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北京公安局发布防范电信诈骗提示

2015-05-04 14:45:26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首都政法综治网 

  五一假期,北京警方坚持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做好节日期间安保工作,全力确保市民度过和谐安全的假期。同时,为提高广大市民安全防范意识,北京警方为大家总结了近期几个典型案例,提醒广大市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增强防范意识,谨防电信诈骗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案例一:电话冒充快递称信用卡欠费诈骗

  2015年4月19日,一事主在家中接到一个显示号码为“40(0)86XXXXXX”的电话,对方称其是某快递,说事主有急件需签收,并称可能是银行寄过来的,因为事主办了银行信用卡,已经欠款10000多元,再不还款就要付相应的法律责任。事主说自己并没有办过相关信用卡,可能是有人冒用其身份办的。对方说他们也遇到过类似情况,称给其转到公安局报案。

  电话直接转接过去,一男子自称是某地公安局民警,这位“警官”称事非常严重,要帮其转接到相应的部门报案。电话又转接几次之后,一位自称是王队长的男子,“王队长”称其涉嫌一起重大诈骗案,嫌疑人冒用了其身份证洗钱,并用其身份证所办信用卡内一直有赃款在进出,并称对这件事要绝对保密。

  之后让事主加了其QQ号(昵称:某市调查科),发给其一个电子版的资金冻结书、逮捕通知书。并让事主把所有的银行卡和里面的钱数告诉他,并称这些卡需要冻结两三年,不允许用了。事主着急问怎么办。

  之后事主在这名“王队长”的要求的进行操作,将两个银行卡的钱共计126000元人民币转入了对方提供账号中。“王队长”还留了电话称可以联系到他。后来事主发觉不对劲,到银行核对发觉被骗,后才报警。

  【案例分析】这是电话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类诈骗案件,嫌疑人利用软件冒充真实快递客服电话,以事主身份被冒用办理信用卡欠费为由诱骗事主上当,之后又用公安局、检察院等身份进一步诱骗事主汇款。

  【防范提示】真实生活中,无论什么快递公司在送快递时,快递员与事主联系的电话肯定都是手机,不会使用400开头的客服电话;同时无论事主是否有口头允许,快递公司是不允许快递员拆封客户信件,这样是违法我国法律的行为。

  最后,再次强调,公安局、检察院或法院的工作人员在办理案件时,不会通过电话告知具体案情,如果真的有涉及案件问题需要询问,一定会当面沟通,出示有效证件,更不存在所谓“公正账号”,任何法律文书的送达都是当面送达本人或通过邮局挂号信的方式寄送,不会通过网络发送照片;ATM机只是银行机构用来转账取款的机器,政府机构不会使用ATM机让市民操作办理任何业务的。

  案例二:电话冒充熟人诈骗

  4月22日,事主车某接一自称某学校老师的电话,让事主次日到校办公室找他,后事主按时去学校,对方电话称办公室有其他领导,需送礼,但不收现金,让事主帮他转账,后事主便相信了,并通过网银给对方汇了5万元,后对方称事主把钱汇错卡了,要求事主再往别的银行卡内转5万元人民币,后事主又给对方汇5万元,汇完之后对方还要求事主再汇10万元,事主发现不对劲,便向校长反映,发现被骗遂报警。

  【案例分析】

  此类案件作案方式嫌疑人由原来的冒充普通朋友、家人,转为冒充事主领导、客户、老师等身份,以需要办事包红包、给领导买礼物等理由要求事主汇款,嫌疑人在要求汇款前往往先约事主在某时间某地见面,事主这样就会降低戒心,增加上当受骗的几率。

  【防范提示】

  接到类似电话后,您一定要使用您存储的真实对方电话号码核实身份,如果没有以前的联系方式,可通过侧面打听或当面核实的方式,谨防被骗。如遇到案例中涉及的老师或上级、客户等敏感不方便核实身份的情况,最好在电话中多沟通几句,提一些双方都认识的人或事,尽可能核实清楚对方身份。

