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警营是浩瀚的银河,这里则是静谧的夜空;如果说警营是无垠的草原,这里则是给养的沃土;如果说警营是挥洒热血的战场,这里则是被寂静包围的角落。这是一个庄严而神圣的禁区——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枪械库。
三间近百平方米的枪械库,远远望去,由外至内已被水泥砖块、钢筋护栏围得密密实实。枪械库办公室里摆放了两台电脑,整洁的桌子外加几把椅子,一个简单的铁皮柜陈列着类目齐全的档案。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楼道里传来。没等脚步声到库房,一位中等个头、体型微胖的枪管员已站在禁区枪弹领用登记处。他就是自西宁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成立以来一直守在枪支弹药库管理岗位上的民警徐永祥,人称“老徐”。
德行为先,甘于寂寞
“来了啊,审批单我看看。”
“恩,领用前检查好装备,在登记处把字签上。”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不知说了多少遍。
老徐的工作说简单也简单,到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点核查库存枪支弹药数量,翻看前一天的值班日志,雷厉风行的他用在这项“简单”工作上的时间足有半小时。平日里的枪弹出入次数多,自早6时到半夜乃至次日凌晨,均有装备出入,唯有一切妥善入库,才能伴着两部电话“休息”。不过,周末会轻松点。
这工作要说忙起来,会让老徐恨不得多长几张嘴,多长几双手。别看这本该寂静的枪械库,却常常不那么寂静。有时候赶上公安比武活动,少说十几个单位临时存取枪支弹药,总数超过百余支、千余发;有时候半夜里紧急出警,要立即把枪弹装备准备好;有时候远距离处突任务,就要做好携行枪弹的保障工作。当然,最多的还是日常勤务枪弹装备的出入:白天、夜间待命勤务、突击队训练、街面武装巡逻……这一出一进,每天少说有八次枪弹及装备的出入核查登记、数量统计。这里的每一支枪、每一发弹,老徐都要严格把关,容不得半点差错。
老徐常说:“这里的工作不要求体能、技能有多好,但德行为先,政治素质必须过关,工作责任心就是最好的体现。特警是个年轻的队伍,人员流动性大,但要耐得住性子,养成对待工作认真严谨的态度,相信无论以后去哪儿都会发光。”
枪弹无情,人却多情
初任枪管员的民警小李才来不久,原本活泼开朗的他最近却不爱说话,每到值班期间就拿着手机低着头,一看就是一天,对待工作心不在焉。这一举一动,老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过沟通才知道小李对枪管员职位认识不够,起初是奔着不用训练、工作轻松才来的。可是随着时间的积累,长期面对封闭的值班室和“不会说话”的枪弹,产生了逆反心理,浮躁情绪使得工作懈怠,迷上了手机游戏。
于是老徐当起了“心理辅导员”主动找小李谈心,从工作、家庭、社会角度出发,耐心讲解枪支弹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小李慢慢地明白了:如果把枪支弹药这点重要性看淡了,看轻了,就是把枪支弹药的管理等同于一般物资的管理。枪支弹药一旦失控、丢失、被盗,将会给社会、警队产生巨大危害,结果就是小事演变成大事。同时,在枪支弹药安全管理工作中,要敢于坚持原则,不讲情面,严格制度,做到“三铁一死”即铁面孔、铁心肠、铁指标和死命令。只有警钟长鸣,才能把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这样一来,枪管员的政治素质提高了,责任心就强,遵守纪律规定的自觉性提高了,事故隐患必然会大大减少。
生活中的老徐是个丰富细心的人。为了使大家的工作环境更加轻松,老徐经常拿来水果和点心分享给大家,作为值夜班时的“小菜”。他还在原本寂静的办公室养起了一株株绿植,外加一群活泼的鱼儿。他说:“枪弹无情,我们的工作生活需要这些小家伙儿来添色增彩。”随着工作环境的改变,大家的心情好了,工作热情也提高了。
在老徐的带领下,大家把重心放在钻研业务上,枪械库的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经过细心设计,他们把平时的工作内容汇总在18本台账里。这些台账并不是面对上级的考核检查,而是为了把简单的工作做细致,把细致的工作做认真,把多年的经验积累下来,真正做到枪弹出入必审批,枪弹出入必登记,枪弹出入必统计。这一本本台账就是他们辛勤工作最好的体现。
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特警队员,而老徐却留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中,一待就是十年,十年里从未有过完整的节假日。
2015年,民警老徐依然与枪为伴,只为守好这条平安线。(记者 仓 烜 通讯员 李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