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队伍建设

河北石家庄公安落实执法公开工作

2015-06-10 08:09:07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法制日报 

  “我要知道那个小偷现在被怎么处理了。”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小司在等公交车时遭遇扒窃,所幸她及时发现,犯罪嫌疑人被群众扭送到公安机关。之后,小司经常到家门口的派出所查询案件最新进展。

  日前,小司又来到河北省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赵陵铺派出所,她径直走到触摸屏执法公开服务平台前,在输入案件编号和身份证号码后,便看到了犯罪嫌疑人已经被移送起诉的信息。“能在家门口轻松了解到案件信息,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太方便了!”小司高兴地对记者说。

  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公平便捷,只是石家庄市公安局深入开展执法公开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之一。通过一系列公开措施,石家庄市各级公安机关实现了执法必上网、过程必监督、信息必公开,不仅有效遏制了执法不公、不作为等问题,而且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公安工作升级、民警业务规范、人民群众满意的“三赢”。

  疏通“快车道”提高效率

  “您好,我已经在‘网上执法公开办事大厅’进行了预约,现在可以不排队直接办理证件申请手续吗?”近日,大学生小张来到石家庄市公安局出入境服务大厅窗口询问。在得到办事民警肯定的答复后,小张递过去准备好的证件,不出3分钟,就办完了申请手续。

  记者在石家庄市公安局出入境服务大厅看到,尽管前来办事的群众人数众多,但是咨询、领表、填表、领号、办证、缴费,各项业务都进行得井然有序。

  “过去群众对相关政策和业务流程不熟悉,过来办事带不全材料、摸不清程序,业务办理效率自然就低。”石家庄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支队长张向红告诉记者,自从深入开展执法公开工作以来,群众在家上网就能看到流程、下载表格,来到办事大厅后直接叫号办理,业务办理效率大大提升。

  2014年初,石家庄市公安局发布了执法公开目录,对6类25个执法公开项目进行细化分解,逐一明确了职责任务、公开主体、公开渠道、完成时限。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如今,从办案到行政管理,从交通治安到消防禁毒,从窗口服务到网上办事,石家庄市公安机关各项工作都驶入了“快车道”。

  依托执法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石家庄市公安局统一部署,全市两级公安机关将人口、治安、出入境等8个警种的所有窗口单位全面整合,建立集中办事服务中心,围绕简化手续、减少环节、缩短时限、优质高效下功夫,实现让群众少跑路、少排队。

  “出入境证件办理时限由15天缩短为10个工作日,正常户口迁入审批由15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居民身份证制发由60个工作日压缩至18个工作日,临时身份证1个工作日内办结……这在开展执法公开工作之前是根本不敢想的。”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王志忠说。

  搭建“监督台”赢得规范

  派出所内标准化功能分区,全市所有执法办案场所软硬件设施齐备,统一挂牌认证,不符合挂牌条件的一律停用,公安法制部门对基层公安机关办案全程同步监督……在执法管理上,石家庄市公安机关已经完全实现警务信息一网发、公安业务一网办,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深入。

  “开展执法公开工作后,能够公开的案件信息全部公开,而不是由办案民警自行决定是否公开、公开多少,如果执法中存在瑕疵,也会在公开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石家庄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赵鸿波向记者表示,执法公开工作倒逼民警办案必须规范,做到严格公正文明规范执法。

  2014年9月,石家庄市民田某的一辆电动自行车被盗,民警处警后没有及时进行立案调查。通过执法公开服务平台查询无果后,田某向石家庄市公安局进行了投诉。石家庄市公安局进行调查核实后,责令办案单位纠正了执法问题,并追究了办案民警的责任,使这起案件得到了依法及时处理。

  石家庄市公安局自主研发的执法公开服务平台,涵盖了全市公安机关办理的所有刑事、行政案件,实现了网上办案信息向执法公开服务平台的安全实时流转。案件当事人及其家属输入案件编号、身份证号码,就可以查询到受立案、办理进度、嫌疑人处理措施及起止时间、行政处罚、执法依据、权利义务等信息。

  赵鸿波坦言,过去,由于一些民警担心公开案件信息可能使案件侦办受到干扰,加之个别民警执法不规范,违反办案程序或者执法不公,不愿也不敢把案件信息公开。

  “执法公开服务平台推广后,把办案单位和民警、案件进展、嫌疑人处理措施等情况作为必须公开的执法信息,公开的程序和内容均由市公安局统一设定,既消除了民警对案件公开的顾虑,也增强了民警规范执法的自觉性。”赵鸿波说。

