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广东广州试点重大信访案件外包律师项目

2015-05-28 16:42:14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广东政法网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司法局以实施“信访维稳案件外包律师”项目为契机,会同市律师协会积极探索在花都区狮岭镇等地试点推进律师公共法律服务,由政府以采购法律服务形式,引入律师为信访当事人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借助律师“第三方”优势,促进了信访维稳案件和矛盾纠纷的有效解决,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多方共赢的局面,推动了社会治理方式创新,提升了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市领导:试点重大信访案件外包律师解决

  处理信访维稳案件,尤其是重大疑难和陈年积案,是多年困扰地方党委政府的难题。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广州也正处于矛盾纠纷凸显期、多发期、易发期阶段。如何更好妥善处理信访维稳案件、化解矛盾纠纷是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探索解决的重大课题。律师是法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专业性、中立性的“第三方”,律师介入矛盾纠纷处理,更容易被有关各方接受,进而解决矛盾问题。正于基于这一分析判断,在2013年7月29日召开的广州市律师工作座谈会上,有律师代表向出席会议的陈建华市长介绍了上海、浙江等地将信访案件有偿外包给律师的经验做法,并建言广州予以借鉴。陈市长当场指示要求“由市司法局牵头,选择在有条件的地方,试点开展将重大信访维稳案件有偿外包给律师解决。”

  遵照陈市长上述指示,广州市司法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起来。主要领导多次过问并作指示,始终把这项工作当作大事抓紧抓好。局党委专门召集相关处室负责人专题研究,明确工作思路和措施。去年,广州市委采纳市司法局意见,将信访案件外包律师事项列入2014年度全市全面深化改革的要点,市社工委又将这项工作列入社会建设观察创新项目,这些为市司法局推进这项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市司法局:统筹推进试点工作

  “信访维稳案件外包律师”项目是惠民实事。市司法局把项目落实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内容,强化措施,抓紧抓好,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一是推动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律师工作的意见》。为更好发挥律师在信访维稳工作中重要作用,优化律师业发展环境,市司法局牵头市法制办、市人大法工委等单位起草了文稿。2014年6月23日,经市委、市政府同意,文件印发全市实施。该文件强调 “充分发挥律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提出“完善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机制”,“积极引入律师参与重大疑难涉法涉诉案件的解决”等许多创新思路和措施规定,为市司法局推进“信访维稳案件外包律师”项目落实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是主动协调落实外包经费。市司法局委派专人,以上门沟通和通讯联系等方式,主动与市财政局协调解决信访维稳案件外包经费及相关政策问题,据理力争,反复多次协调工作,终于取得理解和支持,为项目推进提供经费保障。 三是精心选定试点单位。经研究论证,市司法局利用本局一处级干部前往挂职锻炼的机会,选择信访维稳案件较突出的花都区狮岭镇作试点。在“7.29”会议的次日,由市律师协会与花都区狮岭镇政府签订了购买专业法律服务框架协议,由该镇政府以每个案件7000元标准,将7件被省、市信访部门“挂牌”的历史积案分别外包给律师(所)处理,市律师协会负责组织、协调、指派律师事务所参与服务,并且每个案件由一位镇领导负责跟进。日常,市司法局挂职干部具体负责对项目试点工作进行协调、监督和指导,并将遇到困难问题及时报镇领导,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四是支持区司法局试点。在新中国大厦消防整治工作当中,荔湾区司法局迅速成立法律服务组,以政府采购方式,引入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20位知名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此后该区司法局相继支付律师现场值班、出具法律意见书、参与调解及诉讼等补贴共3.175万元。

  承办律师:专业服务化解纠纷“疑难杂症”

  承诺就是责任。接办案件后,每个参与律师事务所、律师的高度重视。受聘律师事务所选派出政治过硬、专业扎实、经验丰富的律师负责对接服务。在花都区狮岭镇试点中,承办律师主动到镇到村社大队了解案情,加强与对接的镇领导联系,深入调查了解案情,一步一步形成办案思路,在综合分析论证基础上,及时向镇政府出具每个案件的法律意见书,明确处理方向,切实推动矛盾问题的有效解决。如“联合村新屋经济社毕文杰等人信访案”,反映的社长毕绍强违反计划生育和私自转让集体土地及商铺问题,两次到省上访,区委书记亲自接访,都无法解决。经办律师多次进村调查取证,走访关键当事人,巧用智慧,法律与情理并举,提出意见和证据分析合用,得到了当地群众和当事人的信任,提供的法律意见受到镇政府重视。去年该村“两委”换届选举,原社长落选,涉事群众表示不再上访,省信访部门已作销案处理。更重要的是,经办律师在香港成功调查获取了原社长计生问题的证据,为该镇下一步处理赢得主动。再如“凤凰公寓许文海等业主信访案”,经办律师主动与信访人沟通,在召开法律解释会、积极引导法律途径解决的同时,提出完善房地产手续保障信访人权益,并通过购买债权方式解决信访人的诉求的意见,最终被各方接受,促成了问题解决,使案件成功销案。在荔湾区新中国大厦消防整治工作中,经办律师为业主出具法律意见书或法律咨询,有时一天接待人数近百人次,意见受到尊重,取得良好效果。

  评估与启示:突出成效彰显推广价值

  经各方共同努力,目前项目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花都区狮岭镇外包律师7件信访维稳案件中,有5件已被省、市信访部门成功销案,2件事态得到稳控;新中国大厦消防整治工作稳步推进,在受聘律师努力下,48户商户办理了退租手续,近800个消防隐患得到整改,局面稳定,得到政府和群众高度评价,受到《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传媒关注报道,展现了广州律师的风采。实践表明,重大信访案件外包律师项目, 在推动社会建设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创新性:一是解决社会矛盾方式上的创新。借助律师“第三方”优势,容易赢得当事各方的信任,促进了信访维稳案件和矛盾纠纷的解决; 二是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方式的创新。通过律师包案,为基层干部群众普及了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三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方式的创新。律师帮助政府解决了社会管理难题,助推政府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四是推进社会建设方式的创新。该项目贴近民生、服务民生,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

  同时,该项目试点经验亦给予不少启示,具有推广的重要价值。启示一:重大信访案件外包律师有利于信访维稳案件的依法彻底解决。引入作为“第三方”的律师解决信访维稳案件,促进“案结事了”; 启示二:重大信访案件外包律师有利于法治广州建设。律师深入基层包案,有利于增强基层干部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启示三:重大信访案件外包律师有利于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运用依法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组织发动包括律师、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协会在内的社会力量,合力解决社会问题; 启示四:重大信访案件外包律师有利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借助律师解决信访维稳案件,使政府专注解决其它重大问题,规范行政行为,促进“小政府大社会”建设; 启示五:重大信访案件外包律师有利于服务和保障民生。通过律师介入,尊重和保障群众合法合理的诉求,切实有效解决了矛盾纠纷,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综上所述,重大信访案件外包律师工作是贯彻落实“四个全面”的生动体现,适应了平安广州、法治广州建设的发展需要。(黄庆伟 陈毅恩)

[责任编辑:李镕良]
相关报道

·广东检察院: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落实措施
·广东:互联网侵权诉讼连续数年持续高发
·广东深圳检察院努力提高司法公信力
·广东高院部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广东汕头中院召开全市法院立案登记制工作会议
·广东检察院:传达学习“三严三实”会议精神

·广东检察院:传达学习“三严三实”会议精神
·广东听取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情况汇报
·广东深圳检察院推行办案责任制改革
·黑龙江广东重庆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
·广东公安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
·广东公安开展创新大赛推动公安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