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北京公安:巡逻警务站升级改造贴近实战

2015-04-29 08:49:48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规定警力配置数量,固化值守力量,严格建站面积、警务标志标识,规范站内外监控设施及应急处突等工作

北京公安:巡逻警务站升级改造贴近实战

  彩钢板简易房、可视性不强、标识不明显,过去的北京三里屯警务站如今变了样:防弹玻璃墙、爆闪警灯、24小时服务灯箱、警用门条、统一标识门头,“2.0版”新警务站更便于为市民提供安全服务、利于民警掌握周边治安状况,也更加美观大气,与城市融合度更高,内部警务功能也有所加强。

  目前,北京市朝阳区大部分警务站已升级为统一新模式,这些是北京市公安局全面优化巡逻警务站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的前期试点。

  为进一步满足街头防控实战需求,提升安全服务水平,4月22日下午,北京市公安局召开站巡制工作现场会,部署站巡制软硬件升级改造工作。

  巡逻警务站,即站巡制勤务模式,是北京市公安局根据街头维稳防控形势和顺应社会需要做出的一项重要警务创新,通过在全市重点地区、路网节点、人流密集部位等区域设置警务站,24小时值守,将警力固化在街头,实现工作岗位前移、实战警力前置,更好地掌控住街头治安,更好地为市民提供服务。

  据了解,自2011年推行以来,全市先后完成了190个警务站硬件建设,并调配警力投入运行,辖区内警情降幅最高达到40%以上,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300余名、提供便民服务10余万次,在防范街头案件、打击现行违法犯罪和服务市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首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路网布局不断优化,巡逻警务站防控重点、工作重心、管理难点与设置之初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原有的点位布局、功能定位、勤务机制等方面都与当前实际需求产生了较大差距。

  为此,北京市公安局巡警总队根据“打造首都公安自主品牌,主体建设与防控区域的城市建设相匹配,突出首都公安文化特色和勤务实战需要的一流巡逻警务站”的思路,通过优化调整,将原有190个巡逻警务站调整为161个,并根据实际需要制订新的建站标准及工作要求,多警种、多部门协同,将社区警务、综合治理、交通管理和群众工作等理念都融入到站巡制工作当中。通过前期对朝阳分局部分巡逻警务站进行试点,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将在全市范围内展开。

  据北京市公安局巡警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全面推行警务站软硬件升级改造,规定警力配置数量,固化值守力量,落实实名制要求,选调既有工作经验,又能适应街头防控实战要求的民警参与站巡制工作。在硬件改造上,按照统一要求,依据“并、改、建”相结合的思路,采用新的功能定位,严格建站面积、功能区域、外观基本颜色、警务标志标识,站内外监控设施,单警、应急处突等各项建设规范。将巡逻警务站设置在本地区交通路网节点、高发案部位以及商(市)场周边等街头治安复杂部位。对不便于设置警务站的重点部位,将视频资源整合、优化合并至周边巡逻警务站;对外观破损严重,不适应周边城市建设情况的进行改建;对适合设置警务站的新生乱点、防控弱化区进行增建。为站巡制规范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功能定位上,按照实战化要求优化机制,北京市公安局充分发挥警务站街头司令部的牵动作用,从全市巡逻警务站的软件和内涵上提升站巡制的效能。加强与属地分局直属巡控力量联动,并作为武装处突车、摩托车、携犬民警等街面执勤力量上下班、高峰时段巡逻必到点,每日按时签到,形成联动机制。整合牵动辖区内的交警、武警、特警等社会面巡控力量,建立定期会商机制,依法履行各自职责,共同开展社会面巡控任务。不断强化基础工作,推行交通静态执法制度,提高巡逻警务站布警密度,有效震慑街头犯罪,全面、充分发挥巡逻警务站维护首都秩序安全稳定的重要作用。(胡爱华)

[责任编辑:张斌]
相关报道

·北京将启动为期四个月的夏季消防安全大检查
·北京平谷司法局三项措施做好节前维稳工作
·北京房山法院:新举措应对新媒体舆论形势
·北京房山法院:三项举措强化司法宣传力度
·北京公安开展打击“两抢一盗”犯罪专项行动
·北京海淀检察院介绍互联网侵犯知识产权情况

·北京海淀检察院介绍互联网侵犯知识产权情况
·北京门头沟检察院与中铁集团共制检企工作
·北京昌平法院学术讨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北京门头沟检察院落实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
·北京平谷司法局:"三个强化"展政治培训工作
·北京平谷司法局推进法治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