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武夷山市部分农村违法毁林种茶现象抬头,破坏了青山绿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破坏,成为生态执法中的“两难”问题。武夷山市人民检察院立足该市打造“生态武夷”的实际,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突出“武夷山品牌”意识,紧紧围绕“护林、护景、护绿、护农”四项重点,强化法律监督职能,严格执法、狠抓办案,为维护林区稳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的努力。
积极办案严厉打击涉林犯罪
武夷山市人民检察院始终把打击涉林犯罪、保护生态资源作为检察工作的重点,并抓紧抓好。近期,在武夷山市开展的“违法开垦茶山专项整治”活动中,该院积极配合市里统一部署,坚持贯彻刑事案件“从严惩治、快捕快诉”的工作方针,做到“捕不过夜,诉不过周”。
该院在办理专项整治的首起刑事案件(程某盗伐林木案)中严守司法程序,提高办案效率。在森林公安提请逮捕后,该院林检科检察官当天审查案卷、提审犯罪嫌疑人,在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前提下,依法于当天批准逮捕了毁林种茶牟取利益、擅自盗伐村集体所有山场林木的犯罪嫌疑人程某,在一星期内将程某移送起诉。近日,该院联合武夷山市法院,将该案放在毁林种茶重点整治区域星村镇开庭审理,从而有效打击了毁林犯罪,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最终,程某被判处拘役4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
2014年以来,该院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各类涉林犯罪案件32件50人,经审查,决定逮捕28件45人,不逮捕4件5人,批准逮捕率90%。
补植复绿力保青山绿水
“2014年,这里还是一片荒山,光秃秃一片。”说到毁林种茶对九曲溪上游环境的影响,该院生态资源检察科的检察官们紧皱眉头。2014年,星村镇林某毁林种茶,造成10多亩林地遭到破坏。该院依法对其提起公诉后,对林某进行了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解读,使他充分认识到错误,对毁坏的13.5亩山场进行“补植复绿”,有效遏制该镇“毁林种茶”蔓延。如今,检察官们再次查看这10多亩小树林时,终于能开心地说:“‘伤疤’总算治好了!”
“补植复绿”是近年来武夷山市人民检察院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机制,既打击破坏生态资源的违法行为,也让“受伤”的生态环境得到及时“医治”,实现一诉多赢的效果。2014年来,该院已督促补植复绿106亩,被告人履行“补植复绿率”达到89%,林木存活率达到87%。该院还积极会同市法院等部门共同制定《关于在办理林业刑事案件中全面实施“复绿补植”的规定》;定期组织检察官们到乡镇开展系列送法宣传活动;联合市法院到重点村庄开展生态巡回法庭“现场开庭”活动,以案说法,形成了打击违法犯罪的强大声势。(王庆平)
·福建武夷山警方织牢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防护网
·福建武夷山公安服务群众零距离
·福建武夷山:从源头上规范派出所执法办案
·福建武夷山法院多名法官任首批村居法律助理
·福建武夷山:部署乡村法律服务 推进队伍建设
·福建武夷山司法局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
·福建武夷山司法局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
·福建武夷山市法院为生态市建设筑起法治屏障
·福建武夷山公安局开展布控堵截演练
·福建武夷山:“三项制度”权限下放至基层单位
·福建武夷山:深挖生态领域“蛀虫”
·福建武夷山警民联系点如“警察耳百姓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