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于兴志,1992年参加公安工作,二级警督,吉林省长春市公安局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治安大队教导员。历任派出所民警、副所长,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教导员。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嘉奖7次。
■人物特点:
○个头不高,脸色略黑,目光有神。
○思维敏捷,口才较好,逻辑性强。
○爱岗敬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人生准则:
在单位,做一名好领导,好同事;在家里,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
■兴趣爱好:
跑步健身,看电视新闻,干家务。
■大众点评: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经常做好事,而且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去做,这一点就难能可贵了。民警于兴志就是这样的人。
——长春市第二十四中学副校长王秀君
于兴志每月都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钱去帮助那些困难学生,每次获得的奖金也都拿出来扶贫助困,奉献爱心,这就是他不同于一般人的高尚品德。
——长春市公安局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局长刘洪伟
于兴志很踏实,他做每一件事,干每一项工作,都能脚踏实地努力完成,不仅要自己满意,而且让身边的人满意。
——长春市公安局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肖光
吉林省长春市公安局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治安大队教导员于兴志说:“我生长在农村,由于家庭状况不好,兄妹四人只有我靠亲朋好友‘赞助’读完了小学和中学。我不会忘记那些帮助过我的父老乡亲。我现在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国家干部,每月拿出点钱扶贫帮困,这是件平凡小事,很多人都能做得到。”
于兴志的妻子在长春市一家街道办事处的公益岗位工作,工资收入虽然不高,但她很支持丈夫的助学行动。她说:“我们俩的想法一样,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每个月拿出二三百元钱去帮助那些困难的孩子,不会影响家里的生活,我支持他!”
六年来,于兴志先后帮助25个贫困孩子解决了学费及生活费问题。
捐资助学改变孩子命运
2009年3月的一天,时任玉潭派出所副所长的于兴志到长春市第五十九中学上法制课。在与师生座谈交流中,他得知一年级一班的女生秋玉面临辍学。
秋玉的班主任刘海萍十分惋惜:“秋玉同学父母身体不好,一家人仅靠种地维持生活,家里已经拿不出钱供她读书了。这孩子学习非常好,才12岁就面临着辍学。”
于兴志的心情十分沉重。他找到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只要孩子不辍学,初中、高中的学费由我来承担。”
一诺千金。从此后,于兴志每学期都要到学校为秋玉同学交学杂费和伙食费,还经常为她买些学习用具和课外辅导书,定期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时间一年年过去。在于兴志的鼓励和资助下,秋玉学习更加勤奋,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2011年,于兴志被分局评为“破案追逃先进个人”。他马上把获得的1000元奖金送到学校,交给孩子的班主任。这一年,秋玉以651分的高分数考入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14年,她以优异成绩被吉林农业大学录取。
那天,秋玉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眼含激动的泪水对于兴志说:“这么多年来,您一直在鼓励我,帮助我,是您改变了我的命运。今天,请允许我叫您一声‘爸爸’,我会永远记住您的恩情!”
于兴志轻轻地拍着孩子那瘦弱的肩头说:“孩子,这个社会是充满爱的,我不求回报,只希望你好好学习,毕业后用你的行动回报社会。”
提到民警于兴志,长春市第五十九中学校长孙振林有说不完的话。前些年,于兴志兼任我校法制副校长,经常和民警来学校检查安全和治安巡逻,校园及周边多年没有发生重大事件和交通事故。他给学生上法制课,讲安全防范知识,每年都组织师生进行一次消防演练。学校领导和老师更是被他捐资助学的善举感动,称他是警察中的雷锋,学校的爱心大使。
带着孩子参加同学聚会
于兴志捐资助学善举感动了身边的人,有20多位同学和朋友跟进助学。
2010年8月,学校放假了。一天,于兴志正好休息,他带领资助的几名同学去书店买书。
这时,手机突然响起,是同学梁冬打来的。电话那边快言快语:“警官同学,本‘会长’正式通知你,请你明天下午参加咱们同学聚会,知道人民警察都很忙,但不许以各种理由不来。”
于兴志笑呵呵地连声应着:“好,好,好!不过我得带上几个孩子参加。”
电话那边是笑声一片,梁冬半信半疑地开玩笑:“带几个孩子,人民警察就是比我们强,什么时候超生了这么多儿女?”
