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民警李继红一大早就来到小区物业办公室,听说又有几位业主买了新车,她要将车辆与车主信息统计到警综服务系统。
“在巡逻中如果发现有车窗未关闭或是车门未锁的情况,我就可以通过信息系统联系到车主,避免车内物品被盗。”作为河北省邢台市公安局桥东分局大梁庄派出所的社区民警,李继红从2003年起就开始负责三义庙小区,以她名字命名的警务室就设在小区内。
“我所在的小区共有1912户、5148人,全部都是人户分离,社区信息统计难度不小。”从物业办公室出来,李继红还要去走访几户居民,“为了掌握社区情况,及时发现治安隐患,必须逐户逐人核实信息并录入警综系统。”李继红一边走一边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为了掌握到居民的原始信息,从小区房屋验收开始,李继红就指导物业公司对业主进行基础信息登记,居民入住后,她会与物业和居委会联动,进行入户核实。
通过对居民的逐户走访,李继红掌握了全社区的人口和房屋情况。“白色的是房主自己居住的,绿色的是出租出去的,红色的是空房。”李继红将社区情况做成表格,再针对居民情况有针对性地上门服务。“照着表格比对,就会知道居民的需要。”李继红说。
针对所在小区实际情况,李继红在实践中总结出抓源头、抓车辆、抓水电、抓物流寄递、抓虚实信息的“信息采集五法”,将采集到的信息录入系统后分析研判,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服务,破获了一批赌博、售假、吸毒案件,维护了群众的平安和谐,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通过小区内车辆和居民使用水电气量的变化情况,我就了解到最近哪套房屋又租了出去、哪些人住了进来、哪些人搬离社区,从而发现问题线索。”李继红告诉记者,只有对社区信息实现动态更新,才能为居民提供“最新鲜”的服务。
随着社区居民网购越来越多,物业公司每天都会代收大量邮件。从物流寄递信息中发现治安隐患,也是李继红独创的一项措施。
去年4月,李继红在比对相关信息时发现,有包裹收件人登记地址为她所在的社区,但是登记的该住户人员信息却没有收件人的名字,同时,该收件人近期邮件较多。经过上门走访调查,李继红发现该户涉嫌售假。随后,警方在该户家中查获冒牌名牌包60余个、假冒名牌手表20余块,涉案金额25万余元,并当场抓获了涉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两名犯罪嫌疑人。
此外,李继红每天都会在网上警务平台和社区QQ群中回应居民的各种问题,及时了解到居民所需所想。目前,在李继红的小区里,网上警务室的“有问必答”栏目已经成为居民们了解警务信息、治安防范注意事项、相关业务手续的主要渠道。
4月23日,河北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董仚生专门带领各设区市及省直管县公安局局长来到李继红警务室,实地了解她的“信息采集五法”。
“这就是典型的‘脚板+网络’、‘传统+科技’。”董仚生听取汇报后对李继红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派出所的社区工作没有什么高招,无非“用心”二字,用心拓展有效渠道做到民情了然于胸,派出所就不会成为“聋子”、“瞎子”。(见习记者周宵鹏)