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天津市公安局南开分局民警刘鹿在与歹徒的搏斗中被打成颅骨骨折。至今,留下了头疼的毛病。他头发越来越少,直至不再长出新发,被战友们称为“光头刑警”。
刘鹿现在是南开分局刑侦支队综合室图侦民警。曾经徒手抓获犯罪嫌疑人的他,现在常常在电脑屏幕前一动不动几个小时,用眼睛看,用脑子想,用心揣摩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分析着鬼魅的身影何去何从,然后从一组又一组图像中抽丝剥茧,找出犯罪嫌疑人的踪迹。最终,将轨迹“串珠成链”。
2015年4月,刘鹿被天津市公安局评为“津城警星”。
从200个小时的“默片”里寻找线索
4月中旬,辖区内接连发生两起别墅被盗案件。两个别墅分属不同的小区,先发现失窃的一家公司丢失了几台笔记本电脑;一天后,另一家别墅主人报案称夜里有人入户盗窃,家中丢失了200万现金。民警发现,两起案件现场遗留的鞋印为同一双鞋,应该为同一伙人所为。丢失电脑的小区监控录像较为清晰,刘鹿和同事便从这里入手。与发案时间和地点相关的监控录像有200个小时,这些内容并非让人兴奋的警匪大片,而像无声影片。
小孙、阿强、小李三个20多岁的年轻人,在外地通过网络相约到天津,就是奔着偷东西来的。这天晚上,几个人一边说笑着,一边走进小区,就像几个年轻的朋友来参加聚会一样,但几个人都空着手。三个小时之后的凌晨,三个人陆续走出小区,小孙和小李手上抱着什么东西,阿强背着一个背包,轻松地走在最后面。之后,他们消失在夜色中。
他们抱着的是笔记本电脑,阿强背着的包是顺手从房间里拿的,放进去两台笔记本电脑。失主一眼就从监控上认出是自己的背包。
他们去哪里了?刘鹿指着电脑屏幕,他们在这里呢。小区的监控戛然而止,接着是路口的监控录像。前面的两个男人走在十字路口处忽然拐弯儿了,继而在监控的视角中消失。两三秒钟之后,一辆出租车也正好拐弯儿,也很快从监控的视角消失。这时,有半个人影在屏幕的一角一闪而过,恍若背着背包。刘鹿说,这是第三个犯罪嫌疑人,他在跑,追上这辆已经停下的出租车。因为屏幕中隐约有灯光在闪,连续三下,刘鹿认定是出租车打闪灯停下来,前面两个人叫的车,第三个人追上来。
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这微微的几下闪灯,让民警们沿着出租车的轨迹,最终找到犯罪嫌疑人的落脚点。经过几天蹲堵,将连续作案的他们在不同城市抓获。
硬汉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疼痛
每一起破获的案件,对警察来说,都是得意的“作品”。不过,也有例外,那个案子破得很漂亮,但每每想起那个年轻人,刘鹿又觉得特别心痛。
一天晚8时,80岁的张奶奶从ATM机上取了2300元钱。她将钱装进一个随手提着的布袋里。张奶奶走到自家楼门口,掏钥匙开防盗门。身边突然出现一个年轻人,用力拽她的布袋,老人下意识用力抓着袋子,一两个来回,袋子还是被年轻人抢走了。老人的两根手指在拉拽中骨折。老人一个人居住,等稳定了情绪,哆哆嗦嗦报案时,已经是晚上10时许了。民警发现,楼门口没有监控,而银行内部的监控录像需要第二天早晨才能调取。巧合的是,夜里,小区的保安在案发现场几米远的草坪上发现一部手机,他将手机交到派出所。手机上有一条短信:谁见到手机请通知我,重谢!经过查询,机主是某重点大学的一名学生。而短信发出的时间在这起案件发生之后。丢失的手机和抢劫案有关吗?犯罪嫌疑人是丢手机的人吗?
第二天,在银行的监控视频中,刘鹿发现老人取钱时身边没有人,只是门口有一个骑车而过的男人。那个人在几秒钟之后,又折回来,推着车,往银行里面探头看了一下。因为距离远,人的面孔有些模糊不清,但他骑的车似乎与众不同,车身上有广告牌,很醒目。刘鹿通过监控一步步确定了探头拍下的人那天下午到晚上的行动轨迹,他在修理店修过笔记本电脑,在快餐厅吃过晚饭,也路过老人居住的小区。这都有证人证实,唯有5分钟的时间,他不知去向,且没有人证明,而那5分钟,正是案发的时间。那名大学生到派出所来取手机了。刘鹿一眼就看到他骑的自行车,是车轮上装有广告宣传板的车,他说是在学校的超市里买东西的赠品。刘鹿说,那真是一个优秀学生啊,马上要大学毕业,一个月后将到国外继续读书。面对抢劫案,这名学生非常配合警方的调查,一点没有犹豫害怕的样子,眼神中流露着自信。但就是他这种出奇的自信让刘鹿产生疑问。
经过大量工作,证据表明,案件确实是这名学生所为。他用一手漂亮的字体写下了抢劫经过。他的家境优越,但他执意不要家里的钱,说自己有能力赚到钱。但很快他发现,自己在学校很优秀,但到了社会上却不知所措。为了不丢面子,他没有和家里说自己的困难,而是铤而走险,实施抢劫。
作为民警,破案是职责,而作为一名父亲,看到这个孩子美好的前程毁于一念之差,刘鹿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疼痛。刘鹿说这些话的时候,摇着头,无奈的样子。
尽心尽力把走上歧途的年轻人拉入正轨
惩恶扬善,是民警的职责。在情与法的天平上行走着,公平和正义是警察的准则。但刘鹿并非无情无义的人。
20年前,20岁出头的刘鹿还在派出所做治安民警,辖区里有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儿晓伟(化名),经常在学校门口拦截学生,抢别人的零花钱,也抢孩子们的小零食。金额不大,影响却很坏。再长大一些,他和一些社会青年聚在一起,抽烟喝酒。没钱了就找父母要,父母不给,他就动拳头。刘鹿出警去他家里帮助解决过纠纷。后来,晓伟因为偷窃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刑满释放后,父母与他断绝了关系,而刘鹿却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关注着晓伟。他与居委会干部联系,帮助整天无所事事在街上闲逛的晓伟找到一份工作,又资助他学会了开车。后来,晓伟和朋友一起干起了运输生意,生活走上正轨。晓伟还在一起案件的侦破中为刘鹿提供了重要线索。刘鹿相信,只要有人帮一把,这些折翼的翅膀会重新修复,重新展翅翱翔。
■个人简介:
刘鹿,44岁,大专文化,1992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天津市公安局南开分局刑事侦查支队综合室图侦民警,历任派出所民警、刑侦大队民警。2011年,他被评为“天津市政法系统优秀公安民警”;2012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2009年、2012年、2013年,他被评为“天津市优秀人民警察”;2013年,他获得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他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和“津城警星”。
■人物特点:
大光头、高鼻子,身材魁梧,目光有神。
眼光准、头脑快,经验丰富,责任心强。
说得少、干得多,朴实憨厚,任劳任怨。
■人生准则:
做我应该做的事,做好我应该做的事。
■兴趣爱好:
看书。
■大众点评:
我眼中的“刘探”,是一个只爱干、不爱说的“老大哥”,他是那样憨厚朴实,又是如此平易近人。
——天津市公安局南开分局刑事侦查支队综合室图侦民警郭培涛
在刘鹿身边,能深切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动力,催人前进,仿佛稍一放松就无法跟上他的脚步。
——天津市公安局南开分局刑事侦查支队综合室图侦民警欧阳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