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发布环境侵权司法解释
规定私益诉讼公益诉讼共同适用的一般法律规则 从八个方面对案件法律适用问题进行解释
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自2015年6月3日起施行。
这是2015年1月1日新环境保护法生效以来,最高人民法院继发布《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之后,颁布的第二个审理环境责任纠纷案件的司法解释。《解释》不仅适用于环境私益诉讼,而且适用于环境公益诉讼,规定了两类诉讼共同适用的一般法律规则。《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积极落实中央“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解释》共十九条,主要从八个方面对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解释。一是明确《解释》的适用范围,既包括环境私益诉讼案件,也适用于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既适用于污染环境案件,也适用于破坏生态案件。二是明确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的归责原则和减免事由。三是明确了数人分别或者共同排污时,污染者对内对外的责任承担方式。四是明确了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和污染者的诉讼地位和责任承担。五是明确了被侵权人和污染者之间的举证证明责任分配原则。六是明确了环境污染案件中有关鉴定意见、检验检测或者监测报告以及专家辅助人的意见等有关证据的适用。七是明确了环境污染案件中有关行为保全和证据保全措施的适用条件和程序。八是明确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中侵权人承担责任的方式。
据介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解释》,旨在统一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的裁判标准,解决司法实践中环境污染责任归责原则、责任构成以及数人侵权责任划分等法律适用不统一等疑难问题,指导全国法院正确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切实保护受害人的民事权益,用严格的司法程序保护好我国生态环境和美丽家园。(罗书臻)
·青海:严打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药安全犯罪
·河北唐山加强金融法治环境建设
·四川成都多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活动
·河南许昌检察院:营造全民守法的法治环境
·贵州遵义检察机关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北京: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改善执业环境
·北京: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改善执业环境
·广东:将专设跨行政区划环境资源审判机构
·重庆渝北法院开展环境司法专门化实践活动
·最高法:发挥审判职能 加强环境治理法治化
·公安部:环境违法屡禁不止问题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