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长安网手机版

中国长安网手机报

中国长安网 www.chinapeace.gov.cn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2015年12月10号 星期四

斯诺登事件远没有完

2015-06-18 15:05  来源:解放日报

  沉寂一段时间的斯诺登事件又起新波澜。据英国媒体报道,俄罗斯政府已获得斯诺登藏匿的逾百万份机密文件并成功破解,英国为此紧急撤回正在执行任务的海外间谍。

  斯诺登藏身俄罗斯已近两年,有可能与俄罗斯政府达成以机密文件换取政治庇护的妥协,但一下交出如此大量文件不会因此断了后路?毕竟斯诺登曾经承诺不会与俄罗斯政府合作而损害美国利益。另一种可能是斯诺登百密一疏,他离开美国之前已将机密文件上传到互联网,一旦他再次访问机密文件,任何蛛丝马迹都有可能被利用。尽管斯诺登曾称其加密文件永远不会被破解,但在可以聚集最优秀密码专家的国家机器面前,任何已知算法恐怕都未必保险。

  真相到底如何,一时半会恐怕很难知道,但这并不影响“解密”事件在相关国家泛起涟漪。对机密文件最耿耿于怀的自然是美国,美国司法部指控斯诺登的罪名中就有一项窃取并转移政府资产。斯诺登曾告诉美国媒体,如果公布所有文件,将是美国“最可怕的噩梦”。在放斯诺登一马和找回机密文件之间,美国政府心态很矛盾:既要设法阻止斯诺登继续公开机密,但又不愿承诺给斯诺登公平辩护的机会。因为作为一项原则,决不能开启此类向损害国家安全行为妥协的先例。所以斯诺登文件的内容曝光只是时间问题,虽然短期内冲击很大,但早日了结未必就是坏事。

  英国情报部门官员称这次泄露是英国的“巨大战略挫折”,这似乎令人费解,美国的机密曝光怎会成为英国的挫折?事实上,英国是“五只眼”情报联盟核心成员,斯诺登文件有大量英国政府通讯总部监听监视等间谍活动以及与美国国家安全局合作的内容。当然,干脆以情报人员安全为由,对情报工作布局进行一番调整,还有可能增加公众和议会的支持,所以也不排除这是英国政府释放的烟幕弹。

  斯诺登事件背后,各种力量的角力早已从地缘政治延伸至网络空间。看着这出堪比谍战剧的现实大片,人们不得不惊叹于互联网世界与真实世界交织后的波谲云诡,可以预计这件事还远远没完。斯诺登是互联网的忠实信徒,也是这个时代的盗火者。美国情报部门自恃国家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长期活动在公众视线之外,互联网迅速发展又给情报扩张提供了佳机,斯诺登以一己之力给这个庞大而隐秘的灰色地带撕开了一个口子。但是,这起事件也给世人带来警醒和深思:网络时代,人类社会已经缔结的规则、共识和协调机构似乎已不能完全适用,面对可能的风险,谁来保障我们的安全?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博士 汪晓风)

责任编辑:陈叶军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李克强:催生新动能实现发展升级

创新是国家强盛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技术革命对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实现发展升级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

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主办 网站编辑部电话:010-83079355 | 招聘启事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5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