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既非旅行达人,亦非狂热驴友,我很懒,懒得思考,懒得抉择,这种性格偏生滋养了我对品牌的忠诚度,加上几乎成癖的收集爱好,西安,作为古都之首,YHA,作为极具地方特色兼具国际范儿的旅舍,便成了上上选。我毫不吝惜对国际青年旅舍的溢美之词,她给我的感觉永远是那样不惊艳、不张扬、不粗陋、不闭塞,就像她自己说的:这里不是经济型酒店,而是年轻人进行文化交流的平台。我不了解她的过去,却执着的爱着她的现在。西安雁影国际青年旅舍是我驻足西安的栖息地,倘若不是该区改造老旧电路临时停电,她的美丽绝对不仅仅是那扇抬眼看到大雁塔的一剪窗。
我们紧凑地安排了行程,华清池和兵马俑相距较近,可以放在一天游览。殊不知,拿着手绘的西安地图才发现,西安最佳的景致、最具年代感、历史感的遗址散落在周围郊县,相比较星罗棋布的各类遗址景点,这样短暂的旅行无疑是蜻蜓点水,我所感受到的只是清澈的浅层。一年之后,我坐在洛阳回京的高铁上思索自己旅行的意义,是收集罗列足迹所致的地名?是纯粹的唯心之旅?还是逃离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寻找清凉?看到车窗外平坦无丘的华北平原,油菜花、桃花点缀着无垠的麦田,我顿悟,旅行,就是感受那份自由的心情,增长学识、愉悦身心是它的衍生品,自由是最奢侈的恩赐。尽管我的旅行性价比很低,但我享受着这份自由,享受着沿途的如画美景尽收眼底。
华清池,最漂亮的莫过于那一池碧绿的春水。水清见底,方寸之间,汩汩清泉缓缓注入。攒动的人头围绕着约5㎡的古池,不少人向池中投币许愿。我一向不爱改变哪怕是丝毫的微调景观的任何行为,于是望着虔诚合目的痴男信女微笑而去。陌上烟柳如波浪浮动,串串红灯摇曳在亭台楼阁之间,“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楼塌了”,《桃花扇》里的戏文形容倾国倾城的杨贵妃亦如此贴切。唐华清宫遗址的华清池,如今只余几坑空空如也的土池,观光通道两侧墙壁上悬着绘画作品帮助人们还原唐明皇与杨贵妃的传奇,借助想象的力量给光秃灰暗的古池涂抹香艳的色彩。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我单薄的想象力难以理解斯时斯地繁华宫廷生活,依傍着华清宫的骊山沐着夕阳,守着楚霸王付之一炬的残缺,为什么和华清池如此地默契?因女人而生的华丽,因女人而起的颓败,就像历史的一根神经线,疼痛时让人痛不欲生。由于在火车站广场排队等待的时间过久,以至于无法预料地推迟了我们前往秦陵的时间。泱泱秦军沉睡在后人编码的一二三号墓坑中,没有厮杀,没有狼烟,场面仍然是那么惊心动魄。对于历史,我没有过多的兴趣,走马观花地顺着人流围着一号坑的兵马俑绕了一圈,索然无味。我更有兴致的是那些尚未开掘的墓坑,神秘在将开掘未开掘的面纱后面。直至今日我都无法理解考古学存在的意义,为什么要破碎古人费尽心机开辟的安宁?黄土掩埋了一切辉煌,抑或,黄土之下创造着另一种辉煌,想到这里,心里忽然生出对广场古墙下那场黄土雨的敬畏之情。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深厚的底蕴滋养着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生灵。钟楼、鼓楼、古城墙,仿佛随便一砖一瓦都有着古老的故事。作为一个吃货,还是个有点附庸风雅的吃货,将关中皮影、陕西手工布艺收入囊中乃是寻常事。忍不住哈根达斯的诱惑,一边牛嚼牡丹般大啖冰淇淋球儿,一边流连在遍布小吃的回民街,这里,是吃货的天堂。外形讨好的镜糕、形状各异的花馍、十里飘香的椒盐核桃、块大料足的豌豆黄,更不用说闻名遐迩的老孙家羊肉泡馍、汁多味美的肉夹馍了。美食,是一个城市性格淋漓尽致的展现。陕西的凉皮、臊子面热辣、爽口,正如市民热情、直爽的性格。来西安不尝美食,当属人生一大憾事。
夜晚的西安含蓄、美丽,大雁塔广场的音乐喷泉气势磅礴,大唐芙蓉园灯火辉煌,westin酒店入住雁塔广场,在这座古城竟也显得相得益彰。时光流转,光阴交错,古城厚古纳今,蓬勃而富有张力,清凉的夜色中,我们踏上了返京的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