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黑龙江省公安机关克服警力匮乏、民警年龄老化、后续力量补充不及时等诸多困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创新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刑事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命案发案率再创历史新低,命案积案破案率排名全国第一,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连年提升,2014年分别达到95.38%和95.62%。
今年春节期间,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深入公安机关慰问时表示,黑龙江公安民警内心忠诚、性格豪迈,具有正义和善良情怀。2015年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重要一年,黑龙江省政府将大力支持公安改革,让这支神圣的队伍更好地发挥作用。
架起警民连心桥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队伍建设,解决问题和健全机制并重——以此为出发点,黑龙江省公安机关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深入推进公安工作更好融入大局、公安机关更好融入社会、公安民警更好融入人民。
“怎样当警察、做什么样的警察?就是要真正融入人民,与人民打成一片,做人民认可的好人、亲人、能人,探索坚持群众路线的新方法、新途径,对党忠实、待人诚实、为人朴实,一步一个脚印地为群众谋利益、做事情、解难题。”黑龙江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孙永波表示。
实际工作中,黑龙江省各级公安机关努力构建公安民警与群众之间“亲人”般的关系,并按照省公安厅顶层设计积极思考怎么样、用什么方法把公安工作做好。2014年,“向人民报告”、“五进七讲”、警民恳谈、警营开放、回访制度架起了警民连心桥。
据了解,黑龙江省110报警服务台2014年共接报警电话226万余个,接受群众求助27万余件,有效救助伤员3500余名,救助群众13600余人。
服务大局推进“四项建设”
按照中央和公安部党委的统一部署,黑龙江省公安机关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争当实践者,全力推进“四项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群众、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近年来,黑龙江省公安机关不断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打防控一体化运行机制、警务公开机制和执法岗位责任制,改进应急指挥机制,加快推进科技信息化、基层基础、警务保障建设,深化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并通过苦练‘学功’、‘思功’、‘做功’、‘访功’培育战斗力,奠定全省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根基。”孙永波说。
苦练“学功”,即加强政治理论、本职业务学习,真正做到熟知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业务知识,会擒敌自卫、会执法执勤、会管理服务、会群众工作;苦练“思功”,即提高观察力、调研力、总结力和创新力,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水平;苦练“做功”,即强化责任意识、服从意识和“最好”意识,确保每一次执法行为都体现自己的最高水平;苦练“访功”,即健全落实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大力推进城乡社区警务战略,深入村头、地头、炕头,实现走访群众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最大限度地收集社情民意、开展宣传教育、化解矛盾纠纷、整治治安隐患,组织发动群众共同促进社会和谐。
有效提升社会矛盾化解能力
近年来,黑龙江省基层公安机关和基层一线民警在高强度的警务实战中,总结出的一系列经验做法、研发出的一系列科技应用工具,对全省公安业务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制定落实《全省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三年规划(2014—2016年)》,强化执法培训、执法管理、执法监督,执法办案场所改造率达99.63%,有力推动了法治公安建设,各级公安机关社会矛盾化解能力有效提升,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实现了稳、准、狠。去年,黑龙江省公安机关通过开展“冬季社会治安整治”、“护农保耕保收”、“打四黑除四害”、“缉枪治爆”等10余项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遏制各类违法犯罪,5次集中排查整治共化解社会矛盾纠纷6000余件。全年有广泛社会影响的37起恶性案件全部告破,共破获涉毒案件万余起。
凭借大胆创新的勇气、奋力创优的志气,黑龙江省公安机关内部形成了“非常能战斗、非常能吃苦、非常讲奉献、非常听指挥”的龙江公安精神。2014年,黑龙江省有145名民警因公负伤,4名民警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荣誉称号,3个集体和3名个人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记者 冯锐)
·黑龙江广东重庆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
·黑龙江绥化:"三查一否决"让整治"硬起来"
·黑龙江检察院开展虚假诉讼专项监督活动
·黑龙江高院举办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黑龙江检察院开展专项监督活动打击虚假诉讼
·黑龙江公安建成先进典型培养平台
·黑龙江公安建成先进典型培养平台
·黑龙江政法委合力推进陪审员制度改革
·黑龙江公安专项治理立案突出问题
·黑龙江四项措施推动公安改革
·黑龙江哈尔滨公安半年破毒案746起
·黑龙江公安四项措施强化道路安全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