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平安使者

童勤:成就感源自全身心投入

2015-06-24 08:13:07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检察日报 

  四川省成都市检察院控申处处长童勤与控申工作结缘13年,她参与处理的信访案件约2万件,其中近半数案件直接审批、处理。记者与童勤对话时发现,她被中宣部、最高人民检察院评选为“最美人物——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不是偶然的。

  记者:与其他业务相比,信访工作是难啃的“硬骨头”,当初组织把您安排在控申检察部门工作,是否有过抵触心理?

  童勤:没有。一个原因是,我服从组织安排。另一个原因,我曾在新津县检察院工作近15年,对检察机关的各项工作比较了解。我认为,不同工作岗位,只有工作内容、工作对象等方面的不同,只要全身心投入了,都可以从工作本身获得快乐。

  记者:那您是如何定位控申这个岗位的?

  童勤:控申部门是检察机关的“窗口”,与群众直接打交道。在我看来,控申工作可以定位在三个方面:一是高质量、高效率地帮助群众解决职权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二是积极协调其他单位解决非检察管辖范围内的问题。三是以阳光的心态化解一些人对法律政策的误解。

  记者:您从事控申工作,具有怎样的个人优势?

  童勤:优势谈不上。因为控申工作不是靠一个人单打独斗,必须依靠各方面的力量。领导重视,各基层院、各业务部门密切配合才是我们工作的底气所在。就我个人而言,出身法律专业、做过多年实务工作、性格较为温和等,算是适合从事控申检察工作的重要条件吧。

  记者:据了解,您在工作中总结了“三心”工作法,落实在具体案件上是如何运用的?

  童勤:我把“耐心、细心、将心比心”称为“三心”工作法。举个例子吧:2007年,李某因涉嫌敲诈勒索被起诉、判决,他不服,到法院上诉,案件被发回重审后,检察院撤回了起诉,公安也撤回了案件,但没有作出撤案决定,导致李某无法申请国家赔偿。在接到李某诉求后,我的处理思路是:首先,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设想如果将自己置于犯罪嫌疑人的位置长达七年之久,会是怎样一种生活状态?其次,认真审阅申诉材料,耐心与李某进行沟通。再次,细心分析,确定解决途径和办法,提出处理意见。最终,李某拿到了撤销案件的决定。

  记者:“三心”工作法推行后,给院里的控申检察工作带来哪些变化?

  童勤:成都市检察院控申检察处一直是一个优秀的集体。去年,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日常信访接待及检察长接待工作进一步规范,“网上检务大厅”和“成都检察邮政信访绿色通道”等群众诉求渠道全面开通并运转良好,全市21个基层院再次被四川省检察院、最高检评为“文明接待室”“文明接待示范窗口”。在首届全国检察机关刑事申诉检察业务竞赛中,我的两名同事还获得“全国刑事申诉检察业务标兵”称号。

  记者:和公诉、反贪这种“硬岗位”相比,控申检察工作社会关注度不算高。对于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童勤:工作成就感其实来源于工作本身,而不在于是否轰轰烈烈。通过我们的工作,群众问题解决了,我就感到愉快,特别是一些疑难复杂案件的成功化解,坐下来,静静地回想一下化解的过程,就会很有成就感。

  记者:您觉得当下检察机关做好控申检察工作还应当下哪些功夫?

  童勤:个人理解,应在三个方面下功夫吧: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熟悉刑事、民事、行政法律,还要懂点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要有全面的工作能力,具备针对不同性格、不同诉求的来访者采取不同应对办法的能力;要有为群众服务的意识。

  记者:听说现在许多人点名让您接访,是否给您带来一定的压力?

  童勤:来访群众对我抱有更高的期望,而我所做的工作,由于客观条件或案件管辖等限制,能达到的效果与他们的期望值存在差距,这种有心无力的感觉就是我的压力。

  记者:平时您自己是如何舒缓心理压力的?

  童勤:有几个方式,比如,向亲人、朋友倾诉自己的烦恼和困扰;做做家务,让收拾一新的家给自己带来满足;看小说,进入情节就浑然忘我,但是,我不看悲剧。呵呵。

  记者:您获得荣誉很多,哪一个对您来说意义不同?

  童勤:有一个奖和工作本身无关,但我挺喜欢的。2005年,成都市妇联、市精神文明办颁发的“成都市优秀文明家庭”奖杯。我认为,这是对我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子女的一种褒奖,也是对和我一样认真经营家庭的女性的肯定性评价。(徐日丹)

[责任编辑:潘兴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