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方案“私人定制” 落户难题分类解决
无锡:439名无户口人员圆了“户口梦”
今年初,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通过调查摸排,发现全市有564名“黑户”。无锡警方随即建立无户口人员户籍分类解决机制,通过动态排摸和定制化解决方案,全力帮助无户口人员化解落户难题。截至5月5日,已帮助439名无户口人员圆了“户口梦”。
今年初,无锡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队着手开展全市性的调查排摸。经过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排查,564名“黑户”浮出水面。据介绍,第一类无户口人员包括私自收养的弃婴(幼)儿,占78%。由于部分群众不了解国家收养政策,或对办理流程存在误解,未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进行合法收养,导致无法落户。第二类是原籍户口注销或户口不明,占12%。涉及人员主要为边远地区婚嫁至无锡的妇女,往往文化水平低或存在精神疾病、智障。第三类是因家庭矛盾、刑释解教、丢失户口迁移手续、没有出生证明等原因,户口应报未报暂未落户。
居民户口与教育、就业、医保、社保等一系列民生问题紧密相连,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针对排摸中发现的三大类无户口人员实际情况,无锡市公安局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进行“私人定制”,逐一制定解决方案破解落户难题。
5年前,阿娟捡到一女婴,由于一直没有到民政部门办理合法的收养手续。转眼间,女孩到了上学的年龄,在办理户口问题上阿娟屡屡受阻。“要破解因私自收养导致的无法落户问题,首先要依法办事。”民警介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无锡市公安局多次和市民政部门沟通协商,充分用足政策,找到了解决之道。
按相关规定,一般私自收养的弃婴(幼)儿,辖区派出所通过组织调查,指导私自收养人按规定程序至民政部门办理收养手续,社区民警陪同收养人至儿童福利院采集收养人血样并进行DNA鉴定,排除拐骗嫌疑等系列流程,均可变私自收养为合法收养,领取收养证,公安部门凭收养证为其登记户口。于是,社区民警陪同阿娟到民政部门办理收养资格审查,并对她女儿进行了DNA比对,排除拐卖儿童的嫌疑并申领了收养证,最终解决了女孩的户口问题。阿娟感慨道:“民警不辞辛苦解决了我女儿的户口难题,给了她一个光明的未来。”
对于原籍户口注销或户口不明的无户口问题,社区民警上门了解真实情况摸清原因,通过和无户口人员原籍地公安部门联系,调查走访、核清身份,硬是用脚“跑”出了完备的落户资料,从而解决落户问题。
对一些无出生证明的人员,通过亲子鉴定方式确定关系后申报户口,对相关迁移证明遗失的,协助当事人查找证明材料,按照补录申报形式办理户口。家住滨湖区的刘阿姨多年前离婚后迁出户口,由于手续遗失多年和迁入地拆迁等原因拖成了“黑户”。经社区民警与原籍地派出所联系,在核清身份、查明事实的基础上,补办相关手续后帮她落了户。
截至目前,通过分类解决机制,摸排出的564名“黑户”中已经有439人圆了“户口梦”。同时,无锡市公安局积极通过各类媒体开展宣传,扩大群众知晓面,动员群众积极主动申报户口。
为落实长效工作机制,无锡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队还创新建立动态排摸、跟踪管理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对目前暂时无法解决的人员逐一建立专门档案,定期追踪,条件成熟立即予以办理,确保事事有落实、人人有结果。(记者赵家新、通讯员陈宙、马旭峰)
·江苏盱眙平安法治建设调研基地揭牌
·江苏3家试点法院立案登记制首日收案平稳
·江苏设“收”字案号登记立案
·江苏徐州公安112万条短信回访民意规范警务
·江苏如皋公安:图侦为疑难案件打开突破口
·江苏南京公安:以问题为导向推进警务实战化
·江苏南京公安:以问题为导向推进警务实战化
·上海江苏两地法院民告官案审理探索积累经验
·江苏法制办拟出台办法明确辅警11项职责
·江苏大丰:“三个强化”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江苏徐州警方携手铁路警方打造联勤联动机制
·江苏南通公安合成作战中心处警发挥尖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