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陕西

陕西榆林全力推进社区矫正工作

2015-06-18 17:06:11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陕西政法网 

  陕西省榆林市社区矫正工作按照“以人为本、管服并举、服务优先”的工作理念,规范社区矫正执法程序,创新社区矫正管理方法,形成了“32689”社区矫正工作思路,有效降低了特殊人群安全隐患,为创建平安榆林、幸福榆林创造了良好环境。

  一、落实“三个到位”。

  (一)组织机构到位。专门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共同担任组长的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各县区、乡镇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为组长,司法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工作正常有效开展。

  (二)制度落实到位。在社区矫正衔接、监督管理、教育矫正、考核奖惩工作中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范执法;市法院、市司法局联合发布了《社区矫正衔接管理办法》,有效改进了法院与司法行政系统社区矫正衔接机制。

  (三)队伍建设到位。组建了由司法行政管理人员和社区矫正志愿者组成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县区全部建成社区矫正“四位一体”管理帮教体系,由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村工作人员、矫正对象亲属组成社区矫正工作帮教小组,分工负责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监管、心理疏导以及档案整理工作。

  二、强化“两项机制”。

  (一)建立综合评估机制。通过全面了解社区矫正对象服从管理、思想表现、遵纪守法、社会支持、心理测试等方面的情况,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综合评估,将社区矫正对象分为宽管、普管和严管三类,建立综合评估机制。

   (二)建立分级分类管理机制。根据综合评估结果,对不同管理级别的社区矫正对象采取不同的监督管理和教育矫正措施,建立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在监督管理环节中注重经常走访谈话,实施动态管理;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坚持“五走访”,即新接收的要走访,有家庭纠纷的要走访,生活有困难的要走访,重大节日前要走访,有疾病时要走访,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三、实施“六个一”管控措施。即:每一日记载社区矫正对象行动方位和情况;每一周电话询问社区矫正对象工作思想情况;每一月参加司法所组织的学习、教育活动;每一月向司法所递交书面思想汇报材料1份;每一季度对社区矫正对象考核打分一次;建立“一”(E)网平台,对社区矫正对象实行网络化定位管理取得实效。各县区全部建起了社区矫正定位追踪管理平台,现累计发放定位手机835部,定位手机配备率达到70%,对重点矫正对象的定位手机配备率达到100%。

  四、突出“八个方面”主题教育。即:突出以“明确社区矫正性质、端正社区矫正态度”为主的身份意识教育;突出以“学习遵守社区矫正规章、依法接受社区矫正管理”为主的制度规范教育;突出以“真诚认罪服法、积极接受矫正”为主的认罪服法教育;突出以“积极参加教育学习、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主的思想道德教育;突出以“认真学习法律常识、争做知法守法公民”为主的法律常识教育;突出以“崇尚健康生活、拒绝毒品邪教”为主的禁毒拒邪教育;突出以“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自我矫治”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突出以“依法接受矫正、争取光明前途”为主的政策前途教育。

  五、实现“九化”工作目标。

  (一)是矫正对象接收规范化。市司法局经过实践演练形成一套制式的社区矫正对象接收宣告模式,在全市予以推广使用。严格坚持“社区矫正对象在位、法律文书齐全”的人员接收制度,对符合接收条件的,要求全部接收,接收当日依法对矫正对象进行宣告仪式,与社区矫正对象帮教小组签订帮教协议,发放社区矫正对象手册。

  (二)是经费、人员保障科学化。按照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政法经费保障工作意见》的精神,积极争取同级党委、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支持,建立适应工作需要的经费预算增长、专业人员保障到位的社区矫正工作动态保障机制,切实解决基层管理人员、业务、装备和办案等方面的问题。

  (三)是矫正方案个性化。司法所会同派出所、村(居)矫正工作小组等有关人员,制定针对性的教育矫正方案并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根据社区矫正对象改造情况,随时调整和修订矫正方案。

  (四)是帮困扶助人性化。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榆林市与条件较好的6个县区逐步建成为社区矫正及刑释解教人员提供矫正教育、就业指导、过渡性安置的安置帮教基地“新航驿站”与“新航之家”。市级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初步投入使用,满足对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的集中教育培训以及对“三无人员”的过渡性安置等需求。

   (五)是公益劳动多样化。按照松而不散、保质保量,做到“定时间、定任务、定标准、定地点、定监督考核人”的“五定”要求),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

  (六)是正面引导典型化。有意识地挖掘和树立正面典型,以点带面提升矫正质量,重点攻克少数消极对待社区矫正的矫正对象,千方百计把其改造成矫正积极分子,达到“攻克矫正难点,教育一大片”的矫正效果。

  (七)是奖惩考核公正化。采取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社区矫正对象实行计分考核,为行政奖惩和刑事奖惩提供合法依据,调动社区矫正对象改造积极性。

  (八)是解除矫正程序化。在矫正期间没有重新违法犯罪的社区矫正对象,各司法所将根据其服刑期间表现,出具社区矫正鉴定报告,按程序上报,由社区矫正办审批。发给《解除社区矫正通知书》后纳入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体系。

  (九)是矫正档案完整化。在全市建立成标准统一的档案管理模式,坚持社区矫正对象一人一档,详细记载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情况,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社区矫正对象个人专档资料,全力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高扬)

[责任编辑:张林晞]
相关报道

·北京海淀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报到宣告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加强社区矫正装备建设
·安徽宣城多部门完善社区矫正执法衔接工作
·湖南邵阳检察院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专项检查
·山东莱州:整合多方力量规范社区矫正工作
·福建龙岩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调研

·福建龙岩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调研
·陕西西安司法局召开社区矫正工作会议
·河北承德开展推进社区矫正工作
·浙江:打造社区矫正“宁波模式”
·河南商市司法局检查睢阳区社区矫正工作
·陕西咸阳中院推出社区矫正责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