……
那天,于兴志果然带上他捐资助学的两个孩子参加了同学聚会。刚见面,他就风趣地说:“‘儿子’和‘女儿’都是我资助的学生,今天也借机会带他们来认认亲,见见他们的叔父、姨母。”同学们都好奇地拥上来,围着孩子问这问那。
于兴志从孩子们的家庭状况及面临的困难,从自己捐资助学的感受说起。一件件小事,一段段讲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同学们都为老同学的善良所感动,纷纷称赞于兴志的爱心举动。经济状况比较好的同学梁冬、郑伟实、孙永健当场表示要参加捐资助学爱心行动。
学校开学前,于兴志带着这三名同学来到长春市第五十九中学与学校领导老师见面,帮他们认领助学对象,交纳学生助学金。梁冬自己资助了两名困难学生,郑伟实、孙永健各资助一名。家境贫困的赵晨旭、王常峰、周洋、王宁四名同学得到了无私帮助。梁冬搂着资助的两个孩子动情地说:“孩子,你们可以无忧无虑地读书了,只要你们好好学习,无论是钱和物,阿姨都可以资助你们,包括上高中、上大学,一直到你们学业有成。”
2011年9月,于兴志参加朋友组织的郊游活动,又带上了自己捐助的“儿女们”参加。他和朋友们一边游览,一边聊起了捐资助学奉献爱心的话题。
同样的办法,收到同样的效果。此次郊游,又有四名好友表示要参加助学行动。第二天,于兴志带着他们来到学校,每人认领一名困难学生,一次性为孩子们交清了初中三年的学杂费和伙食费。
2013年、2014年,于兴志又将捐资助学范围扩展到辖区的长春市第二十四中学。他参加各种活动与同学朋友联系,又有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同学、朋友参加助学行动,来到学校帮助了10名困难学生。
涓涓暖流汇聚爱的长河
6年来,于兴志捐资助学的爱心就像长春净月潭清澈的泉水,滴滴甘泉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田。现在于兴志自己资助了5名贫困学生,跟随他奉献爱心的人越来越多,目前已有25名贫困学生得到了帮助。
学校领导多次要到于兴志工作单位表示感谢,都被他婉言拒绝了。2012年,长春市第五十九中学校长孙振林、第二十四中学副校长王秀君分别来到长春市公安局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送上锦旗表示感谢。局领导和战友们这才知道于兴志捐资助学的感人故事。
分局政委孟炜对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12年,于兴志接到农大社区李献策大爷电话,说他儿子几天没回家了。于兴志马上与辖区派出所联系,并与派出所民警在一家网吧找到了孩子。李大爷的儿子李金泽无固定职业,性格孤僻,经常泡网吧。于兴志与他交流中得知他喜欢电脑,便与李大爷商量把他送到电脑专修学校学习。孩子毕业后被一家电脑维修店聘用。如今,父子俩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见人就夸于警官好。
于兴志有一颗爱民助困的善良心,工作上更是爱岗敬业创佳绩。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肖光十分幽默地说:“我和老于工作上是‘搭档’,他主内,管队伍;我主外,抓业务,我们就像过日子,一唱一和。没想到,我的‘搭档’这些年在外面干了这么多好事。”他回忆说:“2011年,全国‘清网行动’中,老于带领民警辗转东北三省10多个城市,半个多月都没有回家,终于在大连市一出租屋将犯罪嫌疑人李英仟抓获。今年3月,在侦破部督特大网络贩毒案时,他带领民警负责数据分析、报捕起诉等工作,与我带领的抓捕小组‘里应外合’,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缴获冰毒1000余克。”(张涤非 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