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过两天激烈角逐,广东省公安机关“平安广东杯”粤警创新大赛初赛落下帷幕,全省21个地市公安机关的104个项目参加了比赛。
这项旨在全面推进“四项建设”的创新大赛,有效结合了广东公安机关多年来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特点,将各项工作落点抓在实处。
着力解决警务创新成果推广应用问题
据了解,参加6月18、19日大赛初赛的104个项目,是广东省公安厅从全省各地公安机关预上报的700多个项目中,经过省公安厅创新大赛办公室和专业评委层层筛选,确定的一批符合大赛“创新性、实用性、可推广性”标准的项目。
公安部部署推进“四项建设”以来,广东省公安机关创造性地开展了“平安广东杯”粤警创新大赛,用以推进这项工作。据省公安厅“大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经济社会发达,治安形势复杂,各地公安机关为解决工作实际问题均有一些警务改革创新措施,但这些创新措施分布不平衡。比如,珠海市公安机关一直重视警务创新工作,涌现出一批警务创新措施、机制。但也有一些地方,警务创新工作相对滞后。同时,一些优秀的警务创新项目首创虽然在基层,但受各种条件影响,“养在深闺人未识”,制约了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这次创新大赛就是要解决上述问题,让优秀的项目脱颖而出,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警。
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据“大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安广东杯”粤警创新大赛既注重参赛项目的创新性,更注重项目的实用性、可推广性,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为保证比赛公平、公正,这次比赛的评委分为专业评委和大众评委,其中30余名专业评委是省公安厅各业务部门相关负责人,50余名大众评委来自社会各界。记者了解到,尽管各自的评价角度不同,但很多优秀项目还是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其中,珠海市公安局的“出入境便民智能化系统”、东莞市公安局的“执法办案百事通”、惠州市公安局的“‘天云’涉车管控平台”、深圳市公安局的“规范执法签名新模式”等参赛项目,得到专业评委和业余评委的一致好评。
经过初赛,一些“人有我优”的项目也脱颖而出。汕头市公安局澄海分局研发的小型警用无人机,价值仅几千元,功能好、费用低。很多评委认为,这个项目是基层公安机关推进“四项建设”警务实战化的典型代表,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同时,中山市公安局的“张福辉串并案分析模式”、广州市公安局的“曾素明视频侦查三要素”、惠州市公安局的韩晓东等“四维绩效考核法”、江门市公安局汤志光的“法制微讲堂”等一批个人创新项目,也在初赛中一展风采。
广州市公安局的首个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的“网上车管所”,东莞市公安局的银行柜员机便民“安全舱”,梅州市公安局的自动提醒驾驶员的“行车宝”,湛江市公安局的“身份证自主申办系统”,潮州市公安边防支队创建的首支“海上治安警民联防队”,阳江市公安边防支队的“当地方言学习快译通”……这些项目的背后,是基层民警的拳拳为民之心和殚精竭虑的付出。
104个项目获得参赛资格,参赛项目不断优化完善
据介绍,自年初广东省公安厅部署“平安广东杯”粤警创新大赛以来,经历了动员、部署、推进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的过程,各地公安机关逐步提升认识、优化项目。
“大赛办”工作人员介绍,经过层层精选,符合大赛标准的104个项目最终获得参赛资格。刚开始上报的不新、不实的项目被淘汰,一些仅在某领域的推广性不强的项目也被“拦在门外”。解决了这些问题,对于提升大赛的质量有重要意义,也对基层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对“什么是改革创新、怎么改革创新”有了新的启发。
据悉,本次大赛初赛评选出的优胜项目,将于下个月进入复赛;选出的10个左右项目,在8月参加决赛的角逐。入围的参赛队民警纷纷表示,他们将在筹备下一轮比赛中,完善项目的展现手段,让好的内容通过好的形式充分展现。专业评委、广东省公安厅法制总队副总队长方洪声告诉记者,省厅主管业务部门通过这次大赛,发现不少优秀创新项目,下一步将加强优秀项目推广工作。(王清波)
·公安部开展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专项活动
·全国检察机关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
·北京石景山检察院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活动
·甘肃女子强戒所开展亲情互动活动
·海南海警:真训实练 开展防台风应急演练
·全国检察机关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
·全国检察机关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
·山东检察院部署开展举报宣传活动
·山东公安厅推进作风建设深入开展
·湖南:开展“化矛盾、促平安”专项调解活动
·西藏警方开展“禁毒宣传进社区”活动
·内蒙古检察院开展实训提升侦监业务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