  与此同时,由于执法公开服务平台对内与网上办案系统、对外与公安机关网站互联互通,案件信息自动流转,公安法制部门与人民群众都将民警的办案行为看在眼里,对民警执法活动形成反向制约,有效遏制了网下办案、执法不公、不作为等问题。

  “集中办案区摄像头无死角全覆盖,案件信息上网公开之后再无法修改,通过公开的情况可以直接看出办案民警的执法水平和办案水平,这既是对民警的监督,也是对我们的督促。”被河北省公安厅评为全省基层执法公开示范单位的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赵陵铺派出所所长张建华告诉记者,自从开展执法公开工作后,“下水道案”、“人情案”已然销声匿迹。

  构筑“连心桥”赢得民心

  “派出所在受案时就告诉了我案件编号和执法公开服务平台的查询方法,这段时间里,我在家上网就能查到案件进展、犯罪嫌疑人处理情况等信息。”两个多月前,石家庄市民邓某因与他人发生口角被人殴打致轻伤,他告诉记者,执法公开服务平台既为当事人节约了时间和经济成本,也打消了群众对执法透明度的顾虑。

  作为河北省公安系统执法公开的起点,2012年10月,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赵陵铺派出所就开始将案件信息向特定人员公开。如今,通过一年多的运行,最早在赵陵铺派出所投入使用的执法公开服务平台已经发展到第二代,群众通过触摸屏就可以使用案件查询、法律法规、信息发布、咨询互动、行政复议、国家赔偿、治安户政、出入境等八大版块功能。

  这样的执法公开服务平台,在石家庄市各公安办证大厅、市区所有派出所、刑警队以及县域城区所队和辖区人口密集、案件较多的基层所队,实现了全覆盖。同时,经过对“燕赵警民通”门户网站进行优化升级,实体的执法公开服务平台与网上服务大厅、投诉大厅和办事大厅实现功能互通、信息实时流转,群众在线上线下都能享受到“键对键”的便捷。

  截至目前,执法公开服务平台累计查询达4万余人次,石家庄市公安机关通过该平台发现执法问题30余例,全部整改到位,共受理群众意见、建议80余条,赢得了广大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2014年5月,石家庄市公安局长安分局在全省率先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了执法公开在微信、微博、手机网站、传统门户网站的“四网”合一,将执法公开延伸到最前沿阵地,使其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辖区的居民通过手机就能实现业务咨询、预约办事,都说这就是‘老百姓手边的公安局’,实在是太方便了!”石家庄市公安局长安分局谈固派出所社区民警张翠辉说。

  张翠辉告诉记者,有了手机上的执法公开平台,群众不用跑到公安机关,甚至不用联系民警,就能了解到详尽的办事指南和最新的警务资讯,“这样的执法公开使公安工作不仅做到老百姓身边,更做到老百姓心上”。

  通过执法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群众与民警的关系更加融洽。民警个人信息全公开,民警成为群众需要帮助时第一个想到的人;公安机关不断扩展信息公开的形式,从线下到线上,从社区的公告栏、LED屏,到微博、微信、短信,实现了群众全天候“无死角”了解警情民情;群众通过各执法公开平台反馈信息、表达意愿,搭建起民警与群众的“连心桥”。

  “执法公开的效果体现在老百姓的利益上,老百姓是执法公开的最终受益者。”石家庄市长安区谈固街道金嘉园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国生向记者表示,通过执法公开工作,群众有事找得着人、问得清楚、办理得了,群众的诉求就会得到满足,对公安机关的工作就会满意。

  通过深入开展执法公开工作,在2014年度全市政风行风民主评议与优化发展环境民主评议中,石家庄市公安局在51个市直部门和单位中取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在22个参评的县级公安机关中,取得第一名的占到三成。近3年来,石家庄市公安机关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逐年下降,平均降幅超过20%。

  “公安执法公信力的实现,人民群众满意度的提高,就是通过消除司法神秘感,推进执法公开来实现的。”石家庄市公安局副局长张建芬说。

  “出入境证件办理时限缩短为10个工作日,正常户口迁入审批压缩至5个工作日,居民身份证制发压缩至18个工作日,临时身份证1个工作日内办结……这在开展执法公开工作之前根本不敢想。”新华公安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王志忠说。

