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省呼和浩特市“法律进企业”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两个一流”,加快推进“三个建设”,实现“两个率先”的发展战略,扎实有效推进,企业员工的法律素质得到有效提高,企业法治化管理水平得到一定提升,为首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突出重点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呼和浩特市始终坚持把“法律进企业”作为普法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将企业学法用法工作纳入全市“六五”普法规划和决议,做出整体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并将“法律进企业”任务进行科学分解,分别落实到责任部门和单位。并建立了全市“法律进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对企业普法工作的指导、督促力度。制定了《呼和浩特“法律进企业”考核细则》,每年对“法律进企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对企业学法用法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学法用法工作的扎实、深入开展。
同时,坚持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为重点,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通过举办培训班、评估考核、交流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提供适宜的途径。
创新方法多种形式开展普法
举办了全市企业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结合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举办了全市安全生产文化节活动。通过设置法制宣传栏、开辟法律图书角、建立职工法制学校、设立普法网页等多种方式,加强企业普法阵地建设。市供电局在内部办公系统OA开辟了“法治呼供”专栏,及时上传最新出台或修订的法律,供员工查询学习;富泰热力充分利用内部期刊报纸开设法制专栏进行普法宣传;伊利集团建立了企业法治文化长廊,张贴法律法规、企业管理制度、法治格言、宣传图片以及员工学法心得,在企业内部营造了浓厚的学法氛围,让广大员工在耳濡目染之中增强了法律意识,丰富了法律知识。
典型带动法律进企业收到实效
随着首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企业数量逐年增多,截至2014年5月,呼市共有规模以上企业502家,不同的企业由于所有制形式不同,生产经营方式不同,企业学法用法工作开展情况也不尽相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典型带动、分类推进的工作思路。目前,全市已确立伊利集团、内蒙电力设计院、呼市供电局等10家企业为“六五”普法示范企业,示范企业做到了普法机构、人员、经费、场所四落实,学法用法档案完备,依法治企各项规章制度齐全。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提升整体水平。同时,在工作中,注重针对不同类型企业采取不同的法制宣传教育方式,不同的工作方式调动了企业开展学法用法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确保了了全市“法律进企业”工作收到实效。
学用结合全面创建“法治和谐企业”
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全面开展了“法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出台了《呼和浩特“法治企业”创建方案》,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企务公开活动,大力推进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建设,保障了职工的民主权利。加强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实现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合法化。积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呼市总工会积极构筑维权互助平台,开通了“职工维权热线”、“QQ”心理咨询室;呼市司法局充分发挥法律援助职能作用,为职工提供法律援助;大力加强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工作,推动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法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企业的依法运行机制,促进了首府企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呼和浩特市司法局供稿)
·内蒙古: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会议
·内蒙古公安举办禁毒宣传教育培训
·内蒙古部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内蒙古检察机关开展规范司法行为整治工作
·内蒙古公安明确重点全面治理
·内蒙古检察院部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
·内蒙古检察院部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
·内蒙古包头:开展打击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
·内蒙古法制办启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
·内蒙古检察院开展科技强检示范院创建活动
·内蒙古边防搭建官兵互动交流平台
·内蒙古检察机关开展职务犯罪侦查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