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超标超量排污将加倍征税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记者白阳)国务院法制办10日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规定,对超标、超总量排放污染物的,加倍征收环保税;对依照环境保护税法规定征收环保税的,则不再征收排污费。
据悉,为促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财政部、税务总局、环境保护部在研究、吸收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
根据意见稿,环保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以及管辖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意见稿规定,环保税的征税对象分为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等4类,具体税目按照税目税额表的规定执行。对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的征收范围,按每一排放口的污染物种类数以污染当量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最多不超过3项(重金属污染物为5项)。省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污染物减排的特殊需要,增加同一排放口征收环保税的应税污染物种类数。
意见稿规定的税额标准与现行排污费的征收标准基本一致。省级人民政府可以统筹考虑本地区环境承载能力、污染排放现状和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目标要求,在规定的税额标准上适当上浮应税污染物的适用税额,并报国务院备案。
意见稿特别强调了环保税的两类优惠范围。根据意见稿,对农业生产(不包括规模化养殖)排放的应税污染物,机动车、铁路机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和航空器等流动污染源排放的应税污染物,城镇污水处理厂、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场向环境排放污染物不超过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的,免征环保税;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低于排放标准50%以上且未超过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一定期限内减半征收环保税。
意见稿指出,环保税将采用“企业申报、税务征收、环保协同、信息共享”的征管模式。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对申报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重点监控(排污)纳税人和非重点监控(排污)纳税人将被分类管理;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有申报数据明显不实、逃避纳税等行为的,可提请环保部门审核纳税人的污染物排放情况;环保部门和税务机关建立相关信息共享机制。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可在2015年7月9日前,通过登录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网址:http://www.chinalaw.gov.cn)等方式提出意见。
·环境保护税法形成草案稿 全国人大财经委建议尽早提请审议
·环保部建议抓紧出台环境保护税法 大幅提高企业排污费标准
·中国法学会: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
·河北将健全环境保护执法司法协调联动机制
·周强出席金砖国家大法官论坛环境保护讨论
·河北高院成立环境保护审判庭
·河北高院成立环境保护审判庭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宣传贯彻新环境保护条例
·浙江平湖成立环境保护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江苏南京检察院开展环境保护专题通报活动
·江苏盐城中院院长亲审环境保护“民告官”案
·高检院:依法严查环境保护领域渎职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