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通报依法惩治涉医犯罪情况
2014年以来共受理医疗损害赔偿案件26962件审结23001件 同时公布4起典型案例
5月26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一年来人民法院依法惩治涉医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相关工作情况,同时公布了第二批4起涉医犯罪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刑五庭副庭长马岩,刑一庭审判长邹雷出席通气会并介绍有关情况。
这4起案例分别是连恩青故意杀人案、王敏寻衅滋事案、陈金泉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案、赵君堂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案。其中,故意杀人犯连恩青已于昨日被依法执行死刑。
据介绍,2014年,全国法院共审结暴力杀医、伤医等犯罪案件155件,有效遏制了涉医违法犯罪的高发态势。在审判工作中,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依法从严惩处严重涉医犯罪。一是对于无端猜疑,蓄意报复,犯罪手段残忍、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被告人,或者故意扩大事态,教唆他人实施涉医违法犯罪行为,以及以受他人委托处理医疗纠纷为名,实施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等行为的被告人,坚持依法严惩,该重判的坚决依法重判。二是对于在医疗机构违规停尸、私设灵堂、摆放花圈、焚烧纸钱、悬挂横幅、堵塞大门或者以其他方式扰乱医疗秩序,造成严重损失或者情节严重的,坚持依法严惩。
据了解,去年以来,全国法院共受理医疗损害赔偿案件26962件,审结23001件。在审判工作中,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努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畅通医疗纠纷司法处理渠道,最大限度在司法环节上化解医患矛盾和纠纷。在立案环节,对于符合起诉条件的医疗损害赔偿案件,做到有案必立。在审判环节,积极开展诉讼调解,对调解不成的,及时依法判决。在诉讼过程中,注重加强诉讼指导,强化对权利义务、诉讼风险等事项的告知工作。在审判后,加强法律释明、裁判说理以及判后释疑等工作,为群众诉讼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有效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据相关部门统计,2014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达76亿人次,比上一年增加3亿人次,而同期医疗纠纷下降8.7%,涉医违法案件下降10.6%。总体上,各地医疗秩序明显好转,医患双方满意度有所提升。(李阳)
·公安部:打击涉医犯罪 依法维护良好医疗秩序
·甘肃公安厅开展整治涉医及食药领域犯罪行动
·河南:从严查处涉医突发案事件
·四川省首个涉医案件处理机制出台
·上海:医警联动,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
·江西多部门联动依法处理涉医违法犯罪
·江西多部门联动依法处理涉医违法犯罪
·河北唐山“利剑”行动专项整治涉医违法
·广东深圳开展为期一年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
·辽宁公安机关强化涉医安全防范工作
·云南:10部门联合打击涉医违法犯罪
·福建省开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