  搭建“监督台”赢得规范

  派出所内标准化功能分区,全市所有执法办案场所软硬件设施齐备,统一挂牌认证,不符合挂牌条件的一律停用,公安法制部门对基层公安机关办案全程同步监督……在执法管理上,石家庄市公安机关已经完全实现警务信息一网发、公安业务一网办,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深入。

  “开展执法公开工作后,能够公开的案件信息全部公开,执法中存在瑕疵,也会在公开过程中暴露出来。”石家庄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赵鸿波表示,执法公开倒逼民警办案必须公正文明规范执法。

  石家庄市公安局自主研发的执法公开服务平台,涵盖全市公安机关办理的所有刑事、行政案件,实现网上办案信息向执法公开服务平台安全实时流转。当事人及其家属输入案号、身份证号码,可以查询到受立案、办理进度、嫌疑人处理措施、执法依据等信息。

  赵鸿波坦言,过去,由于一些民警担心公开案件信息可能使侦办受到干扰,加之个别民警执法不规范,不愿也不敢公开案件信息。

  “执法公开服务平台推广后,办案单位和民警、案件进展、嫌疑人处理措施等情况必须公开,公开的程序和内容均由市公安局统一设定,既消除了民警的顾虑,也增强了民警规范执法的自觉性。”赵鸿波说。

  “集中办案区摄像头无死角全覆盖,案件信息上网公开之后再无法修改,通过公开的情况可以直接看出办案民警的执法水平和办案水平。”新华公安分局赵陵铺派出所所长张建华告诉记者,开展执法公开工作后,“下水道案”“人情案”已然销声匿迹。

  构筑“连心桥”赢得民心

  作为河北省公安系统执法公开的起点,2012年10月,赵陵铺派出所就开始将案件信息向特定人员公开。通过一年多的运行,最早在赵陵铺派出所投入使用的执法公开服务平台已经发展到第二代,群众通过触摸屏就可以使用案件查询、法律法规、信息发布等八大版块功能。

  这样的执法公开服务平台,在石家庄市各公安办证大厅、市区所有派出所、刑警队以及县域城区所队和辖区人口密集、案件较多的基层所队,实现全覆盖。经过对“燕赵警民通”门户网站进行优化升级,实体执法公开服务平台与网上服务大厅、投诉大厅和办事大厅实现功能互通、信息实时流转,群众在线上线下都能享受到“键对键”的便捷。

  截至目前,执法公开服务平台累计查询4万余人次,发现执法问题30余例,全部整改到位。

  2014年5月,长安分局在全省率先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实现执法公开在微信、微博、手机网站、传统门户网站“四网”合一。

  “辖区居民通过手机就能实现业务咨询、预约办事,都说这就是‘老百姓手边的公安局’,实在是太方便了!”长安分局谈固派出所社区民警张翠辉说,有了手机上的执法公开平台,群众不用跑到公安机关,甚至不用联系民警,就能了解到详尽的办事指南和最新的警务资讯,“这样的执法公开使公安工作不仅做到老百姓身边,更做到老百姓心上”。

  民警个人信息全公开,民警成为群众需要帮助时第一个想到的人;公安机关不断扩展信息公开形式,从线下到线上,从社区公告栏、LED屏,到微博、微信、短信,实现群众全天候“无死角”了解警情民情。

  通过深入开展执法公开工作,在2014年度全市政风行风民主评议与优化发展环境民主评议中,石家庄市公安局在51个市直部门和单位中取得第一名。近3年来,石家庄市公安机关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逐年下降,平均降幅超过20%。

  “公安执法公信力的实现,人民群众满意度的提高,就是通过消除司法神秘感,推进执法公开实现的。”石家庄市公安局副局长张建芬说。(马竞 周宵鹏)

[责任编辑:张斌]
相关报道

·河北石家庄中院获批设立环境保护审判庭
·河北法院与省直单位签署诉调对接合作备忘录
·河北、福建、贵州5名官员被检察机关查办
·河北检察院开展检察开放周活动
·河北石家庄交管局出台措施全力保障高考
·河北公安机关将开展“警营开放周”活动

·河北公安机关将开展“警营开放周”活动
·河北唐山检察院公开审查刑事申诉案件
·河北司法厅启动青少年宪法主题教育活动
·河北法院:深化司法公开 促进司法公正
·河北政法委启动司法公开月活动
·河北检察机关依法对魏鹏远涉嫌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