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岁月里的记忆

2015-07-03 09:29  来源:辽宁长安网

  少女时代的我,对文学几乎痴迷,整天沉浸在梦幻之中,无论看到什么?都是有生命的、多情的,就是看见空中流浪的白云,心也会飘得很远、很远,对那些鲜活的生命,就更加珍爱。

  十九岁开始在国内的各个报刊发表作品,眼前的一切都如诗如画,好似飘渺的薄纱,舞动着轻盈。用“疯癫”来形容我对文学的痴迷一点也不为过。记得有一首小诗《碑》发表在《文学大观》上,并署上了我的姓名和地址。不料这么一来,却收到了全国各地好多诗友的来信,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来自“米兰”高原的一位诗友,他的职业是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当然,不知道他的年龄和容颜,但是,从他信中的字里行间,读懂了他萦绕在心头的点点忧愁。或许,是我那首小诗感动了他。不论怎样,身在米兰高原的他,生活和工作上都是相当艰苦的。一个人能够这样痴守这样的岗位,并一干就是这么些年,没有一点敬业精神是做不到的。自己在沈阳这个城市,就连做梦都不会想到,在祖国还有一个叫“米兰”的地方。那里的气候有多么恶劣;空气有多么稀薄;工作起来有多么困难,无法想象下去。当然,让我感兴趣的是他为什么在这样环境中,始终如一的坚守着,一样的哼着“少年壮志不言愁┄┄金色盾牌热血铸就┄┄”

  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后来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我不是神,也曾经有过彷徨、有过失恋,现在,甚至没有一个女孩敢爱我。但是,我不能放弃这个职业,因为,就在我工作的地方,有好几个老前辈,为了改变我们的工作环境而倒下了,那种精神一直支撑着我。”你的小诗《碑》,倾吐了我的心声,“无字的坟头是/是一座不朽的碑/立在黄昏的老树下/尽管/爱侣的脚步/在此停停留留┄┄”虽然,没有人为他们树碑立传,但是,在茫茫高原之上,那无字的坟头,永远是他们不朽的碑。看到这封信,我的心始终被这个未曾谋面的警察,深深的感动着。并且,他的精神一直生活在我以后的岁月里,他执著的痕迹斜刻在我心灵的墙壁上无法抹去。

  时间已经过去近十余年,十余年的光阴是很漫长的。生活在“米兰”高原的朋友如何?我没有办法知道。但是,我相信,历经了这么多年,他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都会有很大的改善。也会有一个可爱、善良的女人,走进他的生活,和他相亲相爱,相守到白头的。他应该得到这一切,一个对生活如此坚定执著的人,会对他所钟爱的女人温柔、体贴,实现永恒的;一个可以享受孤独、寂寞的人,他同样会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和快乐的。

  同样是一名警察的我,每当穿上警服,尤其,听到《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时候,总能想起远在“米兰”高原的这个朋友。 我们的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同样将自己的青春默默奉献给党的监狱劳教战线上。尽管工作的条件和环境,比起“米兰”高原要好上许多,但是,工作的性质是一样的。监狱劳教人民警察,为了社会的稳定和安宁,舍弃了青春岁月里的花前月下;为了场所的安全和稳定,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尤其在节假日也是监狱劳教人民警察最忙碌的时候,在烟花绽放,合家欢聚的时刻,他们却将党的政策和温暖传递给那些犯人、劳教人员,让他们切身体会到政府的关心,激发他们改过自新的热情。这永远都是一个特殊的职业,虽然没有“米兰”高原那样轰轰烈烈、那样与众不同,但是却一样的可歌可泣。

  在夏季的视野里,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酝酿着热情,就象那种高原的气候。这个朋友是我学习的榜样,是岁月留下的记忆,一直回荡在我的人生旅程中。

责任编辑:潘兴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