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重庆法院总结近三年行政审判工作

2015-06-01 16:59:38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重庆法制报 

加大司法改革力度 保障法人和公民权利

重庆法院近三年行政审判工作成效明显

  在重庆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期间,市高级法院院长钱锋向会议报告了市法院行政审判工作的情况,2012年至2015年3月,全市法院受理行政案件20757件,结案率94.3%。其中,一审行政案件结案率93.7%;二审行政案件结案率96.3%。审查非诉行政执行案件裁定准予执行率81.7%。

  深化改革——优化审判机制

  近三年来,全市法院深化改革,不断探索完善科学规范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提升审判绩效、优化办案效果,主要有五个方面的改革举措。

  一是启动行政案件管辖制度改革,逐步推进指定管辖、提级管辖、交叉管辖和集中管辖的改革内容。仅2014年,全市法院指定交叉管辖案件349件,占全市一审行政诉讼案件的7%。二是推行行政诉讼简易程序,提高审判效率。市高级法院连续四年推行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至2013年,试点法院已增至24个,覆盖全市法院总数的55.8%。2014年,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328件,平均审理时间23天,与普通程序相比审判效率有大幅提高。

  三是推行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实质化解争议。自2012年起,在部分中级基层法院,市高级法院进行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试点,试点率达到76.7%。在试点的两年里,试点法院共审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案件66件,实质化解纠纷60件,实质化解率高达90.9%。四是推行司法建议制度,密切关注行政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准确研判矛盾态势,及时提出司法建议,优化办案效果。三年来,全市法院共发出司法建议347件,行政机关反馈216件,反馈率为62.2%。五是推行案例指导制度,及时总结审判经验,统一法律适用,提高审判质量。

  保障诉权——司法救济无障碍

  全市法院强化诉权保障,畅通诉讼渠道,实现无障碍司法救济,也有五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全市法院密切立审配合,统一案件受理标准。凡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行政争议,全部依法纳入司法审查视野,杜绝出现不登记、不作裁定、不予答复又不受理的现象。

  全市法院将传统方式与高科技结合,升级诉讼服务中心,优化网上预立案及材料查询,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的行政诉讼服务。不折不扣地落实诉讼引导、判后答疑、司法救助等为民便民措施,有效解决群众在行政诉讼和信访过程中的“问累”、“诉累”等问题。

  全市法院深化司法公开,坚持一审、再审行政案件全面开庭审理,倡导二审、申诉复查行政案件开庭审理或举行公开听证,力求在当事人深度参与行政诉讼后形成司法裁判,提升当事人对行政案件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推进生效行政裁判文书上网,自2014年开展裁判文书上网工作以来,全市三级法院主动公开各类行政裁判文书共5313件。

  全市法院全面清理限制收案的“土政策”和隐形门槛,健全内部监督工作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市高级法院经常开展诉权保护专项检查,对行政案件数量较少和下降幅度较大的法院专门会诊,随机抽查基层法院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的一审行政案件,分析原因查找问题,督促落实起诉保护制度。2012年以来,因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一审裁定不予受理行政案件仅284件,占一审行政案件受案数量的1.8%。

  实践中,有个别公民和法律工作者提起数量繁多的行政诉讼案件,用意在于挑起争端或借此造势,以获取不正当的法外利益。为此,全市法院正确识别滥诉情形,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通过规范公民代理人的身份核实、备案登记、信息互通等工作规制滥诉,以避免程序空转和司法资源的浪费。

  钱锋表示,下一步我市法院将着力破解“三难三案”,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新行政诉讼法,稳妥推进行政审判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进最高法院安排的改革试点任务。(唐孝忠)

[责任编辑:张斌]
相关报道

·重庆公安“擦亮”户籍窗口 让群众更满意
·重庆政法委:政法领导干部要当好引领者
·重庆五中院:“试水”破产案件集中管辖
·重庆公安一年破4000起经济犯罪案件
·重庆公安开展保健食品销售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重庆高院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

·重庆高院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
·重庆一分院打造案件管理“四大中心”
·重庆南川法院:借力地方媒介曝光“老赖”
·重庆万州公安局:加强治安 提升群众安全感
·重庆政法委领导赴基层调研政法工作
·司法部戒毒局赴重庆检查“两专”活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