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四川眉山:超九成纠纷案通过"诉非衔接"解决

2015-05-11 09:36:35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网 

  超九成纠纷案通过“诉非衔接”解决

  眉山以调解化纠纷于无形迈向法治中国

  “到底是懂这行的,道理讲得清清楚楚,我心服口服!”张清秀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名的那一瞬,怨气消散了。

  张清秀是四川眉山市民,数月前的一桩物业纠纷让她一直闷闷不乐。4月初,法院委托一家物业调解组织出面调解,由当地房管局物管科负责人主持,短短两个小时,张清秀便与对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以调解的形式化纠纷于无形,这是眉山探索“诉非衔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成果。2012年,眉山被最高人民法院纳入诉讼与非诉讼衔接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试点,探索形成了组织健全、渠道畅通、程序衔接矛盾纠纷化解体系。据统计,2014年眉山市共发生7万多件矛盾纠纷,其中近95%的纠纷案例均通过“诉非衔接”得到解决。

  调解网络全覆盖

  在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公开信息中心,一张几乎占据整面墙壁的数字大屏格外显眼——屏幕上显示着各区县驻点调解室的工作动态,并通过视频网络进行互动,市中院工作人员可随时远程遥控指导调解。

  “诉非衔接的重点在诉讼外的环节,即以调解形式解决纠纷。”眉山市中院院长刘楠介绍,目前全市在册调解组织近400个,特邀调解员和法院专职调解员超过700名。

  “只要乡亲们信得过我,我就乐意做调解纠纷的中间人!”青神县黑龙镇桥楼村48岁的张玉芬很乐意为乡亲们做“调停人”。因此村里设立中心户调解组织时,大家一致选她做调解员。

  中心户调解是眉山市处理农村纠纷的最基层调解,通过在村民聚居区设立中心调解户,大量矛盾纠纷在“萌芽”状态时便得到化解。目前,眉山共建立人民调解组织近2000个,1344个行政村(居委会)全部建立调解室,农村和社区每10户设1名调解员,形成了由镇调解委员会、村调解委员会和中心户调解组织覆盖的城乡调解工作网络。

  针对医疗纠纷、劳动纠纷等专业性强、法律关系复杂的案件,眉山市选定具有相关领域工作经历的调解员,专门负责此类纠纷的调解。目前,已形成物业、保险等18家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

  诉讼辅导化解当事人的疑问

  “第一次来法院,心里确实没底。诉讼辅导挺有必要。”市民汪先生因纠纷案件到青神县法院办理诉讼手续,在该院建议下,他先参加了诉讼辅导。很快,他便同意通过调解解决纠纷。

  “诉讼辅导就是要走近当事人,想方设法地去化解他们心中的疑问。”眉山市中院诉讼辅导中心主任辛利平说,当事人在接受诉讼辅导后,基本能消除与法官的对立情绪,避免当事人因对相关法律条文的不了解而将败诉的不满指向法官,进而产生新的涉诉信访案件。

  诉讼辅导在分流化解矛盾纠纷的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成效:自2012年5月起,眉山市两级法院共对近1.6万件案件的当事人进行诉讼辅导,辅导后主动放弃诉讼的近4000件,同意进行调解的超过7000件。以诉讼辅导为前置程序,诉与非诉的衔接配合更顺畅了。( 记者 张文)

[责任编辑:李镕良]
相关报道

·四川检察院启动科技强检示范院创建活动
·四川南充:打造新品牌 开通官方微信
·四川资阳司法局:深入基层 开展法治创建督导
·四川高院叫停8类不立案“土政策”
·四川德阳检察院建“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
·四川绵阳:启用行人闯红灯自动识别抓拍系统

·四川绵阳:启用行人闯红灯自动识别抓拍系统
·四川广元:召开“平安文明小区”建设会议
·四川南充公安打响禁毒严打整治攻坚战
·四川政法委:建设讲政治守纪律的政法队伍
·四川司法厅开展高校法律大讲堂活动
·四川绵阳:率先启用违法自动识别抓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