  案例三:网购异常诈骗

  4月26日,事主王某接电话,对方自称事主在某购物网站买的产品缺货需办理退款。后给事主发来网页连接让事主退款。事主在对方提供的链接上按对方的指示执行了操作,后事主发现自己账户在对方网站上消费了近万元,对方解释说是网站系统出问题了,让事主收到验证码之后提供对方,钱就会返还给。事主操作后发现账户又被消费16900元,发现被骗遂报警。

  【案例分析】

  嫌疑人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了事主网购信息,冒充卖家给事主打电话,以重新付款或退款的方式诱骗事主登陆虚假网址填写银行卡信息或直接获取银行卡验证码,导致事主银行账号被盗刷。嫌疑人常利用事主对网购程序和银行卡安全性了解不足进行诈骗,可能每次的涉案金额不高,但是累计起来量非常庞大。嫌疑人往往在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将诈骗资金在正规卖卡网站变现,且使用的电话号码往往是网络购买的非实名号码,价格便宜、变更速度很快,给警方侦查破案带来很大难度。

  【防范提示】

  遇到有卖家电话称需要退款或重新支付时,一定要登陆官方网站,不要点击所谓电话自称卖家所提供的网址,按照正规网站流程操作,拨打客服电话也要使用官方网页上的电话号码,不要轻信陌生来电。银行发送的验证码更是一定要保管妥当,不要轻易外泄。且验证码的使用途径在短信中一般都会注明,仔细阅读短信内容,非内容中所提及的用途肯定不能相信。

  案例四:冒充客服电话诈骗

  4月16日,事主王某报案被骗3万多元。其通过网上平台预订房间时支付失败;其在网上搜索改网站客服电话,并按网上提供的一个电话联系。按对方电话提示,在银行ATM机被对方转走自己账户(期间其告知对方手机收到的验证码),人民币37998元,感觉被骗遂报案。

  【案例分析】五一小长假,不少市民计划出游时都会从网上搜索客服电话,但是经常遇到上述案例中涉及的假客服电话,嫌疑人使用虚假400开头电话与事主联系,让事主到ATM机按照对方要求操作,直接转账或让事主告知验证码后转账。

  【防范提示】在互联网上搜索客服电话时,一定使用具有虚假信息或钓鱼网站提醒功能的浏览器搜索,使用搜索结果中网页显示带“官方”字样的信息。同时不要轻易泄露验证码信息。

  案例五:机票诈骗

  4月28日,事主邹某接一个为“00XXXXXXXXX”的短信,称其订的机票因飞机故障需改签,请与航空客服400-XXXXXXXX办理业务(改签收取20元工本费另补偿误机费200元)。事主联系后,对方称必须转账,将事主银行卡与航空公司绑定进行改签。事主就按照对方要求进行转账操作,发现自己的账户被转走180元。事主询问,对方称退款需换另一张银行卡,并重复前面的转账操作,后再次被转走250元。发现被骗后事主报警。

  【案例分析】

  假期出去游玩的市民增多,购买机票发生改签或退款的情况增多,嫌疑人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乘客信息,并利用假冒400开头的电话与事主进行联系,利用事主觉得自己银行卡内金额不足嫌疑人要求的金额,同时对银行转账系统不太了解的情况,通过先往事主账号里汇入一定金额的方式骗取大量钱款。

  【防范提示】

  航空公司发送的退票或改签通知短信中所留的联系电话,可以拨打114或网上所留官方信息进行查询核实,如果没有该号码记录,一定拨打官方电话核实短信内容。因航空公司原因导致航班取消或起飞前进行机票改签都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只要提到收费,都涉嫌诈骗。

[责任编辑:赵亮]
相关报道

·上海警方“十条凡是” 提醒市民防电信诈骗
·北京石景山:举办防范电信诈骗主题宣传仪式
·警惕春节后四类新型电信诈骗案
·贵州六盘水:开展预防电信诈骗宣传培训
·北京警方2014年破获电信诈骗案6000余起
·云南昆明警方公布13类电信诈骗“陷阱”

·云南昆明警方公布13类电信诈骗“陷阱”
·广东深圳警方破获1400余宗电信诈骗案
·陕西公安机关首次出境打击电信诈骗犯罪
·内蒙古公安厅召开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电信诈骗工作现场会
·甘肃公安厅与银行协作防控电信诈骗
·江苏警方将长驻电信诈骗源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