩线经营,通过常态驻守、警务协作,与案发地警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进一步丰富了侦查资源。
2015年3月,海宁海昌街道发生一起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嫌疑人通过虚假彩票网站,以缴纳保证金后提供彩票中奖号码的方式,骗走受害人令某4.9万元。经侦查,警方串并全国30余起案件,涉案总价值40余万元。3月中旬,专案组赶赴湖北武汉开展侦破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追踪分析,终于在5月27日将7名涉案人员一网打尽。
2015年以来,海宁警方抽调精干力量,先后向湖北武汉、福建安溪、海南儋州等地派出50批100余人次警力开展侦查破案工作,摧毁通信(网络)诈骗团伙15个。(邬海光 陈清平)
·浙江海宁:首次运用录音录像方式记录庭审
·浙江海宁:公共法律服务无盲区
·浙江海宁:户籍“网上办”方便民众
·浙江海宁:不断提升平安海宁建设水平
·浙江海宁:“两打三防”护平安
·浙江海宁司法局: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有成效
·浙江海宁司法局: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有成效
·浙江海宁公安:集中打击治理城市“牛皮癣”
·浙江海宁人大常委会组织视察科技强警建设
·浙江海宁法院跨境盘活海外资产
·浙江海宁:监地延伸帮教 唤回骨肉亲情
·浙江:海宁法院着力创建“无讼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