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在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后,若提出变更强制措施的申请,上海检察机关将进行公开审查,以有效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记者昨天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了解到,上海检察机关将在前期探索和试点的基础上,在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中全面推行公开审查方式。
过去,检察机关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时,大多采取内部审查的方式,并不向犯罪嫌疑人或其辩护人等进行公开。根据新修改的刑诉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
从2012年底起,上海检察机关先后出台多项制度规定,对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启动条件、时限要求、审查方式、工作流程等进行明确。2014年6月起,在浦东、虹口、奉贤等区检察院试点基础上,全市检察机关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进行了统一归口办理,同时规定成立不少于三人的专门办案小组。在此过程中,上海检察机关探索引入公开审查程序,规定对于案情重大复杂或存在明显争议,以及被害人有强烈诉求的案件,必须召集办案部门,案件当事人及其辩护人、法定代理人,被害人,以及其他有关单位、人员共同到场,公开听取各方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需要继续羁押的意见和理由,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保证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公正性,从而更好地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去年出台的《上海检察机关关于羁押必要性公开审查的工作规则(试行)》明确了公开审查的范围,规定应提前二个工作日以书面形式通知有关各方,并对公开审查全程录音录像,确保公开审查活动依法、公正进行。由于公开审查要求案件有关人员集中“会面”,但犯罪嫌疑人往往被羁押在看守所,一般人员又不得擅自出入看守所,给公开审查带来了一定障碍。今年起,借助检察机关与看守所连接的远程视频系统,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目前公开审查一般在检察机关司法办案区进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在看守所通过远程视频系统阐述意见。
·浙江永康检察院启动节前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
·福建漳州检察院规范延长羁押期限审查工作
·上海嘉定检察院开展羁押必要性公开审查工作
·江苏海门:代表委员专项检查羁押期限
·四川南充嘉陵区:推进未羁押刑案快办
·公诉部门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有待细化
·公诉部门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有待细化
·江西樟树检察院举行首次羁押审查公开听证会
·四川万源:自主研发羁押期限预警管理系统
·福建龙海市检察院将羁押表现纳入量刑建议
·安徽芜湖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试点
·武汉:职务犯罪案羁押必要审查引入听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