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1日广东省广州市警方开通反电信诈骗专线以来,该专线专门受理涉及电信诈骗的电话、短信、网络报警和群众咨询、举报、求助等来电,为本市防范打击电信诈骗违法犯罪发挥重要作用。据统计,4月份,反电信诈骗专线主动发送防范诈骗宣传短信息12600余条,提醒、教育来电咨询群众13500人,直接成功劝阻162人避免被骗汇款,涉及金额达189.6万元,通过与银行部门紧密合作成功拦截、冻结多笔电信诈骗涉案资金。
经反电信诈骗中心对电信诈骗警情进行分析研判,梳理出近段时期诈骗分子常用的诈骗手法和新型诈骗方式:电信诈骗主要通过电话、网络、短信等几类途径实施,其中电话和网络诈骗占90%以上。市民群众接到可疑电话、短信或网络信息时必须多加警惕留意,做到不轻信、不回拨、不转账,尽快将情况反映至广州市公安局反电信诈骗中心。此外,由于近年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智能手机为社会生活带来极大的变化,成为越来越多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智能手机大量普及的同时,诈骗分子也同步利用现代科技的漏洞实施诈骗犯罪,近期集中出现了部分新诈骗手法:
一是伪基站发送诈骗信息。诈骗分子利用伪基站向广大群众发送冒充银行提示账户异常、网银升级,学校老师介绍孩子情况,低价出售房屋、车辆,10086移动充值优惠或商城兑换现金等通知,并提供一个与正规网站的相似度较高网址(木马病毒链接)。群众一旦点击网址,诈骗分子制作的木马病毒便能自动种植到事主手机上,获取群众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从而进一步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手机收到号码来源为“10086”、“95555”等客服号码的短信并附带网址的(如“www.led86.cn/”、“cnuni.ru/qt.apk”、“t.cn/RAHwwIu”),不要点击开链接,应先致电官方客服核实真伪。属于疑似诈骗信息的,及时向广州市公安局反电信诈骗专线举报。
二是套取事主资料购买基金转账。诈骗分子冒充淘宝客服,提供所谓的退款钓鱼网站网址,套取事主银行账号、密码和手机验证码后,冒用事主个人资料在华夏基金公司开户申购基金,赎回时根据事主手机验证码更改收款银行账户信息,将资金转入诈骗分子账户。
警方提示: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短信,要多加留意,不要轻易点击对方提供的网址,不要轻信所谓客服退款。网上购物尽量使用带安全防护功能的浏览器,不轻易向不明网站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或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发现疑似诈骗行为的,及时向广州市反电信诈骗专线反映。
广州警方重申: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电信诈骗,市民群众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等部门,不会通过电话要求事主转账。
二是接到不明来电应多方进行核对。一旦涉及到电话告知转账、汇款等情况,必须通过各种途径确认。任何改号软件所伪造的号码,一旦回拨就会无法接通或是转接到真正机主,骗局即被戳穿。
三是接受提醒,及时咨询。银行汇款是诈骗的最后环节,如果事主已经到了银行准备汇款,请接受银行工作人员的提醒;遇到实在无法辨别的情况时,及时向有关部门咨询。
四是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露富,不轻易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及银行卡号、密码,防止个人信息外泄。一旦对方询问自己的银行账号和密码,应警惕是诈骗行为。
五是充分利用反电信诈骗专线资源。广州警方已设立反电信诈骗中心并开通专线,由专人负责接听诈骗警情的报警、线索、举报和求助等信息并提供咨询和指引,市民群众接到陌生可疑电话或短信,难辨真假,请及时拨打“110”或与您的社区民警电话咨询和核实。对已受骗转账的,要第一时间致电反电信诈骗专线,准确提供相关信息,涉案账户建议通过12110短信和广州金盾网(http://www.gzjd.gov.cn)“网上报警”提供给警方,按反电信诈骗中心指引立即采取快速应对措施,最大限度挽回损失。
六是对付电信诈骗,市民群众请牢记“要转账,疑骗子”的防骗六字真言,做到不轻信、不理睬、不转账。
·广东深圳公安为普通警员颁发金质功勋奖章
·广东高院:岗位竞赛鼓励法官办好案
·广东清远检察院召开规范司法行为学习交流会
·广东云浮中院部署诉讼服务暨法庭改革工作
·广东法院:抓住关键环节全力推行立案登记制
·广东法院:抓住关键环节全力推行立案登记制
·广东法院:抓住关键环节全力推行立案登记制
·广东广州法院全面推行立案登记制
·广东检察院听取律师界对规范司法行为意见
·广东高院开展“公正为民敢于担当”岗位竞赛
·广东公安厅构建打击犯罪新机制提升执法水平
·广东中山法院暂不立案当场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